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透历史:从世界大战开始 第317章

作者:红茶配可乐

  【一战,就可以拿下整个咸阳以西的地盘!】

  【五千精兵,十天拿下长安,二十天拿下整个长安以西的!】

  【这个计划,听上去非常的诱人。】

  【而这个由魏延提出的计划,也正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子午谷奇谋。】

  【在后世,特别是现代的互联网上。】

  【也经常有人觉得,子午谷奇谋非常的精彩,非常的大胆,一旦成功,堪称一次军事奇迹。】

  【同时也觉得,是诸葛亮用兵过于谨慎,才导致子午谷奇谋未能被执行。】

  天幕外。

  此时还在荆州练兵的魏延,看到自己追随刘备之后,官位做到了凉州刺史。

  是有些惊喜。

  虽然那凉州刺史是虚职,但级别可不低了。

  同时,诸葛亮北伐带着自己,和自己商量。

  说明诸葛亮也很器重自己。

  看到这里的魏延,觉得也不枉自己率全部部曲投奔刘备,总算是没跟错人。

  魏延只觉得自己动力更足。

  打算争取再练更多的部曲,在接下来的益州战略中,争取出大力!

  但马上,魏延又看到了自己的子午谷奇谋,没有被诸葛亮采纳。

  魏延皱着眉头说道:

  “虽然我还没怎么研究过汉中、关中的局势。”

  “但五千精兵进攻长安,以小博大,这完全值得一试啊。”

  “这诸葛军师是怎么搞的,是不是只擅长出谋划策,打仗不太行啊?”

  而此时,在公安港内的诸葛亮。

  看到后来魏延,所提出的子午谷奇谋陷入了思考。

  从天幕的口吻来说,当时作为一军主帅的自己。

  应该是没有接纳魏延子午谷奇谋的提议。

  那么自己为什么没有接受呢?

  诸葛亮在整体的分析和思考。

  虽然诸葛亮和刚入伙不久的魏延,接触不算太多。

  但在有限的接触中,诸葛亮也能看出,魏延的军事才能很出色。

  他提出走子午谷袭击长安,绝对不是看地图画了路,觉得近所以想走。

  而是应该进行过前期的调查。

  但这条子午谷的路,真的能走吗?

  ……

  秦朝。

  嬴政看了魏延的子午谷奇谋,只觉得不屑一顾。

  “呵呵,那长安也就是咸阳。”

  “仅凭五千精兵就想拿下长安,是不是太异想天开了?”

  “这么大的一座城市,你没有三万人连进攻的资格都没有!”

  “就算按魏延所说,镇守长安的夏侯懋是一个纯粹的废物,连在城内坚守的勇气都没有,直接就逃了。”

  “但是那魏延,真的知道子午谷是一条什么样的路吗?”

  “那条路可不好走!”

  “真要让魏延,率领军队进了子午谷。”

  “曹魏方面,只需要一支部队守在山谷的出口,就能让魏延出不来。”

  “而且朕看地图,那子午谷的出发点虽然控制在蜀汉手中,但附近不远处的上庸地区,可就控制在魏国的手中!”

  “到时候魏国从上庸,再派一支军队,把退路一堵!”

  “那魏延的5000精兵,可就全部在山里困死了。”

  总之,首都位于咸阳的嬴政,对关中地区的主要进出口都是十分了解的。

  他是十分的,不看好子午谷奇谋。

  汉朝。

  霍去病看到魏延提出的作战计划,倒是眼前一亮。

  “从地图上可以看得出来。”

  “这曹魏的实力,相比蜀汉至少强大五倍以上!”

  “甚至可能强大十倍!”

