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天命帝王
如今皇甫嵩被包围在长社,叛军围而不攻,城中人心惶惶,若在不能将其解救,等长社告破之后,贼兵便会返回进攻我等。”
“那时我等外无援兵,城中兵马又少,朱将军......”
说到这里的时候,王允的话音停顿说道:“朱将军该不会是要将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吧。”
朱儁眉毛一皱。
王允说的这个他人,厅内在座的没有不知道的。
朱儁首战不利,被波才击败。
洛阳已经传来了圣旨斥责。
而在斥责朱儁的同时,段羽也被从凉州调遣而来了。
当今朝堂之上的人都看得明白,段羽乃是天子门生。
而朱儁,包括王允在内,都是袁隗举荐的。
若是段羽来了颍川,而且打了胜仗。
而朱儁却一直没有建树,后果自然不用说了。
到时候少不了一个囚车入洛。
段羽虽然是挂着援军的名义,但实际上,段羽现在比起波才来都差不多。
打不败波才,他们要被问罪。
而段羽一旦首战胜了,他们一样要被问罪。
朱儁沉默不语。
王允再次添了一把火说道:“朱将军,本官从城中筹措了兵马两千,如果朱将军有意,那这里两千兵马便交予朱将军。”
“但如果朱将军......”
朱儁悍然起身。
还不等王允的话说完,便冲着王允拱手道:“我朱儁征战多年,平乱无数。”
“之前无非小败一场而已。”
“王大人尽管放心,此一战,吾必胜,王大人就等着本将的好消息就是了!”
说完,朱儁便一甩衣袖朝着厅外走去:“我们走。”
如今在朱儁麾下担任左军司马的孙坚立马按着腰间的剑柄跟上了朱儁的脚步。
朝着刺史府外走去的路上,孙坚左右看了一眼。
“将军,王允如此说,就是为了激将军出兵。”
“那王允与段羽有仇,世人皆知,他无非是想要借助将军之手弹压段羽。”孙坚压低了声音说道:“将军,如今长社贼兵十数万,吾等要是贸然进军......恐怕是......”
朱儁眉头紧锁。
王允在想什么,他自然清楚。
可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一旦段羽要是真的战胜了,那他肯定要被问责。
轻则交出兵权回往洛阳。
重则一个首战不利的罪名,恐怕是要囚车入洛问罪下狱。
到时候能不能保住这条命还是两说。
虽然朝中有司徒袁隗给他运作,但这都是没准的事情。
他赌不起。
所以,和王允合作。
在段羽打胜仗之前,先行打一场漂亮的反击,这样他才能站稳脚跟。
至于为什么要获知段羽行军的动向也很明显。
王允就是要在段羽行军上面给段羽找点麻烦。
段羽从凉州带来兵马,不可能携带粮草。
而洛阳方面朝廷能支持的粮草也是有数的。
大军前往州郡平叛,粮草都是沿途的郡县提供。
而王允为豫州刺史,此时只要一句话,就能遏制住段羽的粮草供给。
如果在各个县城在下达一些命令。
段羽在颍川就是寸步难行!
可是......
段羽现在跑哪里去了?
一万人,说多不多,但也绝对不少。
不可能就这么悄无声息的没了啊。
“先顾不得段羽了。”朱儁沉声说道:“你立刻去传令,整军。”
“明日一早,全部兵马出城,然后去往长社方向,必须要在段羽赶到之前,配合皇甫嵩将长社的贼兵击败!”
第281章 程立之谋,段羽现身!【1】
兖州,东郡,东阿县东渠丘山。
数千名百姓扶老携幼蜗居在渠丘山上。
漫山遍野放眼望去到处都能看到背着行囊,搀扶着老人的流民。
在众多人群当中,还掺杂着一些官吏。
所有人都在朝着东面的济北方向走着。
身后远处山下,燃烧着熊熊火焰的东阿城早已被抛之身后。
在众多逃往济北的人群当中,有一人面朝西侧,居高看着远处山下东阿燃起的大火,眉头紧锁。
此人身着一件灰色长袍,身高八尺三寸有余,额下美髯,身材高瘦,颧骨高高隆起,双手指关节十分粗大。
这人光是站在那里,就给人一种不好接近的感觉。
周围有人路过的时候,都下意识的规避到了一旁。
“家主,家主......”
