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十倍速度,貂蝉说我太快了 第273章

作者:天命帝王

举荐人选镇压叛乱。

可想而知,如果明日上朝,他和袁隗两人同时上书,要求皇帝解除党锢。

那就等同于一下给了天下所有被党锢之人限制的恩惠。

这等行为,是为恩师。

如果要是在推举两个领兵镇压叛乱之人,那就等同于手里握着掌兵的门生故吏。

一方面是天下士族,一方面则是手握兵马。

两相呼应。

如果再将宫里的宦官铲除。

那......

天下重器,皆在吾手。

“杨公......以为如何?”袁隗眯着双眼看着杨赐说道。

杨赐深吸了一口气,紧了紧身上的黑袍道:“袁公说的不错,此乃.....千载难逢的机会啊。”

“不知.....袁公准备推举何人镇压叛乱?”

袁隗似乎早已经知道杨赐要这么问。

待杨赐的话音落下之后便说出了两个人的名字:“董卓,朱儁。”

“杨公准备推举何人?”

杨赐想了想之后,说出了两个名字:“北地太守皇甫嵩,还有尚书卢植。”

“善!”

袁隗笑着点了点头,然后将面前的热茶端起一饮而尽。

话已经说到这个地步,就代表两人已经达成了共识。

朝堂之上,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恒不变的利益。

利益使然,即便昨天是仇人,明天也可能同仇敌忾。

袁隗走了。

屋内也只剩下了杨赐杨彪父子。

杨赐端着没有喝完的热茶,小口小口的喝着。

送完袁隗回来的杨彪站在杨赐前面。

“父亲,之前袁隗在段羽之事上已经算计了我们一道,现在我们还要跟他合作?”杨彪看着杨赐。

杨赐轻声一笑道:“一个段羽而已,算不得什么。”

“比起眼下的利益,区区一个段羽而已。”

“知道袁隗为什么没有说要推举段羽吗?”杨赐看着杨彪说道:“他这就是在向我们表态。”

“上次的事情已经过去了,他不启用,不推荐段羽,就等同于将段羽视为弃子。”

杨彪表情恍然,好像是明白了。

“父亲,我明白了。”

杨赐微微点头道:“准备一下吧。”

“另外,通知崔烈等人,明日一早准备上书。”

杨彪点头答应。

...........

砰!

南宫,嘉德殿。

刘宏一拳狠狠地落在了面前的书案上。

殿内一片寂静。

侍女,太监包括张让还有赵忠等人全都跪在了地上。

刘宏怒了。

暴怒的表情此时攀附在脸上,将那张苍白的脸扭曲。

“陛下息怒,陛下息怒。”

“陛下息怒,龙体要紧啊。”

跪在龙案两侧的张让还有赵忠将头贴在地上说道。

息怒?

刘宏眼中满是跳动的怒火。

怎么息怒?

让他怎么息怒?

袁隗,杨赐,满堂诸卿,一群老狗竟然趁着太平道造反之计要挟他。

解开党锢!

将西园储存的钱粮拨发出去。

筹备军资。

下令各州郡官员自行招募兵马镇压叛乱。

推举人选镇压叛乱。

这分明是在摆明了胁迫。

他如何能不怒。

但他却还不能说。

只能将这怒火发泄在面前的龙案上。

“该死的......太平道。”

刘宏想骂袁隗,想骂杨赐,但胸中的千言万语,最终却落在了张角和太平道的身上。

“陛下......”跪在地上的张让抬起头来,看向龙案后的刘宏说道:“陛下,太尉推荐皇甫嵩,卢植。”

“司徒推荐董卓,朱儁。”

“那陛下......何不也启用一人?”

张让试探的说道:“陛下手里不还有一个世之虎将吗?”

刘宏眼神若有所思。

段羽。

张让说的是段羽。

现在启用段羽?

不行。

刘宏直接在心中否定了。

若是现在启用段羽,那一定会被杨赐还有袁隗那两条老狗制衡。

弄不好便是消极罢工。

一个段羽,就算是再厉害,怎么可能分身数十去镇压天下乱军。

若是那两条老狗再次联手,等着看段羽的笑话,如果段羽要是失败了。

那他们将会加重手里索要的权利。

那时候,他就会更加的被动。

但张让的话,还是给了刘宏一点启发。

现在不能启用段羽,并不代表现在不需要准备。

“张让,拟旨。”刘宏眯着双眼说道:“当逢国难,段羽屡立战功镇守西北边关,今中原有乱军四起,则边关安危更系国运,此特晋段羽为凉州牧,总揽凉州政务,军务,筹军备战,朕望爱卿勤奋勉励,不负朕恩。”

第256章 哪有种田耕地的太守?【2】

凉州,汉阳郡,冀县城外。

距离冀县城外数里处的一块农田附近。

随着天气转暖,二月百姓已经开始春耕。

冀州周边的田地当中,随处可见的都是在农田当中忙碌的百姓。

而最近几天,这冀县外的农田当中,出现了一幕奇景。

上百名凉州骑兵停在一片农田之外。

而农田之中,有一个身着短褐,挽着裤腿,身材雄壮的身影从早到晚都在时时刻刻不停地认真耕田。

而这个人,如今冀县,乃至于整个汉阳郡都没有不认识的。

整个凉州,都没有不知道的。

这就是当今的汉阳郡太守,破羌将军。

段羽。

冬季的时候,段羽几乎走遍了所有汉阳郡的乡亭。

而在段羽的推动之下,汉阳郡颁布了一个新的政令。

政令的名字很可爱。

甚至有些幼嫩。

名字叫做【手拉手】。

没错,这个崭新政令的名字就叫做【手拉手】。

政令具体的内容就是,在冬季雪灾之时,乡亭当中的有秩,三老这些官员,一定要对受灾的百姓家中进行登记造册。

将乡亭当中有困难,需要帮助的家庭全部都记下。

然后由县一级解决上报,最后归总到郡中。

在由汉阳郡统一将这些发放出去解决受灾问题的钱粮补充。

如果一个乡亭当中,在冬季出现五人,或者是五人以上被冻死饿死的情况,那么当地乡亭的小吏便统一都要下台。

在段羽强势的政令推行之下。

汉阳郡一整个冬天都充斥着温度。

这一点百姓最有体会。

而段羽也经常抽空的在乡亭之间游走,亲自督查。

毫无疑问,这新政的效果在段羽强势的手腕和态度推行之下,得到了很好的落实和解决。

这一冬天,汉阳郡内冻死的百姓少之又少。

百姓都念着段羽的好。

越是苦寒之地的百姓就越是民风彪悍,也相对于更单纯。

谁对他们好,他们就会以数倍的好还回去。

所以,段羽如今在汉阳郡的声望,说是如日中天都可能保守了。

以前百姓骂官。

是因为官不作为。

而如今,谁要是敢骂一句段羽,那怕是会被从乡亭当中轰出来。

此时,时间临近晌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