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墨守白
相信有很多的人,会逐渐改变这个想法。
对于海外会有新的看法。
而且,就算是不将他们给送到海外去。
也不可能会让他们当实权王爷。
他们的日子,也不会有那般的逍遥快活。
在咱大明境内,作为藩王,肯定会有诸多的限制。
不可能把军权,财权,人事任免这些都给他们。
安史之乱,藩镇割据这种事儿,咱不可能会让其发生。
众多的官员,眼睛也必然会死死的盯着他们。
尤其是到了后面,当削藩这些成为主流之后。
无论是削藩之前,还是削藩之后。
他们的日子,也必然会变得更加艰难。
根本不用朝廷那边特意的下什么命令,就会有很多的眼睛盯着他们去看。
而后面的宗室,经过长时间的发展,也必然会沾染诸多的坏习气
闹出诸多的事情来。
绝对不会如同你所设想的那般。”
朱元璋自然知道,宗室到了后面会成为什么样子。
不仅仅成为了大明身上,一颗吸血的毒瘤,在财政上面占了很大的一项支出。
还有就是,诸多宗室吃的太饱了,吃得太好了。
闲下来后,便会出现诸多的胡乱作为。
横行地方,圈占土地,私开矿山,私铸铜钱,私铸兵甲,倒卖兵甲卖给蛮夷。
欺男霸女,横行乡里。
乃至于宗室之间,乱了辈分的乱来,也同样是屡见不鲜。
为了爵位,钱财,会衍生出无数的龌龊事。
只要想想这些,朱元璋就越发的坚定了,今后把他的这些儿子,还有大明后世的那些宗室们。
尽可能的往海外去分封的信念。
与其让他们祸害大明,不如让他们到海外去祸害蛮夷,并顺便开拓一下华夏文明圈。
“藩王待遇,今后肯定是要缩紧的。
有本事,有志气就到外面去自己动手打下去一片基业。
咱这边会在开始的时候,提供一定的帮助。
如给他们提供钱财,甲胄,船只,种子等。
给他们启动资金。
至于那些不愿意到海外去的宗室,也不可能享受现在规定的这些俸禄。
不得就蕃,只能当一个真正的闲散王爷。”
世界就在那里,无数的资源也在那里。
西方那边,现在算算时间,也已经逐渐开始起步。
这些东西自己大明不去占领,不去做。
那今后还要拱手送给别人,
朱元璋当然不可能允许这种事情发生。
这些,都是大明的!
普天之下莫非王臣,率土之滨莫非王土!
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汉土!
如今自己重来一次,来到这个节点上。
那要是不能把这些改变了,可白瞎了这等好机缘!
今后,必须要由自己大明这边去喊他们开门,给他们进行自由贸易。
让汉语成为世界的主流语言。
让无数的异邦之人去学汉语。
让大明这边,成为世界的灯塔!
只要想想后世,上学时英语这上面吃的苦,朱元璋越发觉得自己这个念头可行。
必须要这般做!
朱标听了自己父皇的话,沉默了一阵儿后,不在这件事情上多想。
且看看吧,反正现在时间还早。
就算是把这些弟弟们分封到海外,也不是这个时候,就会着手分封的。
有些事儿可以暂且往后面放一放,且看后面会出现什么变化。
父子二人,在这里又谈论了一些话后,有人前来通报,说出了一个人的名字来。
听到这个名字,朱元璋一下子就变得振奋起来。
立刻出声,让人赶紧把人给领进来。
他要亲自接见!
……
苏州府城这边,朱棣握着腰间佩剑站了起来。
如今,这些海商们杀的差不多了。
接下来该要动手,好好的清理一下,江南这边的官场了!
第156章 杀的还不够!死的还不够多!
朱棣眼睛微眯,有强烈的杀意,自其眼中爆射而出。
这一次,苏州杭州等地,所闹出来的事情,不仅仅是这些海商。
同时还有当地的一些官吏。
这些人,同样也要解决!
之前是只为了专心致志,对付海商。
先把重要的事情给解决了。
所以便暂且没有理会这些人。
现在,海商的事情已经处理的差不多了。
也到了给这些人,算总账的时候了!
之前不曾对那些人动手,并不代表着,自己就把这件事情给忘了。
说了要狠狠犁一下江南这边,那就不可能只犁了海商。
这次,凡是这件事情有牵扯的官员,别管大小,没有一个能逃得了!
必须要对他们重拳出击!
把他们也给,好好的犁上一下!
接下来,市舶司的开设,还有国营性质企业的构建,运营。
这些才会变得好办。
官府对于商业的影响是很大,这些人,这个时候敢和这些海商们相互勾连,上下其手。
那在今后,就未必不敢继续对新组建的国营企业动手。
既然这次前来了,又有这么好的契机,那便要好好的清理一番才是!
免得留下什么麻烦,今后还要再次动手。
朱棣决定毕其功于一役!
而朱棣也知道,最近这几天,他这边一直都只是针对众多海商们动手。
并没有牵扯到什么官吏。
在自己这种刻意的麻痹之下,到了此时,已经有很多原本心里面惶惶不安的当地官吏,逐渐变得淡然起来了。
觉得这一次的事儿,就这般过去了。
自己不会拿他们怎么样。
但……这又怎么可能?
他们高兴的太早了!
现在,就轮到自己给他们送去一个大惊喜了!
想来在被自己的这里派遣的人手,突然拿下的时候。
他们中间的一些人心情,会特别的好!
如此想着,朱棣这边很快便喊了人手,出声吩咐……
随着朱棣的一道道命令下达,很快便有诸多如狼似虎的甲士,开始行动起来。
动荡了几天,刚刚有所平复的苏州,再一次变得惶惶不安,发生了大地震。
而且,是比之前针对众多海商动手时,还要更加严重的大地震。
……
李有田的心情,分外忐忑。
短短几天的时间,他整个人便已经瘦了将近十斤。
人也显得特别的憔悴。
原本他身形富态,再加上吃的好,穿的暖,会养生,一点都不显老。
六十岁的人,看起来和五十岁差不多。
可现在这个时候的他,看起来了竟然像是有七十岁那般大了。
若有熟悉他的人,见到这个时候的李有田,必然会被震惊到。
甚至于都不太敢认。
作为松江府海商中的头面人物,在这一次朱棣的抓捕行动里,他当然没有幸免的道理
和暗中操控苏州这边的民变,警觉性特别高的李三石相比。
他这边的警觉,没有那般高。
李三石是得知消息不妙后,立刻而出逃。
被早已盯上多日的锦衣卫,给拿下的。
而他则不同。
在前去对付海商的兵马,入了松江府,破开他家宅院之时。
他人还在和友人喝茶。
显得轻松自然。
毕竟他这边从一开始,就没有准备好好的闹上一场。
也只是让一些织工等人游行,仅此而已。
他是个老成持重的,知道什么事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
上一篇:大汉:陇西李氏,打造超级家族
下一篇:三国:十倍速度,貂蝉说我太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