家父崇祯帝,请陛下称万岁 第139章

作者:请叫我小九哥

  “因为这次不会有什么危险的,李青山所谓的农民起义,其实就是小打小闹而已,真要开战,光是五千关宁铁骑就可以全部剿灭他们了!”

  “本宫也从未将他放在眼里,若不是为了漕运安稳,本宫早就灭了他了。”

  “而且此去也不完全是为了李青山,更重要的还是商税问题,因为这代表了大明以后的未来!”

  “本宫心意已决,无需多言,你们下去准备吧。”

  “若真担心本宫和父皇的安全,那就做好一切防护。”

  听到这话,李若琏和方正化就知道朱慈烺心意已决,他们再说什么也没用了。

  随即,二人只能拱手道:

  “臣遵命!”

  “奴婢遵命!”

  等到方正化和李若琏离去之后,朱慈烺又召见了之前的勇卫营、如今的腾骧五卫将领。

  以及王先通、李国帧、张世泽、李邦华等人,然后嘱咐了他们一些事情。

  就这样,当天下午,京城各处的兵马又开始调动起来。

  本来这次去山东,朱慈烺没打算带多少人。

  算上之前的安排的五千白杆兵和五千关宁铁骑,他自己再带五千人,满打满算也就一万五千人。

  结果谁又能想到呢?

  崇祯居然也要跟着一起去山东。

  这样一来的话,这点人手可就不够了。

  因为如果崇祯要一起去的话,那么皇帝的依仗肯定是要带上的,光这些人就得两三千。

  再者说了,带上崇祯其实也有好处。

  毕竟皇帝的名头可比太子有用多了,等到了山东,直接说皇帝带着十万兵马亲征梁山伯,恐怕李青山都能被直接吓死。

  一番思量之后,朱慈烺最终决定了此行的人数。

  算上之前的五千白杆兵和五千关宁铁骑,以及所需的依仗队伍,他再带一万兵马前去山东。

  这一万兵马,都是从关宁铁骑、白杆兵、腾骧五卫、净军、锦衣卫、京营、五军都督府挑选出来的精锐之师。

  而且大多数都是将领!

  至于为什么非要挑选这些将领,当然是为了让他们认识一下自己这个未来的皇帝!

  朱慈烺要让这些人知道,谁才是他们的主子!

  自从明武宗朱厚照之后,大明的皇帝从此就只待在深宫里,从未亲征过。

  这就导致在外征战的士兵们根本不认识他们的皇帝。

  再加上明末这个时候财政困难,大多数的士兵连饷银都拿不到,这样的士兵又有什么忠诚可言?

  所以朱慈烺一直都在试图改变这种情况。

  他要让大明的士兵和将领们知道大明的皇帝和太子长什么样,让他们知道自己究竟为谁而战。

  这也是为他将来统兵打好基础。

  因为在不久后的未来,朱慈烺肯定会率领大军亲上战场。

  出发之前,照例每人先给十两银子,军官更是三十两银子起步,反正福利待遇方面绝对拉满。

  那些士兵和将领拿到银子,一个个乐的都找不着北了。

  当了这么多年的兵,啥时候拿过这么多的银子啊!

  除此之外,粮草也不用带了,通过沿途的州县补给即可。

  当然,这些粮草朱慈烺都会在今年的税收中抵销掉。

  等一切准备之后,已经是两天之后了。

  第三天,天还未亮,朱慈烺早早的就起来了。

  在郑小妹的服侍下穿戴整齐之后,又和郑小妹温存了一会儿,随后这才离开了。

  而郑成功、李若琏、方正化等人早已准备妥当。

  接了崇祯之后,众人这才率领大军,浩浩荡荡的直奔山东而去。

  崇祯此时正坐在龙辇之中,满脸的好奇。

  因为要去的地方是山东,这么远的距离要人抬轿子肯定不现实,而作为皇帝,崇祯又不可能直接一路骑马过去。

  所以这次依旧选了龙辇。

  但这次的龙辇和上次有所不同!

  这次的龙辇庞大无比,宛如一座移动的宫殿一般。

  车身由珍贵的金丝楠木打造,龙辇的表面雕刻着栩栩如生的龙凤图案,寓意着至高无上的权威。

  龙辇更是由十二匹高大威猛的骏马牵拉,这些骏马毛色光亮,体格健壮,皆是一等一的上等马。

  它们身上的缰绳和配饰也极为华丽,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龙辇的内部更是奢华至极,四周各有一个提着灯笼的小太监,将整座龙辇照的犹如白昼一般。

  地板上铺着厚厚的绒毯,柔软而舒适,每一步都仿佛踏在云朵之上。

  一张由金丝楠木打造的小桌上摆放着精致的香炉,袅袅青烟升腾而起,散发着淡雅的香气,让人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四周的木制墙壁上,悬挂着一些名贵的装饰物,尽显高雅与华贵。

  龙辇内还设有休息区域,摆放着舒适的软榻和靠枕。

  旁边的桌子上,更是摆放着精美的茶具和点心,随时供人享用。

  在这奢华的龙辇之中,仿佛时间都凝固了,只剩下无尽的尊贵与奢华。

  不过别误会,这可不是崇祯自己的龙辇,也不是朱慈烺下令打造的。

  毕竟大明都快亡国了,他们父子俩还真没心思要打造这么一座奢华的龙辇。

  这顶龙辇的真正主人,其实是明光宗朱常洛。

  也就是崇祯的老爹、朱慈烺的爷爷生前为自己打造的。

  结果大家也都知道,明光宗朱常洛当上皇帝不到一个月就因为“红丸案”嗝屁了。

  而那个时候这顶龙辇还没有建造成功,所以他到死也没坐上这顶奢华的龙辇。

  之后这顶龙辇就一直被放置在了内官监。

  直到被朱慈烺发现!

