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十倍速度,貂蝉说我太快了 第505章

作者:天命帝王

“太后,臣御史中丞孔融,有话要说!”

站在最前排的段羽回头打量了一眼走出人群当中的孔融。

一身黑色的朝服,头戴进贤冠,手持白色笏牌,身材中等,样貌平平。

段羽对于历史当中的孔融了解的不多。

唯独有些印象的就是孔融刚正不阿得性格。

以及经常顶撞上司,甚至于最后经常挖苦曹操落得一个身死的下场。

但以段羽自己的理解,说孔融刚正不阿其实应该就是对其情商低的一种变相的美化而已。

早期孔融是受杨赐的征辟,成为司空府掾属。

初为官时,孔融便暗察访官僚中的贪污之人,准备予以贬谪罢免。

但后来因为得罪了宦官,最后被贬斥回家。

而后来王允为豫州刺史的时候,在此征辟孔融。

可当时孔融给王允的答复是:州郡礼命,皆不就。

大致的答复的意思就是说你们州郡的官员不用征辟我,就算是征辟我也不回去。

往狂傲了说,简单一点就是你们不配。

后来孔融再次被杨赐征辟,正好赶上何进荣升大将军,杨赐派遣孔融持帖去拜访。

而因为门人没有及时通报,孔融感觉被怠慢了,当场就直接抢回了拜帖在何进的府门前撕碎转身离去,一点都没给何进的面子。

若不是因为孔融乃是圣贤之后,又名传四海,当时何进的手下都想要派人刺杀孔融。

要说本事,孔融为官不行,段羽不急的这家伙有什么举措。

反而是担任北海相的时候,被打的抱头鼠窜。

但这种人名气大,有名节。

乃是天下名士。

杀这种人,比杀一百个丁原都麻烦。

就如同当初曹操杀边让是一个道理。

“孔卿家有何话要说?”董太后一卷黑色的凤袍宽袖。

孔融直接挺直了脖子看着董太后,目光丝毫不避让的说道:“太后,高祖当年立白马之盟有言: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若无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诛之。”

“太后懿旨给凉州牧封王,岂不是违背高祖祖训?”

听到孔融说完,段羽便转过了身来嘴角微微上扬。

说孔融情商低,还真的是一点都不冤枉他啊。

这货这时候说出来这话,这可不是在和他作对,这是在和董太后作对。

果然,在听到孔融这句话之后,董太后的脸都黑了。

“孔御史,哀家何时有违背高祖祖训?”

“那西域之地,原本便不属于大汉,若孔御史有能力,你也可以去打下西域将其纳入大汉版图,你若有这般能力就算是全天下都反对,哀家也要给你封王。”

“问题是你有这般本事没有?”

董太后怒视孔融。

孔融的脖子依旧挺得笔直,目光直视着董太后:“太后,臣是没有这般本事,可这和太祖的白马之盟又有何关联。”

“若是按照太后这般说,那岂不是日后谁能打下匈奴,谁能打下鲜卑,谁能打下南蛮都要封王?”

“孔融,你好大的胆子!”

董太后豁然从龙案旁边起身伸手指着孔融道:“来人,将这个狂妄之徒给哀家叉出去。”

“太后息怒!”

“太后息怒!”

“太后,孔融也是为朝廷着想,还请太后息怒。”

“太后息怒,孔中丞忠心耿耿啊。”

数十名朝臣纷纷起身为孔融求情。

段羽双眼微眯。

果然啊,名士名儒就是不一样。

即便当朝顶撞太后,依旧有这么多人站出来帮孔融说话。

“太后息怒,孔融虽然言语过激,但却也是为江山社稷,还请太后息怒。”

阶梯上的袁隗此时也回头冲着董太后求情说道:“封王之事......”

“怎么?”

袁隗的话还没等到说完,就直接被董太后给打断了。

“太傅也觉得哀家过于武断?”

袁隗连忙摇头:“并没有。”

“太后说的有道理,西域之地本就非大汉国土,西域诸国本就各封其王。”

“如果冀侯若真能平定西域,倒也的确是千古奇功。”

“但老臣还是觉得,此事应当慎重,孔融想必也是这般意思。”

“所以还请太后息怒。”

袁隗三两句话将董太后的怒气平息了不少。

殿下的众臣也拉住了挺直着脖子的孔融。

董太后深吸了一口气之后这才重新缓缓落座。

“太傅也说了,打下西域艰难困苦,也不一定是能完成之事,那哀家的话就只是一句承诺。”

“至于打不打的下,那还要看段卿家。”

董太后将目光落在了段羽身上:“段卿家可否有信心?”

