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十倍速度,貂蝉说我太快了 第377章

作者:天命帝王

张牛角这也才带领部众从黑山出来。

随后听闻大贤良师张角在下曲阳聚集天下太平道部众,张牛角这也带着麾下的部众赶来。

如今张牛角受张角册封为黑山渠帅,领麾下部众为黑山营。

眼看着营中的部众都出营之后,骑在马上的张牛角也缓缓打马前行,然后朝着祭天台下走去。

和张牛角的黑山营产不多的还有下曲阳的各个方向。

下曲阳城北,幽州营。

幽州营渠帅程志远,以及麾下先锋大将邓茂两人此时也站在幽州大营门前。

身材魁梧,年刚满三十的程志远一脸络腮胡子,典型的幽州壮汉的身材,手持一杆镔铁大枪,重达二十多斤。

幽州营人数众多,有十余万之人。

全都是程志远从幽州带来的黄巾部众。

幽州原本就民风彪悍,在太平道起事之后,程志远更是击败了幽州刺史郭勋,并且将其斩杀,一战而成名。

后接连攻克十几座县城,麾下也算的上是兵强马壮了。

相较于其他渠帅,程志远的幽州营几乎是除了张角之外最大的一股黄巾军。

“大帅,你看那张牛角那些人,凭什么和大帅平起平坐。”

邓茂在程志远身边小声的嘟囔道:“要是论实力,大帅除了大贤良师之外,还有谁能比得过?”

“要我说,如今人公将军还有地公将军都没了,大帅就应该封个人公将军或者地公将军来当当,那才合适。”

“那张牛角他们不过万把人,却也和大帅一样,这明显不公平啊。”

一脸络腮胡子的程志远扭头看了一眼邓茂,目光凌厉道:“把嘴闭上,这话哪是你能说的。”

“大贤良师自有安排,听命便是。”

邓茂的眼珠子一转非但没有闭嘴,反而更是凑近了说道:“大帅,末将这也是为了大帅着想啊。”

“大帅麾下兵强马壮,这是事实啊。”

邓茂一边说,一边看向远处的祭天台嘿嘿笑着说道:“大帅那日可曾看到了大贤良师的女儿。”

“大贤良师将女儿册封为圣女,听说圣女至今还未曾婚嫁,大帅如此英武。”

“要是大帅能娶到圣女,那日后岂不是能继承大贤良师。”

“大帅何不借此机会跟大贤良师提亲呢?”

邓茂这话一出,程志远的目光便落在了远处祭天台上那一抹模糊的身影上。

眼神也变得若有所思了起来。

娶圣女。

继承大贤良师。

程志远攥了攥手中的镔铁大枪。

邓茂眼看着程志远有些动意,脸上的表情更加猥琐的说道:“大帅,那圣女长得是真漂亮啊,早晚都要嫁人,为何不能是大帅呢。”

“大帅如此威武不凡,也只有圣女这样的身份,才能配得上大帅。”

“若是大帅娶了圣女,那边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啊,若是以后......”

程志远立马抬起了手,然后目光警惕的看向了四周。

“人多嘴杂,不要什么话都说。”程志远压低了声音说道:“有什么话,以后再说。”

邓茂嘿嘿一笑立马点头的闭上了嘴巴。

城西。

一队队风尘仆仆,宛如饥民一样的太平道信众正也朝着城北集结。

比起程志远还有张牛角的黄巾部众,这一股黄巾部众看着更像是饥民流民。

黄巾军的组成多是流民。

何为流民。

就是失去了土地,失去了住所,四处流窜的百姓这些叫做流民。

而这一支人数看着有数万,扶老携幼,都是骨瘦嶙峋的太平道信众比起黑山营还有幽州营的太平道信众看起来还要像流民。

脚下几乎上都是草鞋,而且还有很大一部分连草鞋都没有。

身上的衣服破烂不堪,包裹着瘦的只剩下一层皮,看着好像一阵风就能吹倒的饥民。

手里能够称之为兵器的大多都是削尖了的木棍,有农具的就已经算是好的了。

其中绝大部分都是拖家带口。

数万人当中,只有几十匹瘦马,还有拉着车,车上坐着妇女幼儿的。

队伍最前方,两名眼神当中闪烁着虔诚目光,看着远处祭天台极为狂热的青年拖动着疲惫的脚步。

草鞋内的脚已经被坚硬的草绳磨得血肉模糊。

但即便如此,两人的脚步依旧坚定。

“大兄,到了,我们终于到了。”

管承目视着前方高达三十多米的祭天台,言语激动。

一旁的管亥也用力的点了点头,激动的说道:“七八年前,大贤良师曾经去往北海,至今一别已经有七八年之久,不知道大贤良师还是否能记得我等不。”

“一定记得的。”管承目光灼灼的说道:“大贤良师胸怀天下,为了天下百姓而战,又岂能不记得我等。”

等当管亥还有管承两人正在说话的时候,十几匹快马呼啸的朝着两人的方向而来。

来到两人面前之后,马上身着竹甲,手持一柄长枪的小将助马而停。

“你们是从何处而来?”小将看着管亥还有管承两人问道。

看着小将头顶裹着的黄巾,还有胯下的战马,管亥立马上前一步拱手说道:“我是北海管亥,这是我弟弟管承,我们是大贤良师的弟子,从青州而来。”

青州?

