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透历史:从世界大战开始 第421章

作者:红茶配可乐

  “一群文武大员,在大庭广众之下对着皇帝陛下张牙舞爪。”

  “成何体统!”

  “就不能和那个皇帝好好的商量一下?”

  “让皇帝,心甘情愿地放弃权力,行禅让之事。”

  “然后给他封一个王,好加善待。”

  “这样岂不美哉?”

  如果说其他时代的帝王们,

  看到天幕上的这一幕,还只是要么愤怒,要么不屑。

  要么嘲讽的话。

  而在宋朝。

  赵匡胤看了,是十分的不满!

  因为赵匡胤看得出来,

  这些人穿着的服装,是有一些大宋这一时期的风格!

  也就是说,天幕上这些威胁皇帝的叛逆之辈。

  有可能就是大宋的人!

  这是戏说,还是根据真实历史改编?

  难道是自己去世之后,

  后面的皇帝懦弱无能。

  结果被权臣们架空了。

  “哼,到底是怎么回事?”

  “难道大宋王朝后代的皇帝们,又变成像唐朝时期那样的傀儡皇帝了吗。”

  “右边的那些大臣,难道都是军阀?”

  “怎么还有女军阀?”

  一时之间,赵匡胤胡思乱想。

  生怕自己的大宋,又变成一个武夫当道,只知道打打杀杀,天天没事就造反的王朝?

  赵匡胤,只能期待着天幕上这一幕,并不是发生在大宋。

  而只是后世的那些王朝,

  继承了大宋的衣冠服饰风格。

  而在赵匡胤,有些愤怒又有些忐忑的心情中。

  天幕继续播放。

  【昏君不能分辨忠奸,竟然下令将刚正不阿的开封府尹包拯斩首。】

  【为了保住大宋江山。】

  【为了挽救忠臣的性命。】

  【继承了先帝遗志,手持御赐兵器的五位战斗人员出动了!】

  【四大天王和佘老太君组成的打龙战队。】

  【他们分别是。】

  画面镜头,给到了右边的四大天王和佘老太君。

  并且一一开始介绍。

  【刺客。】

  【先王御赐黄金戬,匡扶宋室保万民。】

  【上梁不正打昏君,奸邪当道歼佞臣!】

  【先手。】

  【先王御赐蟠龙棒,临危授命记心间。】

  【忠心护宋昭日月,棒下不容有群奸!】

  【控制】

  【先王御赐打王鞭,当年撑住半边天。】

  【百万军中曾护主,确保宋室千万年。】

  【肉盾。】

  【先王赐我紫金锤,五紫千金百炼成,倘若君王误朝政,千钧之下不容情。】

  【中单法师。】

  【皇上请看,这龙头拐杖,也是太祖皇帝所赐,也可用作打虐杀臣民的昏君!】

  【五人齐声:请皇上定夺!】

  ……

  在打龙战队纷纷亮出兵器之后,

  昏君的脸,从白变成了黑,从黑变成了青。

  脸上充满了惊恐和无奈,

  最后只能结结巴巴的说道:

  【你们……朕这就赦免包拯的死罪。】

  ……

  古代的帝王们,看到这一幕。

  无论是抱着看戏的心态,还是照镜子的心态。

  总之都不是很爽。

  那些总揽天下大权的强势帝王们。

  自然不愿意看到手下的臣子、功勋。

  竟然拥有威胁皇帝的实力。

  而那些没什么权力,正在被权臣威胁。

  甚至完全就是一个傀儡的皇帝。

  更是在照镜子一般。

  看到皇帝在大臣面前害怕,就觉得烦!

  只有同样不直接管理朝政,但却并不觉得自己是傀儡的刘禅。

  看着是乐呵呵的说道:

  “看来天幕上的这个皇帝,他在当太子期间的表现一定让他的父皇很不放心。”

  “被认为是一个扶不起的阿斗。”

  “所以专门配备了,一些忠心耿耿的辅政老臣。”

  “当年先帝白帝城托孤,给朕配备的也只是相父。”

  “最多再加一个李严。”

  “后世的这位大宋皇帝,他是谁啊?”

  “他得有多不让人省心,以至于先帝给他直接配了5个相父啊?”

第386章 先皇御赐黄金斧!只是之前就用了

  想到后世那位宋朝皇帝的5位相父。

  刘禅惊讶的说道,表情也有一点幸灾乐祸。

  “不过这样也好。”

  “天幕上说,那等待被斩首的包拯是一位忠臣。”

  “如果因为皇帝昏庸,听信奸佞小人之言,就把忠臣给杀了,那可就是国家的大损失了。”

  ……

  宋朝。

  赵匡胤看了,更是十分的无语。

  这到底啥情况啊?

  到底是多昏庸的大宋皇帝,需要配备整整5个摄政王。

  组成一个打王战队来辅佐他?

  这怕不是一般的昏君了。

  是历史留名的昏君了。

  看到后世的大宋,由昏君继承皇位。

  让赵匡胤很不爽。

  但是赵匡胤,同样也对堂堂的皇帝竟然权威如此低下。

  也十分的不爽!

  可谓是一根筋两头堵。

  关键是赵匡胤还不好发火!

  毕竟天幕上说了,是昏君皇帝听信奸佞小人之言。

  要把忠臣给斩首!

  在这种情况下,

  有一些忠心耿耿,保护大宋江山的老臣,愿意站出来,

  这是一件好事啊!

  别说赵匡胤,本身是一位能力很不错,也很懂治国之术,有魅力的皇帝。

  算得上是一位明君。

  就算是那些昏君、暴君。

  最起码也得表面上说,希望有人能指出自己的过失。

  希望有人,能在皇帝做的不对的时候勇敢的站出来。

  像这种,在皇帝犯错的时候敢于站出来,阻止皇帝进一步犯错的,忠心耿耿的老臣。

  是历代帝王们,所追求的宝贵财富。

  最起码是表面上所追求的。

  赵匡胤进退失据,

  只能有些阴阳的说道:

  “该打!朕的后代们如果真的是昏君,就该打!”

  “朕或许,真的该御赐一些法器给忠臣们留下。”

  “以在必要的时候匡扶社稷。”

  ……

  明朝。

  朱元璋,更是面色阴沉的看着天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