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红茶配可乐
“毕竟能统管一方的帅才,可是难得!”
“而陆抗又是何许人也?”
“能在那么劣势的局面下,和善于攻心的羊祜抗衡,甚至还能取得西陵之战的大胜?”
然后刘备也不禁,对旁边一同观看天幕的刘禅说道:
“看到天幕上的这位羊祜了没有?”
“他直接指挥军事作战的能力可能并不算太出众。”
“但凭借着施行仁政以及严于自律的个人品德,成为了当时晋国和吴国两边所共同爱戴的人物。”
“而由于他施行了仁政,死的战争还没有打就快要结束了。”
“这也正是我所追求的战争思想。”
“广施仁义,天下自然归心。”
“阿斗,你的个人才能可能并不算出众,但是一定要保持好个人的品德,只要当一个有德之人,也能够率领一个国家走向振兴的。”
……
天幕继续。
在羊祜杜预之后,自然就是陆抗了。
【第四名:陆抗,统率91,武力63,智力87,政治85,魅力87,特技:精妙——击破敌方部队获得技巧点翻倍。】
【陆抗,字幼节,吴郡吴县人。】
【陆抗身处东吴后期,国势衰微之际,独自挑起保家卫国大梁,堪称东吴最后的柱石。】
【陆抗军事生涯的巅峰之作乃是西陵之战。】
【当时,西陵守将步阐叛吴降晋,陆抗迅速反应,亲率大军前往平叛。】
【面对西晋名将羊祜的援军,以及西陵城中坚固的防御工事。】
【陆抗在城外迅速筑起一道新的防御城墙。】
【将西晋援军与西陵城隔绝开来。】
【待五万晋军涌入缺口,从墙内灌注滚油并抛洒生石灰,蒸汽灼伤致使敌军丧失战力,《晋阳秋》记载“吴卒未损分毫,魏甲尽糜“。】
【然后无限预判晋军战略。】
【分兵击破各路晋军,成功收复西陵,重创西晋。】
【其打造江防体系绵延千里,在乐乡督造的要塞群配备可升降弩台,使得强势的晋朝不敢犯,晋军十年未敢渡江。】
【而陆抗与羊祜的“君子对决“也显名将风范。】
【陆抗患病时,羊祜遣人赠药,他毫不疑心当场煎服;】
【晋军收割吴境麦田,他严禁报复反而送还晋军失落的猎物。】
【使两国边境出现奇特的和平。】
【为弱势的东吴争取到了宝贵的安宁期。】
【可以说,正是陆抗继承他父亲陆逊的名将之风,硬生生的让东吴在蜀汉灭亡之后,还能单抗晋朝17年。】
【只可惜暴君孙皓烂泥扶不上墙,在陆抗死后没有坚定执行陆抗的防守策略。】
【否则也不至于被一波轻松拿下。】
第661章 蜀汉灭亡三人组!诸葛亮忧心忡忡!
在三国相关的作品中。
羊祜、杜预、陆抗,通常都是被一起提起的。
在游戏中,这三人的数据差距倒是不大。
但针对这一跨国三人组,网友们也有各种看法。
《陆抗低了,吊打羊祜,结果统率就只高一点。》
《陆抗真是三国后期独一档的帅才。》
《感觉血色衣冠里的属性更合理,陆抗统率85、羊祜73、杜预79,这样的差距更符合他们的作战水平。》
《羊祜能力根本比不了陆抗,他没有任何战功,强行和陆抗双骄。》
《说过多少次了,参谋长也是军事家!》
《学会了羊祜的运营剩下的只需要F2-A就行了。》
《切!优势局谁不会?》
《优势翻车的还少了?能优势局对发育,找机会一波带走,也是一种能力。》
《陆抗的西陵之战确实难度极高,西晋三面来攻,陆抗就三万兵。而且各地将领陆抗也指挥不动。》
《西陵之战,可以看出羊祜根本没指挥实战能力,只有运营,无法微操。》
《而且步阐是顶级地头蛇,而孙皓那边人心尽丧。》
《陆抗军中的副将甚至还叛变了……》
而天幕外。
汉末。
孙权看到自己挖掘的陆抗,果然在自己去世后成为了吴国的栋梁。
也不禁有些得意。
“果然,虽然我的文韬武略可能略输曹贼。”
“但识人用人方面,还是我最强。”
“只是陆逊本身就很有才干了,是江东的栋梁,又是本地大族。”
“一个陆逊就值得警惕。”
“现在又来个陆抗。”
“父子二人皆为本地大族,江东柱石。”
“如何使用他们,很考验我敲打的功力啊。”
“至于步阐?这事不好办。”
“关键天幕还说孙皓是个昏君暴君?”
