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请叫我小九哥
“把你的头抬起来!”
卢九德只能再次将头抬起,一只独眼泪眼婆娑。
朱慈烺当着所有人的面大喝道:
“本宫告诉你!你脸上的伤不是什么耻辱,是你的功劳,是你为大明流血的见证!”
“从今天起,就凭你脸上的这道伤,御马监提督太监的位置你坐到死,没有人再敢跟你抢。”
“只要你活着一天,你永远都是御马监的提督太监!”
说完,朱慈烺不顾卢九德惊愕的眼神,又看向其他受伤的将士们继续说道:
“还有你们所有人,你们身上的伤也是你们的功劳,谁要是敢以此嘲讽你们,本宫直接砍了他!”
“而且父皇已经决定了,所有因战残废之人皆由皇室供养。”
“你们这次每人不仅能拿到一大笔银子,以后每个月还能再拿到二两银子,只要大明在一天,你们就永远有饭吃,大明永远不会抛弃你们!”
那些受伤的士兵听到这话,顿时感动得泪流满面。
他们本以为受伤后就会被朝廷抛弃,最多只能拿到几两银子,然后余生孤苦无依。
然而,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皇帝和太子爷竟然打算一直供养他们到死,每月还发放银两。
这在以前是他们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与此同时,卢九德也终于反应了过来,下一秒,他痛哭流涕地跪倒在地,高声喊道:
“奴婢谢过太子殿下!谢过皇上!”
紧接着,所有的士兵都跪倒在地,叩谢圣恩。
“臣谢过太子殿下!谢过皇上!”
“臣谢过太子殿下!谢过皇上!”
“臣谢过太子殿下!谢过皇上!”
崇祯看着这一幕,心中也是充满了感动。
他随即挥了挥手,身旁的王承恩赶忙打开圣旨,高声宣读: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勇卫营英勇作战,不负圣恩,黄得功、孙应元、周遇吉、刘元斌加封正二品龙虎将军,各赏银万两。”
“所有幸存的军官各赏银五百两,阵亡者抚恤金两千两,残废者一千两;且每月发放五两银子直至终老。”
“所有幸存的普通士兵各赏银一百两,阵亡者抚恤金三百两,残废者二百两,且每月发放残废者二两银子直至终老。”
众人听到这话,再次高呼: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一时间,勇卫营的忠诚度直接被拉爆表了!
死士,就得这么养!
来到勇卫营的大帐中后,朱慈烺询问黄得功:
“黄总兵,现在还能战斗的士兵还有多少?”
黄得功恭敬地回答道:
“回太子殿下,大约四千人左右。”
四千人吗?
朱慈烺心中暗自叹息,一万人的队伍如今仅剩四千人,损失实在太过惨重。
随后他目光坚定地看着黄得功、孙应元、周遇吉和刘元斌四人,继续说道:
“你们听着,接下来,本宫要将勇卫营重新分为腾骧四卫。”
“你们四人各自统帅一卫士兵,每卫按三千人的规模编制,由你们在京营、卫所、边军中亲自挑选,本宫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必须是精兵!”
“除此之外,本宫这里还有三千人,算作第五卫,以后统称为腾骧五卫,分别驻扎在京城各处,合计一万五千名士兵。”
“待遇方面,以后普通士兵的军饷都为五两银子,若遇战事或受伤,就按之前的规矩来。”
“总而言之,父皇和本宫绝不会亏待你们。”
朱慈烺早就有了重组腾骧四卫的念头,眼下就是最好的机会,而他的那三千亲兵,也会分散到腾骧四卫和京营各处担任军官。
毕竟是跟着他造反的人,忠诚度没得说,把他们打散分到各处当军官,有利于掌控军队!
在场的几人听到这话,脸上皆露出诧异之色,随后又看向了崇祯。
毕竟,这番话由太子说出,实在是有点不太合适.
崇祯见状,只是轻轻一笑,随后说道:
“太子的意思就是朕的意思,你们尽管照做便是。”
“还有,以后你们记得,见到太子就如同见到朕一般,不得违抗太子的任何命令。”
几人闻言,心中皆是一震,赶忙拱手道:
“臣遵命。”
就这样,朱慈烺重新将勇卫营以及自己的亲兵分为了腾骧五卫,分别驻扎在京城四个角落和皇宫附近,负责守卫京城的安全。
他打算将这一万五千人全部培养为自己的亲兵,待遇方面自然不能吝啬。
在吃的方面,朱慈烺也早有打算。
他打算采用一种类似于后世大食堂的模式,选一处地方建造食堂,让士兵们分批排队到食堂窗口打饭。
然后吃完饭将餐具放在固定回收点,餐具自有人会收拾。
至于这些残废了的士兵,如果愿意的话可以让他们参与进来做后勤,每月再额外给他们些银子,也算是给他们找点活干。
他已经计划好了,这一万五千人,每天给他们提供一万斤的蔬菜、六千斤的猪肉和四千斤的牛肉,保证每个士兵每天都能吃到至少半斤肉。
而肉的来源,他打算全部在系统商店购买。
他之前已经算过了,如果把那些抄家得来的古董字画全部兑换成系统货币的话,大概可以兑换出一千五百多万系统货币。
再加上他原有的系统货币,他现在差不多拥有两千三百万的系统货币。
而牛肉在系统商场的售价是五点系统货币一吨,猪肉是两点系统货币一吨,蔬菜是一点系统积分一吨。
粮食不需要从系统兑换,虽然大明现在各处都在闹饥荒,但京城还真不缺粮。
也就是说,这一万五千人每天所需的蔬菜和肉食,大概需要二十点系统货币。
以他目前拥有的系统货币,足够这一万五千人吃上三千多年了,所以他压根就不心疼。
再者说了,等到宣府那边的阿布奈和大明的贸易正式开始后,就会有源源不断的牛羊运过来,到时候也不用系统积分兑换了。
再过几年,等到红薯、土豆等农作物普及的时候,周围的百姓也可以大量饲养牛羊猪鸡鸭等动物,肉食的来源也会逐渐稳定下来。
没办法,就像他之前说的,他是打算把这一万五千人当做自己的死士来养的,待遇方面肯定不能少。
当然,这话他并没打算告诉崇祯,毕竟他也不知道该怎么解释每天从太子府搬出来的那么多的蔬菜和肉类.
