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十倍速度,貂蝉说我太快了 第177章

作者:天命帝王

“那就好。”董宜拉着貂蝉的手轻声说道:“婵儿姐姐如果觉得身体不舒服,我们就再行慢一些也无妨,反正夫君也还要有些日子才能抵达。”

“若是动了胎气,夫君可要生气了。”

貂蝉摇头说道:“不妨事的,我们先到一些,先将家里布置收拾一番,等夫君回来也好落脚。”

“大小姐,任夫人,若是无事,那末将就先去和贾别驾商议行军事宜了。”李傕冲着董宜还有貂蝉说道。

董宜点了点头,然后挥手屏退了李傕。

不多时,李傕便沿着董宜还有貂蝉乘坐的马车来到了队伍的后方。

距离董宜和貂蝉乘坐的马车不远的位置,有一辆相对较小的马车。

此时,两名男童还有一个妇人正在车边嬉闹。

而一身黑袍的贾诩此时正站在马车的旁边,目光看向两侧的山林。

“文和。”

李傕来到贾诩的身边。

贾诩微微点了点头。

李傕顺着贾诩的目光也看向了两侧的山林。

“怎么样了,那些人还跟着吗?”贾诩皱了皱眉问道。

李傕随之点头说道:“我让麾下的军士注意了,从我们从望垣县出来之后,那些人便一直就在附近,而且人数还有增多的迹象。”

“有士兵形容其穿着,好像应当是参狼羌。”

“参狼羌......”贾诩皱着眉头点了点头道:“汉阳郡周边,以及陇西郡附近的中部确实有参狼羌。”

“但我担心的不只是参狼羌,还有滇零,封养,以及钟羌这几个种部。”

“这几个种部都是盘踞在汉阳郡周边的种部,其中又以滇零羌的实力最强。”

“若是......”

贾诩的话没有继续往下说。

但很显然,面色凝重的李傕已经明白了贾诩的意思。

这话还要从几天之前说起。

就在几天之前,他们从右扶风进入了凉州地界的时候,队伍两侧负责警戒的骑兵斥候发现了有羌族活动的迹象。

一开始李傕并没有当回事儿,所以也并没有将此事告诉贾诩。

但当天晚上,当队伍驻扎在野外的时候,李傕麾下的骑兵斥候又一次的发现了羌族骑兵活动的痕迹。

按理来说,这里是凉州。

羌族很常见。

可常年处在凉州的李傕还是感觉到了有一些不寻常。

所以,李傕就派人暗中观察。

果然发现了端倪。

那些羌族的骑兵好像是在跟踪他们一样。

凉州荒凉,时常有羌族掠夺过往的商队还有百姓。

这已经是常态了。

但李傕没想到,他们这样一支队伍竟然也有羌族敢来招惹。

队伍挂的是段羽汉阳郡太守的旗帜,还包括了使匈奴中郎将的旗帜,还有千余的骑兵保护。

一般情况来说,不会有小股的羌族骑兵敢打这样队伍的主意。

所以,当李傕将此事告知给贾诩的时候。

贾诩推断,如果这些骑兵真的是打他们主意的话。

那绝对不可能是小股的羌族种部。

极有可能是一些强大的种部。

随后的这几天里,贾诩下令让前方的李傕郭汜,还有后方的王方李蒙等人时刻注意。

现在距离第一次发现羌族的动向已经过去了数日。

既然那些羌族还跟着,那就说明他们肯定在打某种主意。

贾诩搓了搓眉心看着李傕问道:“前面是射虎谷了吧。”

李傕点头称是:“前面就是射虎谷了,正是因为如此,我才下令停前进。”

“要不要.....将此事禀告给大小姐还有任夫人?”李傕询问。

贾诩抬手制止。

“暂时不要。”

“两位夫人皆有身孕在身,就算是知道也无济于事,而且恐引起担忧动了胎气。”

贾诩的目光朝着前方远处的山峦望去。

射虎谷。

名如其地。

这里是条狭长的山谷。

而且无路可绕。

射虎谷中间便是渭水河谷的通道,两侧则是陇山。

“永初元年,车骑将军邓骘领兵入凉州平定羌乱,就是在此处被钟羌以及滇零两部击溃,数万人葬身至此。”

贾诩面色凝重的说道:“如果真的是附近的几个种部想要打我们的主意,必然会在此处动手。”

“临洮那边可有回信了没有?”