天幕也继续的播放。
出现了后三国的三杰。
和之前的羊祜、杜预、陆抗江东三人组一样。
最后的三人,则是围绕着蜀汉的灭亡三人组。
【第三名:钟会,统率 82,武力 51,智力 91,政治79,魅力66,特技:鬼谋——增加一区格可施展部队计略的范围。】
【钟会,字士季,出生于 225年,颍川郡长社人。】
【是魏极具影响力的大臣、军事家、文学家、玄学家和书法家,出身士族颍川钟氏,是太傅钟繇幼子、青州刺史钟毓幼弟。】
【他自幼聪慧,五岁时便被蒋济称赞“非常人也”,长大后博学多闻,精通玄学,与名士王弼并知名。】
【钟会早期是司马氏的重要幕僚,深受赏识。】
【毌丘俭作乱,他随司马师东征,主管机密;】
【诸葛诞谋反,他从司马昭征讨,出谋画策居多,以心理战瓦解诸葛诞与东吴联军,被司马昭誉为“吾之子房“。】
【公元 262年,他赞成司马昭灭蜀计划,被任为镇西将军,都督关中诸军事。】
【次年,他亲率大军攻破汉中,兵临剑阁,与姜维主力对峙。】
【加之邓艾分兵奇袭。】
【成功平定蜀地,姜维归降。】
【然而钟会忌妒邓艾抢先灭蜀之功,诬告其谋反,先以欲加之罪构陷邓艾。】
【后与姜维密谋,意图借蜀地割据自立。】
【但其政治智慧远逊军事才能,掌权后苛待魏军旧部,最终被部将散布“钟会欲坑杀北兵“的谣言引发兵变。】
【钟会被乱兵所杀,年仅四十岁。】
【这位擅长出谋划策,统帅魏军攻蜀,轻松攻破汉中的天才,以“手握三十万大军而亡于八百亲兵“的荒诞结局。】
【印证了陈寿“心大志迂“的精准评价。】
【第二名:姜维,统率 90,武力 89,智力 90,政治 67,魅力 80,特技:反计——若识破对手计略,可对其施展同样的计略。】
【姜维,字伯约,天水郡冀县人,三国后期蜀汉的顶梁柱。】
【起初,姜维在魏国天水郡太守马遵麾下当中郎将。】
【228年诸葛亮首次北伐时,姜维遭太守马遵猜忌,被迫降蜀。】
【诸葛亮对姜维极为赏识,赞其“敏于军事,深解兵意“,亲授兵法舆图,成为唯一完整继承诸葛战略体系的传人。】
【诸葛亮去世后,姜维扛起北伐大旗,先后十一次北伐曹魏。】
【姜维善用奇正相生、虚实结合的战术,在兵力、资源都不占优的情况下,多次给魏军制造麻烦。】
【洮西之战中,切断魏军补给,大破王经所部,杀敌数万。】
【但长期征战,让蜀汉国力损耗巨大,加上朝廷内部黄皓等宦官弄权,国力日渐衰微。】
【姜维的北伐之路困难重重。】
【甚至不得不采纳郤正建议屯田沓中。】
【在防御策略上,姜维采取激进的手段。】
【废除汉中“诸围守备“的御敌国门之外策略。】
【改为“敛兵聚谷“的激进全歼策略。】
【将主力收缩至汉、乐二城,诱敌深入后实施关门围歼。】
【此布局虽遭朝臣质疑,丢失汉中,却依然成功阻滞钟会大军于剑阁。】
【蜀汉景耀六年,魏国邓艾、钟会攻蜀,姜维在剑阁挡住钟会大军,却被邓艾偷渡阴平成功。】
【刘禅投降,姜维也只能奉命而降。】
【蜀亡之际,姜维密信刘禅“愿忍数日之辱“,假降钟会后实施三重计策:先离间邓艾钟会,再煽动魏将内斗,终策动成都兵变。】
【虽因消息泄露失败,但《华阳国志》称此计“使魏军自相屠戮,蜀人至今叹其智“。】
【钟会称其“以亡国之将,能撼中原“,后世裴松之更评“设使后主未降,或可再振巴蜀“。】
【文武双全的姜维,也用“一计害三贤“的绝唱。】
【终究是没有辱没大汉最后的大将军之威名!】
……
天幕播放到这里。
只要是看了天幕的古人。
都知道了第一名该是谁了。
此时正在筹备北伐准备工作的诸葛亮,也不免忧心忡忡。
倒不是为了蜀汉的灭亡而忧心。
毕竟天幕之前也已经讲述过蜀汉灭亡的事。
而是后三国十大名将。
十个里,蜀汉竟然只有一个姜维?
东吴那边都有诸葛恪、陆抗,再加上半个文鸯呢!
特别是那陆抗,仿佛真有陆逊遗风。
上一篇:操控祖宗,从东汉开始创不朽世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