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十倍速度,貂蝉说我太快了 第302章

作者:天命帝王

东郡紧邻着冀州,不像是颍川汝南一带。

万一善于做人的程昱真的弄出点什么惊世骇俗的事情来。

迁徙人口入凉的计划可能就要破产了。

他从凉州来镇压黄巾军就是一笔赔钱的买卖。

出人出力,出钱最后却什么都没有得到。

迁徙黄巾军入凉,这是大策,暂时还不能和程昱说。

但让程昱去往冀州,和贾诩,柳白屠,还有贾东几人在冀州布局这还是不错的。

如果程昱真的能收拢黄巾贼兵聚集在张角身边。

那就等同于彻底掌控了张角。

程昱有这个便利,毕竟现在的程昱还名声不响。

随便谎称个人名出身之类的就行。

“仲德觉得还可以?”段羽看着程昱问道。

程昱连连点头:“君侯之谋,胜属下十倍!”

段羽可不敢承认。

心说我这还不是被您给逼的啊。

“好,既然如此,那就这么定了。”

随后,段羽拍了拍手。

两名身着黑袍之人便从段羽身后的屏风后面走了出来。

两人一男一女,身上都裹着黑袍,头顶戴着黑色的帽子,看不太看清楚容貌。

“仲德,这两人留在你身边,他们有办法联系我在冀州的部众,以便你们取得联系。”

“还有,我让我军中部将张绣与你一同,另外在与你两千兵马以镇压投降的这些黄巾军。”

“你还需要什么吗?”

程昱连忙摇头。

然后站起身来冲着段羽恭恭敬敬施了一礼:“属下何德何能,得君侯如此信任,仲德自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

第二天一早。

段羽便带领着吕布以及三千骑兵离开了东阿县。

至于后面要怎么操作,段羽已经全权都交给程昱去处理了,薛房等人得到命令也会乖乖的配合。

接下来段羽需要处理的就是颍川方面的事情了。

..........

颍川。

长社。

距离被波才军围困长社已经过去了大半个月。

此时,整个长社都是死气沉沉一般。

士气低迷,粮草紧缺。

每天都有士兵大量的逃走。

对此,皇甫嵩表示毫无办法。

长社城外,波才率领的十余万黄巾军将长社四面包围,且围而不攻,意图明显,就是为了不费一兵一卒的拿下长社。

此时,城中县府大厅内。

愁眉不展且胡须满面的皇甫嵩坐在主位上。

一个多月之前在洛阳受封左中郎将时的意气风发早已不在。

护军司马傅燮,以及一名青年此时落座在皇甫嵩的左右下首两侧。

三人此时都是愁眉不展。

“报!”

大厅外,一名军士脚步匆忙的走进了厅内,脸上还带着喜色。

“启禀将军,城头上的士兵刚刚收获了一封从城外射来的信件。”

“是右中郎将的署名!”

听到右中郎将几个字的时候,皇甫嵩的眼神立马一亮。

“快,快呈上来!”

第287章 另一只消失的军队!【3】

士兵将从城头上获取来的信件送到了皇甫嵩的面前。

坐在一旁的傅燮还有皇甫郦两人都都看向了皇甫嵩。

迫不及待的皇甫嵩打开了信件,然后一目三行的扫视着信件上的内容。

当看完整篇内容之后,皇甫嵩立马激动的攥紧拳头,一拳敲击在面前的桌案上。

“太好了!”皇甫嵩面色激动的看向一旁的傅燮说道:“朱儁率领的一路兵马已经在朝着长社来了。”

“还有豫州刺史王允。”

听到皇甫嵩的话之后,傅燮还有皇甫郦两人立马都露出了高兴的表情。

“太好了将军,只要右中郎将的兵马一道,我们就可以里应外合,夹击城外的黄巾贼兵了。”

闻言的皇甫嵩也是点了点头:“没错。”

“终于能出了这口恶气了。”

此时的皇甫嵩心中如同一块巨石落地。

被十余万黄巾贼兵包围在长社将近一个月。

城中的士卒多有叛逃。

粮草补给也缺乏。

若是在这样被围困下去,长社早晚要破。

“南容,你将这个消息传递给城中兵马,以鼓舞士气。”

