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十倍速度,貂蝉说我太快了 第451章

作者:天命帝王

不用问了,啃食黄隽的一定是这两只黑虎其中的一只。

黄隽迎接段羽,被黑虎啃食。

而他们面见段羽,该不会也被黑虎啃食吧。

这可比杀头来的要痛苦多了。

想想都感觉凉气从脚底蔓延到了全身。

“诸位别怕,这是君侯的坐骑,还是很听话的。”盖勋冲着众人说道。

“吼~”

似乎是不满盖勋说它们听话,越发通人性的大黑还有小黑冲着盖勋张开血盆大口低吼了一声。

“出去玩去吧。”

坐在主位上,穿着一身黑袍,身后披着一件黑色皮毛大氅的段羽冲着大黑还有小黑说道。

趴在阶梯下的大黑还有小黑这才慵懒的站起身来,然后一步一步挪动着朝着厅外走去。

当大黑还有小黑一同跨过正厅门槛,将目光看向一旁已经被吓得挤在了一起的众人之后,厅内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

直到看着体型威猛的两只黑虎离开之后,所有人这才松了一口气。

盖勋也带着众人进入到了厅内,然后来到了段羽面前。

“君侯。”盖勋率先冲着段羽施了一礼。

紧随其后,身后的众人都纷纷冲着段羽行礼。

“君侯,这位是张芝,其父还是凉州三明之一的然明,度辽将军。”

盖勋给段羽介绍道。

张芝连忙上前一步,冲着段羽行礼:“在下张芝,见过冀侯。”

段羽微微点头,然后上下打量了一眼张芝以及张芝的两个兄弟张昶和张猛。

张奂这三个儿子,除了张猛之外,其余两个儿子都是研究学术的。

在东汉有‘草圣’和‘亚圣’之名。

比之之前的凉州刺史梁鹄的名声也差不多。

而小儿子张猛如果段羽没有记错,后来应该是当了武威郡的太守,在韩遂和边章两人祸乱凉州的时候,被韩遂算计杀死。

“坐吧,本侯之前常闻度辽将军之名,老将军一生为了凉州做了不少的事情,是本侯所敬佩之人。”

“本侯之前所做,也都是不得已而为之。”

“你们也不要有任何的心理负担。”

“本侯并非嗜血之人,只是迫于无奈。”

有了段羽的亲口承认,厅内众人一颗悬着的心总算是放了下来。

随后盖勋又将身后的几人分别介绍了一番。

都是敦煌郡当地的大族。

对于这些人段羽也是安抚了一番。

当所有人都落座之后,段羽举起了第一杯酒。

跪坐在厅内的众人也都连忙跪直了身体双手举着手中的羽觞。

段羽的目光扫视了一眼厅内的所有人,然后缓缓开口说道:

“你们都应该听说过,听说过本侯在汉阳,陇西还有金城推行新政。”

“也因此而担心,是不是会在利益上受到损失,先别忙着不承认。”

“黄氏还有曹氏这十族八家也都是因此。”

“但本侯可以明确的告诉你们,推行新政,是为了让凉州更加的繁荣。”

“眼前的利益,永远都是小利,只有真正高瞻远瞩者,才能看到往后百年,乃至于数百年以后的得利者。”

“或许你们这一代人看不到,但是你们的子子孙孙,都将因此而受益。”

“固步自封,数着老黄历过日子,终将被时代所淘汰。”

“或许现在你们不理解本侯所做的事情,但终有一天,你们不会后悔今天的选择。”

“这一杯,敬凉人,也敬你们今天的选择。”

“诸君饮满此杯吧。”段羽说道。

“遵冀侯命。”

