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透历史:从世界大战开始 第102章

作者:红茶配可乐

  唐朝。

  王勃本来兴致勃勃的看着天幕,很想看看后世的课文是何等的华丽。

  但天幕给出的第一段课文。

  就完全没看出任何一点文笔,辞藻不能说是华丽。

  简直就是苍白!

  王勃有些疑惑的自言自语:“莫非后世的文学,和我大唐,甚至和大唐之前的古代,有如此之大的区别?”

  王勃周围的几个朋友,其中有人已经开始嘲笑起了后世的文学。

  但王勃觉得还不能如此的草率。

  毕竟现在只看了第一句。

  甚至没有完全看完一篇课文。

  虽然出现的文字,写作手法是苍白了一点,但还是再看看吧。

  不相信后世那么发达,文学却如此不堪的王勃。

  继续认真的看着天幕。

  ……

  天幕上。

  一个穿着长袍大褂的男子,望着窗外。

  【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一位老婆婆,带着讨好的笑容蹲在一位坐着的青年男子旁边。

  【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你去看看吧……】

  几个穿着军装的人,围坐在草地上煮着一锅汤,其中的年轻士兵端着一碗汤想要递给老兵。

  【小梁,别浪费东西了。我……我不行啦。】

  漫天的大雪中。

  一群士兵围着一个冻成冰雕的老兵。

  为首的一名军官,目光庄严的朝着冰雕老兵敬礼。

  而周围的普通士兵,纷纷低头垂泪。

  【听见了没有?警卫员!叫军需处长跑步过来!】

  【他就是军需处长……】

  长长的站台上,一个衰老的背影缓缓走着。

  【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一个男子戴着帽子,目光坚定。

  另一旁,一名女子闭上眼睛垂泪。

  【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

  一名男孩低着头,一旁的父亲目光严厉,仿佛在说着什么。

  【这些年来,我少年时代听到的这两种声音一直交织在我的耳际:“精彩极了”,“糟糕透了”……】

  夕阳下,一个戴着红色领巾的小男孩在狂奔。

  【有一天伱会长大,你也会像外祖母一样老,有一天你度过了你的所有时间,也会像外祖母永远不能回来了。】

  一个小女孩,站在院子里掩面而泣。

  【爸爸的花儿落了,我已不再是小孩子。】

  一个黝黑的老头,叼着烟斗坐在台阶上。

  【好久之后,父亲又像问自己又像是问我:这人怎么了?怎么了呢,父亲老了。】

  一个小男孩,在下雨的城镇里,看着远方。

  【多年以后,当面对行刑队,奥雷连诺上校将会想起父亲带他看冰块的那个下午。】

  ……

  天幕展示了一些经典的语文课文的句子,这些童年的回忆渐渐的苏醒,引起了大量观众的共鸣。

  他们纷纷写下自己关于课文的回忆,和那些小时候读不懂。

  但在长大了之后,渐渐的明白了课文中深意的感悟。

  《亲爱的爷爷康斯坦丁马卡里奇,这是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唯一能记住的一个俄文名字。》

  《小时候下课了,我去问语文老师,凡卡的爷爷是不是很快就会来接他了,但老师说他的爷爷不会来接凡卡的,我当时不知道为什么,哭的很伤心。》

  《直到长大了之后才知道,小时候的语文课本里全部都是刀子。》

  《金色的鱼钩!》

  《老王你还好吗?》

  《小时候课本的画风真的经典,简单好看!》

  《我是一名人到中年的网文作者,写了几千万字,但看到这小学课文的时候,眼泪还是忍不住哗哗的落下。》

  《或许这就是语文的魅力吧?》

  《听说小时候学的好多经典的课文已经被删去了,或许那些太苦涩的文字,已经不再适合现在的时代了吧?》

  《时间过得太快,以至于努力回忆,曾经都变成了一种奢望。》

  《语文真的需要沉淀,初中的时候我觉得许多课文有些矫情,有些过于造作,但现在才知道这些文字中蕴含着的力量。》

  天幕上观众们纷纷回忆起了自己对课文的记忆。

  和在年纪渐长后,对这些课文的新感悟。

  并且不断的发出原文,导致这一段视频很长很长很长。

  但古人们认真的观看着。

  特别是对文学有爱好的古人们,更是丝毫不敢错过一丝细节。

  眼睛都看酸了,都要认真的看着天幕。

  王勃的手里,笔在狂舞!

  不断的摘录下天幕上出现过的句子。

  一点一点的拼凑,将它们连接起来。

  竟然是硬生生的拼出了好几篇近乎完整的语文课文。

  还包括一些不太完整,但也能够看出主要框架的课文。

  此时天幕视频结束。

  王勃看着自己摘抄的课文,反复的朗读、品鉴。

  越读越觉得有意思!

  从一开始对后世的文学进行质疑。

  到现在,渐渐的悟出了后世文学的真谛。

  许久之后,

  因为摘抄文字而手臂酸软发痛的王勃,才缓缓的坐下。

  有些难以置信的说道:

  “一开始我以为,后世的文学其表现形式和我大唐不同。但可以确定的是,后世文学的辞藻功底远不如我大唐。”

  “但现在我知道了,我之前的想法是错误的。”

  “简单的文字,反而能够迸发出最强大的力量。”

  “我并不敢断定,大唐和后世的文学哪一个更加出色。”

  “但是后世的文学的确有他们独特的魅力。”

  “希望天幕,能够多为我展示一些后世的文学,让我充分的学习吧。”

  ……

  新的一天,新的天幕视频又出现!

  视频一开始播放,便是一声巨大的声响。

  堪称开幕雷击。

  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长安30k之乱!】

第115章 长安30K之乱?

  天幕外,古人们特别是那些首都定在长安城的古人们,都是一愣。

  长安……30K之乱是什么?

  其实古人们并不懂k是什么.

  但之前在天幕中也看到过不少的英文字母,所以不少古人也已经猜测出来了。

  k就是后世的一种使用广泛的文字符号,具体是什么意思倒还不懂。

  汉朝。

  汉武帝刘彻,站在长安城的宫殿里,看着天幕上出现的文字。

  “长安30K之乱是什么?”

  “难道是后世长安,有一场著名的暴乱叛乱吗?”

  “反正我治下的长安,是不可能有大叛乱的。”

  想到这里刘彻心情放松了不少,坐在椅子上开始吃瓜看戏。

  同样心情放松,吃瓜看戏的。

  自然也包括大唐玄宗李隆基。

  最近几天李隆基可谓是春风得意。

  在之前的天幕视频,盛赞开元盛世之后。

  李隆基的声威简直达到了顶点!

  这让李隆基更加的飘飘然了!

  天幕上说长安30K之乱,李隆基知道八成是一场大叛乱。

  而且是青史留名的那种。

  但那又有什么关系呢?

  反正自己的巅峰盛世大唐,是不可能有什么大乱子的。

  李隆基又想起了唐朝内部的权力斗争。

  就算唐朝内部实行玄武门继承法,在继承的时候经常会出一些乱子。

  但那又如何!

  毕竟那些都是内部的小规模乱斗。

  最多算是宫廷之乱,

  远不会成为长安30K之乱。

  更不可能被天幕重点描述。

  所以李隆基也是搂着杨玉环,抱着吃瓜看戏的心态,十分放松的看着天幕。

  只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