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透历史:从世界大战开始 第583章

作者:红茶配可乐

  “诸位爱卿,你们说,是否可以派出20万农夫前往湖北白鸭山,在那里就地开凿。”

  “为朕修建一座白色的花岗岩宫殿?”

  “这样不需要把花岗岩切下来运走。”

  “不怎么消耗民力。”

  “算是朕体谅民情。”

  “然后也可以修建一座气派的行宫,了却朕的一大心愿。”

  “要是连堂堂的大隋王朝,都没有一座花岗岩行宫的话。”

  “那后世的其他皇帝们,岂不是把我大隋天子给看扁了?”

第561章 筷子浮起人头落地!老朱:这贪官九族疑似太多了

  ……

  当然,关于天幕上的花岗岩,古人们在惊叹的同时,

  也疑惑着。

  想要知道花岗岩到底是怎么形成的?

  好在这段天幕视频的最后一小段,也简单的讲了一下花岗岩的形成原因。

  【地表之下的岩浆,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中缓慢的冷却结晶,形成了结构致密均匀的岩石。】

  【而这就是花岗岩。】

  虽然天幕只是用一句话,进行了非常简单的科普。

  但也让古人们知道了,原来花岗岩就是岩浆干了之后形成的。

  ……

  新的一天,新的天幕也出现了。

  【筷子浮起,人头落地!】

  【天下粮仓名场面!】

  画面里出现了一群面黄肌瘦,衣衫褴褛的灾民。

  对于古人们来说,看到灾民凄惨的场景,那实在是太司空见惯了。

  这些一看,就知道是处于饿死边缘的灾民。

  不需要台词,只需要拍摄他们的样子,就足以震撼人心!

  这一幕对于现代的大导演们来说,可能不太好拍。

  即使尽力发挥想象,拍摄灾民的剧情也很可能拍成衣裳干净整齐,一个个白白胖胖的样子。

  好在这部叫天下粮仓的剧,对灾民们拍的很真实。

  只见天幕上。

  一个穿着清朝服饰的官员,被标注为刘统勋刘大人。

  他满脸痛心的行走在赈灾的粥厂里。

  看着周围那些哀嚎的饥饿的灾民。

  看着他们排队半天,才打到的一碗跟清水差不多的所谓稀粥。

  刘大人又走到正在施粥的棚子里。

  看到粥厂的士兵们,从清汤寡水的大锅里舀出一碗不知道该叫水,还是该叫粥的赈灾粥。

  放到一个小男孩的碗里。

  小男孩得到了一碗粥,兴高采烈的捧着粥朝后方跑去,一边跑还一边喊着:

  【“奶奶,奶奶!粥来了!”】

  可当小男孩端着粥,跑到他奶奶身边的时候。

  粥就端在她的嘴边,

  却闭紧眼睛和嘴巴。

  怎么也喂不进去。

  大人都能看出,这个灾民老奶奶,是早已经活活的饿断了气。

  【“奶奶,奶奶,你怎么不吃啊?”】

  小男孩还十分孝顺的,从碗里捞出仅有的几粒米,往奶奶的嘴里硬塞,但始终塞不进去。

  刘统勋带着十分沉痛的心情说道:

  【“孩子,你的奶奶已经死了。”】

  其实天幕上,电视剧里的小男孩他已经有好几岁了。

  也已经懂得一些生死观念了。

  现在听到穿着顶戴花翎的大人,说他奶奶已经死了。

  小男孩也是抹起了眼泪。

  刘统勋叹息一口气眉头紧锁。

  【“看来灾民们所说的,粥厂克扣赈灾粮食的事,完全属实。”】

  【“粥厂把总来了没有!”】

  一个穿着陈旧去官服,十分消瘦的男人应声而来。

  他被标注为粥厂把总沈石。

  只见带着讨好的笑容过来请安。

  沈石:【“下官沈石,给刘大人请……”】

  刘统勋目光严厉,厉声喝道:【“住口!我问你拨下来的赈灾粮食在哪里?”】

  【“都在仓库里呢,下官派了八个弟兄守着。”】

  【“我问的是!粥厂的粮食在哪里!”】

  【“回刘大人,每日运送到粥厂来的赈灾粮都已经煮在了锅里。”】

  刘大人看了看沈石的表情。

  又看了看稀稀拉拉的大锅。

  根本不相信他说的话!