  “这样悬殊的实力对比,如果不能够出奇招的话,恐怕是赢不了的。”

  “如果按照魏延的方案,一举拿下长安,随后鲸吞整个关中地区。”

  “这样就形成了当年强秦,以及太祖的态势。”

  “本来弱小的蜀汉,也就能够在战略上,取得优势地位了。”

  “不得不说,魏延的子午谷奇谋,值得尝试。”

  霍去病很显然,很欣赏魏延的激进作战计划。

  但一旁的卫青却摇了摇头。

  “去病啊,当年你刚出道的时候。”

  “我也只舍得给你八百人马让伱去侦查,让你去冒险。”

  “而那蜀汉政权的实力,比我们目前的巅峰大汉肯定要弱的多。”

  “对于大汉来说,五千精兵损失了都得肉痛。”

  “而弱小的蜀汉,恐怕是更难以承受五千精兵的损失。”

  “让他们这样的国家,损失几个五千人。”

  “估计也就不用过日子了。”

  ……

  明朝。

  崇祯皇帝看到魏延的子午谷奇谋。

  也是不屑一顾的。

  “幸亏诸葛武侯,他没有采用子午谷奇谋。”

  “否则的话怕是一世英名都要毁掉了。”

  “想当年那闯贼头目高迎祥,横行一时,何等嚣张?”

  “结果走了子午谷,全军覆没。“”

  “谁走这里,谁就是一个死!”

第293章 姜维的命运齿轮;诸葛亮不如刘备的地方!

  天幕。

  【未能被执行的子午谷奇谋。】

  【一直以来,都引起了许多人的遐想。】

  【那么这个计划的执行成功率大吗?】

  【我们来看一看地图。】

  【通过历史资料可以验证,子午谷的南端在安阳,也就是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

  【魏延提出这个计划的时候,这里实际上是被魏国所占领的。】

  【就算后来这片区域,一度被汉军所占领。】

  【但也要看到,安阳距离曹魏魏兴郡的治所,直线距离只有八十公里。】

  【从这里偷袭长安的话。】

  【很有可能,会被魏兴郡的魏国守军所察觉。】

  【甚至可能直接出兵截断安阳!】

  【这样一来,魏延的北伐大军,可就会陷入万劫不复的地步】

  【如果不能保证,魏兴郡方向的安全的话。】

  【那子午谷奇谋的风险,的确太高了。】

  【虽然蜀汉在北伐的时候,曾经一度策反了镇守上庸的孟达。】

  【但是又被司马懿以雷霆速度闪电镇压。】

  【从那个时候开始,魏国就一直加强了魏兴郡方面的防范。】

  【可以说,想要不惊动魏国守军的情况下,从子午谷出发北伐。】

  【几乎是不可能的。】

  【从子午谷的出发点开始,就十分的危险。】

  【更别说就算成功走出子午谷,之后还会面临的诸多不确定因素。】

  【比如夏侯懋没有弃城而逃,而是据守长安怎么办?】

  【又比如,如果魏延没有能够,在长安周边就地取得足够的军粮,补给又怎么办。】

  【再比如,留给蜀汉的窗口期最多只有二十来天。】

  【在这二十天的时间里,没有能够拿下潼关,导致随后曹魏大军支援过来的时候,蜀汉方面无险可守又怎么办。】

  【无法掌控的因素实在太多!】

  【所以在诸葛亮看来,魏延的计划实在过于冒险,成功率太低。】

  【还不如按照一开始的计划,走大道平推。】

  【平取陇右!】

  【在一开始的隆中对中,诸葛亮的计划是,一支部队从荆州北伐,牵制曹魏的关东地区的主力。】

  【另一支部队,从益州出发直扑长安。】

  【但现在由于荆州的丢失,所以诸葛亮从益州北伐的路线也做了调整。】

  【不再直取长安。】

  【而是瞄准魏国统治薄弱的地带,也就是陇右地区。】

  【不再追求一战而定。】

  【而是更加平稳,更加稳妥的,一点一点获取战略优势。】

  【公元228年春季,蜀汉十万大军从汉中出发,兵分两路北伐!】

  【一支由赵云邓芝率领,作为疑兵,大张旗鼓走褒斜谷,扬言要进攻关中郿县,威胁长安。】

  【另一支则是真正的主力。】

  【由诸葛亮亲自率领,走阳平关,出祁山,目标是夺取陇右。】

  【从汉中北伐关中的道路,普遍比较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