总的来说,这件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
回到东宫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了,有侍卫来报,说是那些涉及通敌卖国的官员以及他们的九族已经全部处斩完毕了。
五千多人啊!
八十个刽子手整整砍了几个时辰,砍的刀口都崩了好几十把,整个菜市口的地面都被鲜血染红了,周围的老百姓吓晕了好几波。
但朱慈烺对此并不在意,在他看来,这些人本来就该死。
现在的他不是一个普通人,而是大明的太子,是未来的君王。
所以他做事的时候,不能和其他人一样优柔寡断。
而且他也要通过这件事情告诉其他人,但凡再有人敢私通建奴,他们的下场只有一个,那就是抄家灭族、九族俱亡!
若是这次不一次性把他们杀干净,那以后还会有人再私通建奴。
所以为了彻底杜绝这种事情,朱慈烺只能下狠手了。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又是三天过去了。
这一天,一支数万人的重甲骑兵突然从东北方向奔来,目标直指京城.
第115章 洪承畴 曹变蛟 关宁铁骑进京!
只见这一万重骑兵一人三马,奔跑起来尘土飞扬,遮天蔽日,仿佛天地间被一层厚重的黄雾所笼罩。
如同汹涌澎湃的洪流,奔腾不息,势不可挡。
他们的战马强健有力,四蹄翻腾,激起阵阵尘土,宛如一条条黄龙在空中飞舞。
身上的甲胄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随着战马的奔腾,他们身上的甲胄时不时发出‘铛铛铛’的金属撞击声,如同战鼓齐鸣,激荡着每一个人的心弦。
京营那边得到消息后,赶忙开始行动起来,还以为是建奴攻来了。
当然,这肯定不是什么建奴,而是洪承畴和曹变蛟率领的一万关宁铁骑!
没错!
关宁铁骑终于来了!
事实上,按照关宁铁骑的速度,他们本来在五天之前就该到了。
至于为什么来得这么晚,完全是因为洪承畴害怕他离开的这段时间建奴那边又出什么乱子。
所以他在临走之前,又组织军队对建奴发动了一场袭击。
而且这次他把袭击的地点选在了晚上,专门挑选了一群没有夜盲症的士兵进行突袭。
以往他们之间的战争都是在白天进行,从来没有进行过夜袭,所以建奴根本就没有防备,瞬间就被杀了个措手不及。
这一次突袭,明军直接砍下了八百多建奴的首级,也算是一场小胜了。
然后这些首级全部都被当场用盐腌了,然后带到了京城。
在洪承畴看来,自己怎么着也得带点礼物来吧?
建奴的人头就是最好的礼物。
而此时,李邦华刚好正在京营。
作为朱慈烺的铁杆心腹,他自然也知道朱慈烺调动关宁铁骑的事情,所以安抚了一下士兵之后,他随即前去打算先见见洪承畴,以免闹出什么乱子。
而洪承畴也不是傻子,他在距离京城还有十里的时候就停了下来。
随后命令部队原地休整,然后带着曹变蛟和几名亲兵以及那八百个人头独自前去京城。
不多时,洪承畴的视线便捕捉到了不远处正缓缓行来的身影,他心中不禁微微一震,随即催动胯下的马匹疾驰而去。
待到近前,他终于看清了来人。
“孟暗兄?怎么会是你?”
洪承畴的语气中带着几分惊讶与不解。
他自然是认识李邦华的,不仅相识,而且交情颇深。
但据他所知,李邦华此刻应当身在南京,怎会突然出现在京城?
李邦华闻言,哈哈一笑,道:
“彦演(洪承畴的字),你还记得我啊?真是难得!”
洪承畴也笑了,他道:
“这话怎么说的,好歹相识一场,怎么可能忘记呢?”
说话间,两人再次拉近了一些距离。
李邦华随即解释道:
“不瞒你说,前一段时间陛下将我从南京调到了京城,现在担任兵部尚书一职。”
洪承畴听到这话,心中微微一惊,随后赶忙拱手道:
“那真是要恭喜孟暗兄了!”
李邦华摆了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