  刘大人走到一旁,从灾民的手中借过一把筷子,狠狠的瞪了沈石一眼,用力的把手中的筷子插进锅里。

  【“沈石你给我站到锅边,睁大你的眼睛给我看好!”】

  只见扔进锅里的筷子在稀拉拉的大锅里很快的就浮了起来。

  刘统勋:【“哼!户部的衙门司官,有没有告诉过你粥厂的法章?”】

  此时镜头给向了站在一旁的沈石。

  他的表情变得非常难看,又突然有一种大彻大悟的感觉。

  仿佛已经明白了一切。

  他有些艰难的说道:

  【“知道,朝廷所施赈灾粥,必须厚可插筷。”】

  刘大人听了沈石的话,忿怒的开始在大锅里搅动起来。

  一边搅着清汤寡水,一边愤怒的指责。

  【“这也叫粥吗!别说是插得住筷子,就是想从里面捞几颗米都做不到!”】

  【“就这么一锅稀汤寡水的东西,你让饿的站都站不住的灾民们吃!”】

  【“这还算得上是救命的粥吗?”】

  【“这还算得上是皇恩浩荡吗?”】

  【“你这还算得上是施粥父母官吗?”】

  刘统勋刘大人发出灵魂三问。

  振聋发聩的表演,堪称电视剧的经典演出。

  也震动了天幕外的古人们。

  古人们观看天幕,看到这里,也基本上知道发生了什么。

  秦朝。

  嬴政一声冷哼。

  “看来后世这个清朝,他们在救济灾民的时候政策是好的。”

  “只不过这个叫做沈石的狗官,贪赃枉法,把灾民的救命粮都给吞了!”

  “这种东西,真是狗官中的狗官。”

  “要是让朕看到了?”

  “呵呵,直接车裂!”

  汉朝。

  汉武帝刘彻看到粥厂里的清汤寡水,也是无语了。

  作为一个颇为精通政治的君王。

  刘彻自然知道,有的情况很难避免。

  别说后世的大清了,就算是自己统治下的大汉,遇到灾荒的时候,也不一定能够保证所有的朝廷赈灾款项和粮食,都能够如数的拨到灾民的手中。

  但是明明朝廷有明文规定。

  给灾民的粥至少要可以插住筷子。

  结果这些负责赈灾的官员,明目张胆的用跟洗锅水差不多粥来敷衍了事!

  这稀粥,能活活的把人饿死!

  真是猖狂到了极点。

  “呵呵,不知道是这个沈把总,他是胆子大还是后世的大清就是这么的腐败?”

  “连关系到无数平民百姓的救命粮,都如此过分的克扣去!”

  “也真是活的不耐烦了。”

  晋朝。

  司马衷他不懂什么贪腐。

  但是他看天幕上那些饥饿的灾民们,一个个饿的皮包骨头的样子。

  看到天幕上那个小男孩,捧着一碗清水粥,在那里喂自己已经被活活饿死的奶奶。

  也是忍不住为他们感到深深的同情。

  同时,司马衷也疑惑的说道:

  “看得出来,这些赈灾的粥厂根本就没有放足够的米,那煮的自然是稀粥啊,对不对?”

  见旁边的贾南风点头,

  司马衷又疑惑的问道:

  “既然稀粥没有米,导致筷子擦不起来。”

  “那煮干饭不就好了吗?”

  “干饭肯定可以让筷子插起来的。”

  而在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