“还有派往冀县的人回来没有?”贾诩问道。

李傕摇了摇头表示没有。

麻烦了。

贾诩心中暗自道了一声不妙。

“那.....我们绕路?”李傕试探的问道:“或者退回望垣县,然后等待将军归来?”

贾诩摇头道:“望垣县内有一半的羌族,特别是滇零,钟羌以及参狼三个种部。”

“如果在城内,那等同于瓮中捉鳖。”

“他们既然如果早有打算截取我们,自然会在望垣县内有所准备,这就是我为何不在望垣县内停留的原因。”贾诩说道。

李傕咬了咬牙,满脸愤怒之色的说道:“这群家伙的胆子也太大了。”

“竟然敢截取将军的队伍。”

“难道他们就不怕将军归来之日报复?”

贾诩摇了摇头说道:“很明显,他们就是冲着将军来的。”

“如今朝局混乱,朝廷根本无力顾忌凉州,从今年年初开始,羌族种部已经开始有不断的摩擦。”

“这只不过是前期对于朝廷的试探。”

“而将军声名在外,如今上任汉阳郡,几个种部必然是听闻了将军的威名。”

“这应该就是给将军的一个下马威,他们就是想让将军知难而退。”

“我顾忌.....”

贾诩的双眼一眯说道:“羌族之中一定在谋划着某种大事,是怕将军抵达汉阳郡之后影响。”

“所以这才提前下手。”

“啊?”李傕震惊的瞪大了眼睛。

李傕等人常年处在凉州。

对于凉州之事,比中原的将领要清楚多。

凉州羌族时常性的叛乱已经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了。

贾诩说的所谓的大事,恐怕还是和叛乱有关。

“那我们现在怎么办?”李傕皱着眉头说道:“现在这不等同于进退两难了吗?”

是啊。

前面是凶险的射虎谷,是埋伏的绝佳之地。

只要进入了射虎谷,前后一堵,那就是绝地。

但身后的望垣县也回不去,一旦他们有退,或者表现出发觉的迹象,羌族必然会提前展开行动。

贾诩抿着嘴唇。

当下境地,有点进退两难的局面了。

然而,就在此时,一名骑兵快马前来。

“报,启禀将军,张济校尉派人前来送信。”

贾诩还有李傕两人听到之后立马眼前一亮。

随后,士兵的身后走出一名骑马持枪的少年。

少年翻身下马,然后来到李傕还有贾诩的面前拱手说道:“李将军,在下张绣,乃是叔父张济的子侄,奉命前来给李将军送信。”

第164章 贾诩:既伤文和,别怪我伤天和!

“伯济来了?”李傕惊喜的看着张绣问道。

一脸面白穿着一套亮银色盔甲,手持长枪的张绣点了点头回道:“李将军,叔父在收到李将军的信件之后,便一路带兵马不停蹄的从临洮赶来。”

“太好了。”李傕激动的拍着手说道:“你叔父现在何处,带来多少兵马?”

“回李将军,叔父现在射虎谷外驻兵。”

“原本叔父只有数百兵马,但老太君在临洮听闻此事之后大为担心,于是立刻开始募集兵马。”

“共计募集了三千兵马,如今都驻扎在射虎谷之外。”

“三千!”李傕扭头看向了贾诩。

贾诩闻言也松了一口气。

“三千兵马,足够了。”贾诩胸有成竹的说道:“张校尉在射虎谷外,如果此次配合的好的话,我们就能给羌族一个大大的惊喜。”

说完贾诩看向了张济道:“张绣,还要劳烦你跑回去一趟,禀告你叔父一声。”

张绣点了点头。

随后贾诩上前一步,在张绣的耳边一阵低语。

张绣一边听,一边点头。

等贾诩说完之后,张济便冲着贾诩拱手说道:“我这就出发前去禀告叔父。”

“嗯。”贾诩点了点头说道:“去吧,一路上要小心。”

张绣走后,松了一口气的李傕说道:“这下有张济在射虎谷口驻军我们就不用担心被羌族的兵马堵住出路了吧。”

贾诩捧着插在衣袖当中的双手,眼眸当中满是精光。

只是如此吗?

这群羌人还没等他到冀县呢,就迫不及待的想要动手。

要不是察觉的早,此时若是进入了射虎谷,还不被羌族埋伏?

正所谓.....来而不往非礼也。

你们算的初一,那我可就要算十五了。

看看是你们先要了我贾诩的命,还是我贾诩先要了你们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