一名穿着短褐的仆役跑到了男人跟前,然后起哦喘吁吁的指着身后的东阿县城说道:“家主,那些贼兵并未进城,而是在城外扎营了。”
男人粗眉一挑严厉问道:“你可看清楚了?”
仆役连忙点头:“小人看清楚了,确确实实都在城外扎营了。”
“不光是贼兵,还有县丞也都在城外。”
男人点了点头道:“好,你先去休息吧。”
说完身材高大的男人便转身朝着远处大步的走去。
不一会的功夫,就来到了一群正在歇脚的官吏面前。
官吏似乎都熟悉眼前之人,并未阻拦。
而身材高大的男人直接来到了县令薛房身前。
薛氏乃是东阿大姓,当地小豪。
薛房也是当地县令。
只不过此时看着有些狼狈。
两天之前,黄巾乱军攻打东阿。
当时薛房还是有心抵抗的,可没奈何,城中官吏竟然投向了贼兵,打开了城门放火烧了城中库府还有粮草。
这下没办法了,薛房也只好带着城中百姓奔逃。
“大人。”
身材高壮的男人来到了薛房面前。
正背靠大树闭目养神的薛房睁开了眼睛,看了一眼男人。
“是仲德啊。”薛房坐直了身体看着程立问道:“仲德何事?”
程立目光扫了一眼薛房周围的县中官吏,还有一些士兵,然后开口沉声说道:
“大人,此时贼兵并不在城中,而在城外驻扎,想必必然不能久持。”
“只要我们趁着这个机会杀回去,重新夺回城池,一定能够固守。”
薛房听了连连摇头道:“仲德啊,此时贼在西侧,吾等应当向东才对。”
“再说了,我们兵甲不足,难以久持,城中也没有粮草,根本守不住。
就算是贼兵不在城内,我们此时回去,那不等于自投罗网了?”
薛房一边说,一边还指着漫山遍野的百姓说道:“我知仲德有心力挽狂澜,可是百姓受惊,士卒也无力气,吾等只有逃走,才能免于灾祸啊。”
程立紧皱着眉头。
逃?
“家中被贼兵侵占,吾等却只能逃窜?”
程立不甘心的说道:“就这般吾等能逃到何处,若是出了这山中,没准还要被当做流民,若是路遇贼兵,岂不是被贼兵裹挟?”
“我听闻那泰山郡等地也是贼兵纵横,吾等扶老携幼又能走出多远?”
“再者.....”程立继续说道:“弃城而走,大人难道就不怕将来朝廷问责?”
薛房被怼的有些哑口无言。
但却依旧没有发怒。
东阿县没有人不知道眼前这个人是个狠人。
而且程立家族虽然如今没落,但曾经却无比的辉煌。
且河内顶级士族司马氏也乃是程立近亲,得罪不得。
“仲德所言吾深知,只是这贼兵势大,各地官吏纷纷投降本官也是没有办法啊......”
程立依旧眉头紧锁站在原地,心有不甘。
然而,就在程立准备再次开口的时候。
目光一扫山下东阿县城的方向的时候目光陡然一变。
靠在树上的薛房也察觉到了程立眼中的变化。
连忙起身然后朝着身后山下望去。
两人目光所及之地,只见远处的东阿县外不远处不知道从何处来了一支骑兵。
人数众多。
虽然此时两人处在山上,但依旧可以看得见那一大片的骑兵分成两股,卷起了漫天的黄尘。
“是朝廷的大军吗?”薛房当即瞪大了眼睛。
程立眼中也尽是兴奋的光色:“必是朝廷大军。”
“一定是朝廷大军前来围剿镇压贼兵。”
“大人,此时正是良机,大人若能下山策应,则可免弃城而逃的罪责。”程立说道。
薛房眼中精光闪烁,心中也明镜知道程立说的是事实。
但是问题来了。
他怎么让百姓相信下面的是朝廷的大军。
百姓如今已经成惊弓之鸟,又怎么可能轻易回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