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透历史:从世界大战开始 第644章

作者:红茶配可乐

  可以看到,

  德国此时的情况非常不利。

  南线的盟友意大利已经崩溃,德军和部分意军呈守势,只能撑住意大利北部的局势。

  西线被登陆,法国占领区危在旦夕。

  而东线苏联,数百万大军蓄势待发。

  即使是十分欣赏二战德军的霍去病,看到这令人绝望的战略地图。

  也只能叹息着说道:

  “大势已去,大势已去,此时的德军怕是已经回天乏术。”

  “接下来,恐怕又将是之前几次苏军大反攻的重演。”

  “虽然德军打得非常的漂亮,打出了军队的血性和风采,但是还是无力抵挡苏军多方面的全面进攻。”

  “最终只能在坚守一段时间后,选择撤退。”

  霍去病根据之前苏德双方交战的一贯风格进行了猜测。

  而同样跟霍去病一起,正在观看天幕的汉武帝刘彻。

  想法则要更加的直接。

  “恐怕这一次,没有那么简单了。”

  “经过几年的战争,和连续多场战役的失败。”

  “德军恐怕已经到达了他们的临界点。”

  “此时苏军又发起一次大规模的进攻,再加上西边盟军也在进攻,德军左右不能兼顾。”

  “全线崩溃都是有可能的。”

第625章 罗科索夫斯基:全歼中央集团军群!

  刘彻负手而立,就站在大厅的地图前。

  看着地图。

  也看着天幕。

  刘彻缓缓的分析说道:

  “在这里,朕做一个大胆的猜测。”

  “那就是面对苏军的新一轮攻势,德军将完全无法抵挡。”

  “将会陷入一个总崩溃的状态。”

  刘彻其实也没有完全的推断把握。

  毕竟刘彻虽然具有很强的战略眼光,但他毕竟不是现代人,无法掌握许多二战的详细信息。

  只是刘彻有这样的一个预感。

  很显然刘彻说的话霍去病并不爱听。

  当然霍去病,也就不会当面反驳就是了。

  只是霍去病依然默默的说:

  “接下来就看这一场战役,德军是如何用少量兵力消灭数倍的苏军,最后被活活的淹死了。”