听到青州两个字的时候,马上的裴元绍明显一愣。

“这么远?”裴元绍惊讶的说道:“你们是从青州赶来的?”

管亥还有管承两人都连忙点头:“我们听到大贤良师的命令之后,就一路从青州赶来,只是......”

说到这里管亥的表情有些低落的说道:“这一路饿死了许多人。”

裴元绍立马点头说道:“别担心了,既然到了这里,大贤良师就一定不会坐视不理,不会在让你们有人饿死的。”

“既然你们是大贤良师的弟子,那我这就去通禀,等下你们到祭天台下。”

“但记住,一定要约束好部众,等下大贤良师要做法,千万不能骚乱。”裴元绍说道。

管亥还有管承两人立马激动的点头道:“我们明白,我们明白。”

随后裴元绍便带着十几骑朝着祭天台的方向而去。

.............

祭天台下。

数千伪装成为黄巾军的凉州精锐在郝昭还有张绣两人的率领之下,将祭天台包围的里三层外三层的。

两人在张角的身边已经很长时间了,外人都以为两人是张角的心腹大将,率领的也都是黄巾军麾下的精锐。

但殊不知两人最大的任务不是保护张角,而是控制张角。

身为神上使的贾东忙碌的一双脚都要不沾地了。

一回东一趟,一回西一趟的。

从下曲阳北门到祭天台这几百米的路程上满是太平道的信众。

只有中间留有一条通道直通祭天台。

众多黄巾军的将领此时都已经聚集到了祭天台之下。

有黑山营的张牛角和褚燕,也有幽州营的程志远和邓茂,还有刚刚从青州赶来的管亥与管承。

也有之前张宝还有张梁两人的部众卞喜和周仓,数十名大大小小的黄巾军渠帅齐聚在祭天台之下。

而远处,正对着祭天台的下曲阳北门之上的城墙上。

段羽则是领着李儒,贾诩还有程昱三人站在城墙上。

对面就是高耸的祭天台。

一身黑袍的柳白屠从城下缓缓的走了上来,然后将一个黑色封皮,里面订装着白纸的小本本递给了段羽。

柳白屠递过来的是军机处的情报簿。

但贾诩更愿意称之为‘生死簿’。

“君侯,这是安插在如今各营当中的回馈,除了刚刚抵达的北海营还没有情报之外,其余各营的情报都已经搜集上来了。”

“重点是幽州营。”柳白屠说道。

段羽点了点头,从柳白屠的手中接过了‘生死簿’

第360章 张角:“我以我血染苍天!”【2】(感谢FTJ983送礼最多)

段羽伸手接过了柳白屠递过来的‘生死簿’然后翻看到了标注着幽州营的那一页。

上面大致记载了刚刚程志远和邓茂两人的对话。

黄巾军的组成极为复杂,且记纪律性还有忠诚度都来的不像是官吏以及世家大族那么稳固。

在黄巾军当中,只要你有本事,今天可能还是一个流民,明天就能成为渠帅麾下的大将。

这主要是因为黄巾军当中缺少人才,以及形成的时间太过于短暂。

这样的势力构成,对于已经形成了一年多的军机处这样的职业情报机构来说简直就是筛子一样。

想要渗透这样的黄巾军只需要通过收买,安插,威胁这些手段就可以轻易的达成。

“君侯,如今黄巾军当中主力分为数支,虽然名义上都听从张角调遣,但是暗里当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打算。”

李儒缓缓开口说道:“如果张角若是一死,这些人恐怕是更难加以控制。”

“以圣女的威望,怕是不足以控制所有黄巾军。”

段羽一边翻看‘生死簿’一边点头。

随后将‘生死簿’还给了柳白屠。

李儒所说都是避免不了的。

人都是有私心的。

任何人都一样。

段羽一直都相信,能够青史留名,在浩瀚数千年的历史当中留下姓名的,就没有一个是简单的人物。

这些都是人,是一个个的个体。

即便这些人臣服,或者效忠于某个势力,某个个人。

但是他们也都会为自己考虑。

人都是有七情六欲的,没有几个是完完全全的工具人。

而背叛这种事情在任何势力之下,都算不上什么稀奇的事情。

三国当中有谁敢说自己没有遭遇过背叛。

没有。

不说三国,就是历朝历代当中,这种事情都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

拿程志远来作比较。

麾下十余万人。

虽然绝大多数都是流民,只有万把左右能够作战的算得上是士卒的士卒,也远远要强于黑山营的张牛角。

这种时候程志远心里不平衡,段羽也可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