厅内的十几人都端起了羽觞一饮而尽。

第432章 开先河!【3】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席间的气氛也逐渐缓和了许多。

众人对于段羽心中的那份恐惧也不像是之前没有见面时候的那样了。

不过心中依旧还是对段羽的手段感觉到敬畏。

杀一群,拉一群。

随着厅内的众人都喝得差不多了,也都逐渐开始离席。

待到张奂之子张芝,张昶还有张猛三兄弟准备离开的时候,段羽开口叫住了三人。

被单独留下的三兄弟一头雾水。

不知道段羽将他们三人留下是有何事。

很快,今晚前来赴宴之人也都相继的离开了。

只有三兄弟,还有盖勋还在厅内。

段羽上下打量了一眼三兄弟。

张奂段羽没有见过。

因为他穿越来之前,张奂已经死了。

光和四年,也就是三年前,张奂在家中病死。

前半生的张奂为国征战,坐镇凉州,抗击北匈奴。

但后半生的张奂体会到了洛阳朝堂的排斥,也知晓天下士族容不得凉州壮大,被迫辞官的张奂开始专心在家搞学问。

晚年的张奂讲诵儒经,写下三十多万字的《尚书记难》并且收取了千名弟子。

而张奂的两个儿子,大儿子张芝,还有次子张昶也都是得到了真传。

此时,三兄弟就站在段羽的面前。

张芝还有张昶两人都是一身的书卷气。

唯有张猛,身上有几分士伍气。

“石头,叫人给几位张公子奉茶醒酒。”段羽冲着铁石头说道。

铁石头连忙点头。

“不敢不敢,不敢劳烦君侯。”

张芝连忙致谢说道:“已经多有叨扰君侯了。”

段羽微笑着摇头道:“伯英客气了。”

伯英字张芝的字。

兄弟三人,张芝字伯英,张昶字文舒,张猛则是字叔威。

三兄弟虽然长相相似,但身上气质各有不同。

“张老将军乃是本侯所敬之人,只是生不逢时不能立于朝堂为民谋福。”

“当然,这不是张老将军的原因,原因是朝堂。”

段羽提起张奂,兄弟几人都仿佛陷入了回忆。

的确。

如果不是张奂被排挤,也不会晚年郁郁而终。

凉州三明,皇甫规,张奂,段熲,分别走了三条路,但这三条路都没有走得通。

最后几人都是死的十分不甘心。

皇甫规甘愿投身党人,但却不被接纳,最终被折腾的死在了赴任的路上。

段熲干脆投身宦官,可惜最终也饮鸩死在了狱中。

还有张奂,投身党人不行,投身宦官也不行,张奂选择了投身清流。

可最终结局依旧如此,被逼辞官郁郁而终。

兄弟几人明显是受了张奂的影响,至今都还没有入仕。

“本侯也为张老将军而感觉到惋惜。”

“不过张老将军晚年传授弟子,教授学问,也未尝不是没有完成他多年的夙愿。”

“本侯知道伯英还有文舒你们两兄弟都继承了张老将军的遗愿,这些年主修学问。”

“所以,本侯有一事相请,不知道你们是否愿意。”

张芝还有张昶在听到段羽说有事请求的时候,脸上的表情就已经十分惊讶了。

于是连忙施礼道:“冀侯有所请,我等自然莫敢不从。”

段羽笑着摆手:“没什么敢从敢不从的,本侯尊重你们的意愿,如果你们不愿意,本侯自然不会强求,这一点你们放心。”

“冀侯请说。”

张芝还有张昶看着段羽恭敬的说道。

“是这样的。”

段羽整理了一下思绪。

这个想法也是他在看到张芝张昶联想起张奂晚年之后才想起来的。

打破知识的垄断。

确切的说是打破士族对知识的垄断。

“你们也都应当清楚,本侯在去年的时候,从冀州,青州等地迁徙了百万流民入凉。”

“而这百万流民,将会在来年年初迁徙到凉州的各个郡当中。”

“一场黄巾之乱,有太多的人失去了家。”

“本侯也是不想着百万流民化作路边累累白骨,所以才将其迁徙至凉州。”

张家几兄弟纷纷点头道:“冀侯大义。”

段羽挥了挥手道:“不是什么大不大义的,本侯起于微末,自然知晓天下黔首之困境。”

“只是,总是本侯有这般也是难免有许多照顾不到。”

“这百万流民当中,有很多孩子都失去了父母,失去了家庭。”

“本侯是想,如果能教给他们一些本领,一些日后能立足的本领,不至于在重蹈覆辙。”

“在联想起张老将军晚年教授子弟,本侯想,如果将这些孩子都送到敦煌来,又你们兄弟两人,本侯在调拨一些人手给你们,传授给他们一些学识,或许会不会好一点?”

“你们觉得这个想法如何?”

段羽的话音一落,张芝还有张昶两人的眼睛便瞪的老大。

盖勋很合时宜的走了出来惊喜的说道:“伯英,文舒,这是好事啊。”

“如此传授数千弟子,将来其中但凡有所成就,那也是你们的功劳,这岂不是也符合老将军晚年的遗愿了?”

“伯英,文舒。”段羽继续冲着两人说道:“如果你们答应此事,本侯也会上奏陛下,在敦煌建立一所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