  其实历代古人现在主流的看法,跟霍去病是相同的。

  大家都觉得之前的连战连败的德军,现在更是日薄西山,恐怕很难挡住苏军的新一轮攻势。

  只是考虑到之前出的双方交战,动辄一比五,甚至一比十的交换比。

  可以预见的是这新一轮的战役,

  苏军又将付出极其惨重的代价。

  而德军也将在杀伤数倍的苏军之后,损失一部分人马,剩余的则将防线进一步的回撤。

  而天幕也在继续播放。

  【与此同时,德意志第三帝国还在负嵎顽抗。】

  【在东线战场上,德军开始收缩兵力。】

  【北方集团军群从列宁格勒撤退,结束了对这座城市长达900天的围困。】

  【南方集团军也离开了克里米亚。】

  【但是中央集团军群负责的白俄罗斯依然坚守。】

  【德军正在前沿构筑所谓的白俄罗斯阳台。】

  【德军认为,白俄罗斯阳台是坚不可摧的。】

  【之前苏军在冬季的两次突袭也都以失败告终,进一步的证明了中央集团军群的防御坚不可摧。】

  【只是德军需要决定,自己防守的主要方向到底在哪里。】

  【根据之前的第聂伯河会战。】

  【德军认为苏军会把主要的进攻方向放在南线战场,所以德军的精锐机械化主力部队,也同样布置在乌克兰南线。】

  【这就导致白俄罗斯地区力量遭到了削弱。】

  【德军的5000辆坦克中只有不到600辆部署在白俄罗斯。】

  【有七个战斗机军团部署在乌克兰,白俄罗斯只有两个。】

  【在看到德军的战略部署之后,苏军决心在白俄罗斯发动进攻,攻击德军的薄弱之处。】

  【就在白俄罗斯的茂密丛林里,苏军曾经遭受过了最大规模的惨败。】

  【现在苏军决心复仇。】

  【行动代号巴格拉季昂。】

  【苏军的计划,是围攻白俄罗斯阳台前方两座城市的德军。】

  【并且向白俄罗斯首府明斯克进发,切断德军军团的退路。】

  【一举击垮德军中央集团军群。】

  配合天幕的讲述,地图上还出现了代表苏德双方军事力量的箭头和线条。

  可以看到。

  根据计划,苏军先左右开弓,拿下两座桥头堡城市。

  随后便向纵深突进,一举吃掉整个白俄罗斯阳台。

  击溃,甚至全歼德军绝对主力中央集团军群。

  看到苏联统帅部制定的大手笔作战计划,

  同样擅长大兵团作战的白起看乐了。

  “不仅要击败德军,甚至要全歼德军的中央集团军群?”

  “要是我没有记错的话,德军的中央集团军群兵力恐怕有100多万甚至200万人吧。”

  “突然就感觉,我在长平消灭的40多万赵军,也不算多了。”

  “但这……这计划虽然我很欣赏,但真的能做到?”

  “中央集团军群,即使经过几年的消耗战,整体实力有所减弱。”

  “但绝对也是重兵集团中的重兵集团。”

  “而苏军想要消灭德军一两百万人?”

  “以苏军的实力怕不是要付出500万人以上的伤亡代价,这也不可能承受得起啊。”

  在内心里,白起并不看好苏军的这一次行动。

  或者说白起认为苏军的行动很有可能成功,

  能赢下土地,但不太可能消灭太多的德军。

  考虑到双方军队战斗力的差距如此庞大,恐怕苏军顶天能够歼灭个二三十万德军。

  就已经称得上是顶级的大胜了。

  “好大的手笔呀,斯大林。”

  “可以看得出来你的胃口很大。”

  “但是就让我看看。苏军表现出的实力能不能配得上你的胃口吧?”

  天幕。

  【在此之前,苏联红军从未开展过如此大规模的行动。】

  【而如此巨大的计划。】

  【也需要一个备选的解决方案。】

  【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的指挥官罗科索夫斯基提议,苏军同时发动两个方向的进攻。】

  【与常规的苏军进攻不同。】

  【这一次罗科索夫斯基提议,两个方向全面进攻,不分主攻和从攻。】

  【给予敌军充分的压力。】

  【罗科索夫斯基,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及俄罗斯内战时期的英雄,素来胆识过人。】

  【在30年代他负责指挥一个骑兵军团,于1937年被逮捕,1940年释放后官复原职。】

  【随后他指挥的兵力越来越大。】

  【从一个军团开始变成一个集团军。】

  【1942年开始,他开始担任方面军司令。】

  【罗科索夫斯基提议的,同时两条路线进攻的方案颇受争议,收益和风险都很大。】

  【他不由得反复解释,且被多次单独问话。】

  【然而罗科索夫斯基,始终一直坚定自己的方案。】

  【最后由斯大林拍板,表示:“方面军司令员同志的坚持,表明这次进攻的组织部署,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而这,是我们取得胜利的坚强保障。”】

  【计划确定。】

  【此时的德国中央集团军群下辖4个集团军。】

  【总兵力有100万人,这正是罗科索夫斯基的进攻目标。】

  【为了击败这100万兵力的强大德军,苏军执行了严格的保密工作要求。】

  【军队的行军只能在夜间进行。】

  【车辆行进途中不开车灯,只是在路边设置白色标记作为引路。】

  【货车尾部涂装成白色。】

  【所有车辆一律严禁超车。】

  【行军的时间为晚上10点到凌晨4点,早晨第一缕阳光出现之后,军队就需要停止行动隐蔽下来。】

  【只有持有特殊通行证的车辆才能够在白天行动,而这种车辆一个集团军甚至不到100辆。】

  【同时苏军的侦察机也会在上空盘旋。】

  【并且侦察下方的大部队。】

  【如果连苏军的侦察机都能发现下方苏军的动向的话,那就会立即联系下方的军队指挥官。】

  【要求他们采取更加严密的保密措施。】

  【前线的行动计划,则由前线的指挥官亲自手绘,直接报告给最高统帅部。】

  【士兵们,也在学习游泳沼泽中行军,以及在丛林里辨别方向。】

  【而后方,苏军准备了5个批次的运输弹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