  关于商人的后代到底能不能参加科举,一直有两种说法,搞的脑子也有点乱。

  所以还是按照不能写吧!反正最终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商人的地位,让商人乖乖交税!

第131章 孙传庭:秦王,你也不想被李自成干掉吧?

  不过当然。

  朱慈烺也是无意间发现的。

  本来想着都放了二十多年了,也该坏了,结果没想到因为用的是金丝楠木打造,所以哪怕过了二十年,这座龙辇居然和新的一样。

  本着不能浪费的原则,他就让内官监修缮了一下,打算以后自己用。

  毕竟孙子用爷爷的东西也算是人之常情嘛!

  只是没想到,先用到了崇祯身上

  不过当然,老子用儿子的东西也算是人之常情.

  就在这时,朱慈烺的身影出现在龙辇处。

  崇祯看着朱慈烺登上龙辇,语气颇为好奇的问道:

  “这座龙辇是怎么来的?”

  也不怪崇祯不知道这座龙辇的出处,毕竟他自从当时皇帝之后就没享过几天福。

  朱慈烺一边找了个舒服的地方坐下,一边说道:

  “这是皇爷爷留下来的,儿臣也是无意间在内官监发现的,让人修缮了一下之后发现还能用,所以就一直留着了。”

  “本来想着以后自己用的,结果没想到倒是先给父皇用了。”

  崇祯听完上半句话,心中多少有些感慨。

  因为他没想到这座龙辇居然是他的父亲留下来的,这让他不有点想起了一些往事。

  可听到后半句话的时候,他就不乐意了。

  什么叫本来是想自己用的,结果先给他用了?

  他这个儿子用老子的东西难道不应该吗?

  紧接着,崇祯突然就想到了什么,然后不禁抱怨道:

  “御驾亲征就御驾亲征,又不是做什么见不得人的事,为何非要选在这个时候出发呢?这黑灯瞎火的,赶路都不方便。”

  朱慈烺听到崇祯的抱怨也不生气,而是耐心地解释道:

  “父皇,儿臣此举实乃无奈啊,你想想,要是让朝廷里的那些大臣们知道您又要御驾亲征,他们会同意吗?”

  “到时候肯定会闹出各种麻烦。”

  “再者说,朝中的文武百官,有不少家里都从事着各种各样的生意,特别是那些南方的官员。”

  “他们若是知道此次御驾亲征是为了改革商税,那还不得闹翻天啊?”

  “儿臣不想与他们过多纠缠,索性趁着这个时候悄悄出发。”

  “等我们解决完李青山的事情、再把漕运的商税敲定,他们再想闹腾也晚了,这就叫先斩后奏。”

  “等那个时候,他们若再想闹腾,那可就是抗旨了,杀他们也就名正言顺了。”

  崇祯听了朱慈烺的这番话,沉默了许久。

  他知道朱慈烺说得有道理,但心中还是有些担忧。

  因为他知道,这种事情具体实施起来,肯定不像说的那么简单。

  不过一时间他也不好再说些什么了。

  就这样,龙辇内逐渐安静了下来,朱慈烺打了个哈欠,找了个舒服的位置躺了下来,打算先补个觉。

  龙辇继续在官道上行驶着,目标直指山东。

  画面来到陕西。

  孙传庭带领着他的队伍,接连又再次以之前的方式‘洗劫’了几个县城的地主和商人。

  经过这一番‘洗劫’之后,孙传庭再次得到了一百二十万两银子和二十万石粮食。

  做完这一切之后,他终于来到了西安府。

  西安府是整个陕西最为繁华之处,只见这里的城墙高耸入云,由巨大的特制青砖垒砌而成。

  那暗沉的色调散发着岁月沉淀的气息,墙体上布满了斑驳的痕迹。

  这些痕迹,多半是李自成之前留下来的。

  李自成之前试图想要攻陷西安府,但最终以失败告终,只留下了这些痕迹。

  看着眼前这座古朴沧桑的城池,孙传庭心中难免又是一阵感慨。

  因为几年前,他为了剿灭李自成就曾经来过西安府,如今也算是旧地重游了。

  然而,与之前不同的是,这时跟在孙传庭身后的不再是一群英姿飒爽的精兵悍将,也不是威风凛凛、身穿飞鱼服的锦衣卫。

  而是一群衣衫褴褛、好似乞丐一般的士兵。

  不过别误会,这些都是装出来的。

  早在距离西安府十里左右的时候,孙传庭就命令部队驻扎在了那里,然后专门挑选了一些看起来比较瘦弱的士兵,乔装打扮成了这个样子。

  毕竟秦王不是那些普通的商人或者地主,想要从秦王手里搞到钱和粮食不能采取强硬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