“还有,今日还有明日一定要让城中军士吃饱。”

“朱儁在信中说道,他明日即可抵达长社。”

皇甫嵩算计的说道:“我已经观察城外贼兵已久,城外贼兵包围我等这么长时间,已经放松了警惕。

这一次,我们要一战而破贼。”

“你吩咐先去,让士兵多准备枯草,明日破晓之前,取百余名勇士下城掩着贼兵包围的漏洞出去,然后开始放火。”

“城中也要多准备火把。”

“咱们给他们来一个火烧连营!”皇甫嵩竖着剑眉说道:“只要城外的贼兵大营起火,我们从城中配合,再有朱儁的大军在外相应,一定可以破贼!”

听闻皇甫嵩的计划的傅燮连忙站起身来:“知道了将军,末将这就去准备。”

看着出门而去的傅燮,皇甫嵩重新低下了头。

将目光落在了信笺上的另外一个名字上。

“段羽......”

站在皇甫嵩身旁的皇甫郦侧头看向书信问道:“叔父,那段子翼也来了吗?”

皇甫嵩的眉头微皱。

朱儁的信中说道,段羽奉命前来剿贼,但是已经从洛阳出发十余日,可是却一直都没有看到段羽麾下的兵马。

“右中郎将在心中有说段羽应该是来了,可是段羽的兵马却一直没有出现在颍川。”皇甫嵩皱着眉头说道。

年不过而是的皇甫郦穿着一身黑色的盔甲,目光略带思索,随后皱着眉头开口说道:

“叔父,段羽一定是不想驰援叔父,在等着看叔父被战败。”

皇甫郦的语气极为笃定的说道:“叔父你想啊,您是太尉大人的人。”

“去年太尉大人将叔父您举荐至北地郡太守,就是为了掣肘段羽。”

“而今年镇压黄巾贼兵,也是太尉大人举荐叔父您。”

“那段羽是阿谀奉承宦官之流,自然和叔父您不是一路,他知晓叔父有难,又怎么会出手帮助呢?”

皇甫嵩没有回话。

但也没有反驳。

这个理由倒是不错。

假如换个方向来想,如果被困在这里的是段羽,洛阳那边也一定会让他不要营救段羽。

如此说来倒也说得通。

只是......

只是段羽不来营救也就算了,只要不在这个时候添乱就好了。

“先不用理会段羽了,先去准备破贼吧。”皇甫嵩说道。

不过虽然嘴上这么说,但双眼盯着信件的皇甫嵩还是有点纳闷。

朱儁派人去寻找段羽的兵马,可数次都没有找到,那段羽的兵马会在什么地方呢?

.............

靠近颍阴数十里外的岸亭。

此地位于从径山以北起源,最终汇入颍水的潠水西岸,同时此地距离长社的直线距离也不过百余里。

这条潠水和贯穿整个颍川的颍水一般,几乎贯穿了大半个颍川。

不过比起颍川,潠水的位置更加靠东侧。

此时,一支人数多达数千人的队伍正沿着潠水的西岸一路沿着水流而上。

数千人的队伍全部都骑乘着战马。

但看起来并不像是骑兵。

炎炎烈日顶在头顶,骑在马上身着盔甲的众多士兵都汗流浃背。

领头的曹操骑在马上,头顶带着遮阳的斗笠,看起来晒得更黑了。

高顺还有麴义两人跟在曹操的身后。

一行人就这么默默无声的在烈日之下赶路。

临近天黑的时候,沿着潠水而上走到一处巨大的河道迂回之处,落后曹操半个位置的高顺忽然抬起手臂。

身后众多士兵在高顺举起手臂的时候,一点点停下了脚步。

身后没了声音,被晒得都要裂开了的曹操扭头看向高顺,嘴唇泛白的问道:“到啦?”

高顺沉默不语的点了点头。

“所有人下马扎营,生火造饭,传令下去,入夜之后,任何人不得轻易点亮火光,违者军法论处。”

高顺高声说道。

传令兵顺势将高顺的命令传达。

看到高顺点头说到了,曹操也是长出了一口气,连忙从马上反身而下。

一边下马嘴里还一边不停的嘟囔:

“子翼让我们来这里安营扎寨,却又不说来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