段羽低着头微微一笑拱手说道:“太后,臣愿意一试,至于成败与否,臣不敢保证,但臣会尽量为大汉开疆拓土。”

“好。”董太后笑着点了点头:“太傅还有什么要说的?”

袁隗摇头表示没有了。

“既然如此,那此事就暂时这样定下,其余人不必多言了。”

第486章 曹厚道,刘独耳!【1】

是夜。

廷尉府大牢。

漆黑阴冷潮湿的牢房当中只点亮了几盏油灯。

并连着的牢房用手臂粗细的木头隔开。

牢房的地面上铺着干枯的稻草,隐隐之间还能看到上面有干涸的血迹。

在大牢最里面的一间牢房当中,地上蜷缩着一个人影一动不动。

不多时,两名负责巡视的狱卒手里举着火把在两侧牢房中间的过道上走过。

在路过每一间牢房的时候,狱卒都会停下然后用手里的火把朝着牢房内照亮。

牢房当中关押的囚犯被唤醒之后遮挡着双眼面对刺目的火光。

见到这一幕之后,例行检查的狱卒才会前往下一个牢房。

在来到最后一个牢房门前,两名狱卒例行公事的讲火把照亮牢房内,然后用腰间的刀鞘敲击着木门。

可是敲了两下之后,蜷缩在地上的人影并未动弹。

奇怪的两名狱卒对视了一眼。

“喂,醒醒,别睡了!”

其中一名狱卒大声的呼喊。

然而牢房当中的那个人影依旧没有动弹。

在此呼喊了两声之后,狱卒意识到了不对劲儿。

于是乎,两人先拔出了腰间的佩刀之后,便打开了锁在牢门上的锁链一前一后的举着手里的火把来到了牢房当中。

两人先用手里的刀冲着地上的人影捅咕了两下。

依旧没有反应之后,其中一人一手拿着刀,一手去翻开地上的人。

当地上蜷缩的人被翻开之后,两人顿时瞪大了眼睛。

因为那人的胸口上已经插了一柄匕首,身下鲜红的血液被蜷缩的身体遮挡。

“快......快去通知大人,就说有人死了。”狱卒慌张的说道。

廷尉府。

廷尉郭鸿的书房当中点亮着灯火。

火光通明的书房当中还有两盆炭火将屋内的温度炙烤的温热。

一身黑色常服的郭鸿坐在书房当中,手持着毛笔书写着什么。

在一旁,年少的郭嘉正在煮酒。

正在煮酒的郭嘉时不时的抬头看一眼郭鸿,见郭鸿没有看他,便偷偷的品尝一下木勺当中的酒水,小脸上随即露出满足的表情。

“大人。”

书房外响起了声音。

手持毛笔的郭鸿抬起头来看向门外,而一旁正在偷酒喝的郭嘉被吓了一跳连忙放下了手里的木勺。

“说。”郭鸿淡淡的吐出了一个字。

“大人,关押在大牢当中的太医令张奉畏罪自尽了。”

听到声音的郭鸿脸上并未有任何表情上的变化,只是淡漠的点了点头。

“本官知道了,把尸体好好处理一下,然后装殓入棺,明天派人去通知张奉的亲眷过来认领尸体,去吧。”

“唯!”

书房外的侍从听闻之后便悄然的退去。

郭嘉这时候有些不淡定了,一双眼睛眨了眨说道:“叔父......那张奉......”

郭鸿缓缓的摇了摇头,然后将面前的文书交给了一旁的郭嘉。

“吹干墨痕封好。”

郭嘉茫然的接过了文书,然后轻吹墨痕,但吐出的气息带着一股淡淡的酒气。

坐在一旁伸了伸懒腰的郭鸿微微一笑,抬手在郭嘉的后脑上轻轻拍一了一下。

“贪嘴贪杯,早知道当初就不该让你喝酒。”

然而郭嘉却被文书上的内容所吸引了。

文书是一封请罪书。

大致的内容就是,因为疏忽,导致了张奉畏罪自杀了,审查后续没有了结果,但张奉已经承认了故意谋害陛下的事实,也没有说具体的原因。

看完文书上的内容,郭嘉便瞪大了一双眼睛看着一旁的郭鸿。

“叔父.....是.....是您杀了张奉?”郭嘉不可思议的问道。

“呵。”

郭鸿轻笑了一声,端起酒杯轻饮了一口摇头道:“想什么呢,本官执法,怎么会杀人。”

郭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