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现代归来的朱元璋 第279章

作者:墨守白

  只是说让廖星开口说话,并没有说让廖星上前来说话。

  这里面的意义,可就有着不同。

  让廖星上前说话,还是危险的。

  内穿软甲,外套衮龙袍的朱棣,这个时候前面并没有让什么人,持着盾牌进行保护。

  廖星上前回话,他这边要是再让一些将士持盾护卫,或者自己往后面退。

  那就显得不太好看了。

  且让廖星上前,这人也可能会觉得,是自己这边有意赚他。

  对他不利。

  未必肯上前。

  所以,还是就这般远远的搭话比较好。

  “殿下方才所言,市舶司开设之后,税收到十税六,这些商户们仍有利可图。

  比寻常商人赚的还要多,此言可否为真?”

  朱棣扬声道:“自然为真。

  海外经商乃至暴利,不少行当,二十倍利润都不止。

  不然这些通过走私的人,怎么能一个个吃得脑满肠肥?

  我父皇设立市舶司,是要把对外贸易规范化,官方化。

  是要严厉打击走私,同时也是要稳定秩序。

  并给我大明寻来一份稳定的税收来源。

  这种情况下,自然不可能涸泽而渔,杀鸡取卵。

  十税六,猛的看起来很高。

  可相对于海外的利润而言,并没有想象中的那般高。

  留下的利润,足够他们赚的了。

  朝廷制定这等国策,又岂能不进行多方的研究?

  市舶司这事,关系着国家的税收,也关系着众多寻常百姓的生计。

  那是绝对不敢乱来。

  况且,也不是说所有的商品都会十税六。

  而是会根据商品货物的不同,进行一定的调整。

  有些都能免税。

  比如从海外运粮食入大明,便可不交税。

  甚至于还能抵一定的税。

  这些,朝廷早有公文。

  还在报纸之上专门进行了刊登。

  至于说什么朝廷开设市舶司,会导致海商无利可图,甚至于亏钱,所以就关闭作坊。

  这些都是流言。

  是这些别有用心之人故意说出来,鼓动人心,激起民变。

  从而好把你们众人当刀使。

  让你们冲锋在前,为他们抵抗市舶司,抗税做事。

  你们在前面拼命,闹出了造反的事。

  他们在后面坐享其成。”

  听到朱棣的话,这被围拢起来的众多织公等人,一时间议论纷纷。

  发出一阵的嗡嗡声。

  这事是他们很多人,在此之前所不知道的。

  再加上朱棣为皇帝的亲儿子,又直接带领这么多大军,把他们给围拢起来。

  所以,倒也能令不少人,心平气和的好好听朱棣说话。

  事实上到了此时,这众多的织公等很多的匠人,很多都已经后悔了。

  他们很多人,只是因为没了进项,想要找朝廷讨一个说法。

  好解决困境。

  怎么就走到了杀官造反这条路上去?

  如今燕王当面,又有众多如狼似虎甲士围拢。

  上了头后,脑子清醒的人就变得更多了。

  甚至于此时,就连在人群当中,一些惯会舞动人心的人,这个时候也都不再出声。

  除了燕王当面,大军围拢,他们这边已经闹不出什么声势之外。

  还有一个原因,是在他们这里汇集百姓,杀死官吏之后。

  就有不少人悄然之间脱离了队伍。

  不知道跑到了何处,销声匿迹了。

  这个时候,留在这里的,除了廖星等少数一些人外。

  绝大部分,都是真正意义上的织工等人。

  稍等片刻后,廖星呼喊道:“安静”

  待到场面安静下来不少后,他声音再度响起。

  “那不知燕王殿下,准备如何处置这众百姓?”

  “众百姓多为黑心海商所蒙蔽欺骗,故意引导,致使他们对抗官府。

  他们是无辜的。

  是被人给利用了。

  自然而然不会追究。”

  听到朱棣的话,很多惶惶不安的百姓,松了一口气。

  有些人甚至于,都忍不住流出泪来。

  杀官造反,又被更多甲士所围拢,他们中的很多人,那是真的后悔,也真的怕了。

  他们只是想找条活路,真没想造反。

  这时候朱棣所说的的话,对于他们而言,那无疑是天籁之音。

  “但是,你,还有你们当中的那些居心叵测,故意煽动民乱的人,却不可饶恕。

  只有死路一条!”

  在这种事情上,朱棣也很坦诚。

  没有、也不屑于进行隐瞒。

  也不怕这廖星等人,继续想要裹挟百姓,谋求他们的活路。

  若是连这点事都处置不了,那他这趟可就真白来了。

  不如在家里多陪陪妙云。

  “那不知殿下,又该怎么给这些百姓的活路?”

  这话一出口,很多百姓都纷纷竖起了耳朵。

  这才是他们最为关心的事儿。

  他们这一次为什么会被人鼓动起来,会闹出这种事情来?

  就是因为没了进项,又看不到希望。

  而这一次官府这边,若只是饶恕他们的罪过,没有办法解决他们的生路问题。

  那很多事,还是等于没解决。

  朱棣道:“会让作坊开工。

  让他们继续做工,赚取钱财。

  前面一个月,工钱可以日结。

  一个月后,再如同之前的那般,进行月结。”

  很多百姓,顿时变得把欢欣鼓舞起来。

  只要能开工,对他们而言就是一件再好不过的大好事。

  更何况,燕王殿下所说的前一个月,工钱可以日结。

  这可当真是解了他们的燃眉之急。

  现在,很多人手里都没什么钱财。

  工钱日结的话,干一天就能拿一天钱。

  有钱了,那眼下的诸多困难,都将会迎刃而解。

  燕王殿下可当真是一个好人。

  “这众多海商,开作坊的人,又岂能这般听话,说让他开工就开工?

  说让他日结就日结?

  之前,官府早就已经下了命令,市舶司副提举更是来回奔走。

  可这些人就是拖着不开工。

  最终造成了今日之事。

  现在,又岂能说让他们开工,他们就会开工?”

  廖星的声音继续响起,打消了不少百姓们的欢呼雀跃。

  朱棣看了看这个,在人群之中站着的廖星。

  暗自点点头,别的不说,这人倒是个心思缜密的,各方面都能考虑到。

  能问到点子上。

  当下边便开了口道:“这众多海商鼓动百姓谋反,十恶不赦。

  很多都已经服诛。

  剩下的,正在被将士们清算,满门抄斩。

  造反之人一应财产,尽数充公。

  而朝廷这边,在接下来将会迅速组织,把这些抄没的罪犯资产,加以利用起来。

  组成一个个,涉及不同行业的国家经营企业,进行经营。

  百姓进国企工作,工钱和之前也没什么不同。”

  听到朱棣的话,边上站着的郑士元,都不由的为之愣了愣。

  显然是没有想到,朱棣会说出这种话来。

  把这些犯罪之人的家产全部充公,由朝廷组建经营。

  这是他在此之前,所从未想到过的。

  大手笔!

  当真是大手笔!

  他有被皇帝的手段和气魄给惊到。

  从一开始的时候,他就知道这些海商的和皇帝对着干,肯定落不了一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