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见月明
艾迪古的诏书和印信仪仗,也同时置办齐全。
就在这个时候,一件意料之外的事情发生了。
约翰·胡斯提出想要回国。
本来他还想在这里多学几年,但大明和极西列国的摩擦,促使他提前结束了游学。
“我不能坐视欧罗巴与大明为敌,至少不能让我的族人参与进来。”
“我知道现在的我能力有限,无法阻止权贵们的决定。”
“但我会从基层做起,寻找一批志同道合者,将您教给我的智慧撒播出去。”
“我相信,终有一天我的族人会摆脱外力干涉,赢得最终的独立。”
“到那个时候,我们将会寻求与大明的正常交往。”
“如果可以,我还会促成欧罗巴与大明的和平。”
对此陈景恪自然不会说什么,举起茶杯鼓励道:
“以茶代酒,敬我们伟大的理想。”
约翰·胡斯激动的举起茶杯一饮而尽:“敬理想。”
他也不是多愁善感之人,既然做出了决定,就开始为此做准备。
采购了一些书籍,携带了一些特产留念。
在大明的这些时日,他也结识了不少好友,大家纷纷为他送行。
大家都知道,此去万里再无相见之日,都非常珍惜这最后在一起的时光。
每天都会聚在一起,畅谈理想,畅谈未来。
自然赠送了许多诗词字画,以表达怀念之情。
一个月后,金帐汗国迎接阿合马的使节团到达。
朝廷举行了隆重的册封仪式,并由内阁学士、大都督亲自送行。
规格之高,仅次于亲王就藩。
前来迎接他的使节团见到这一幕,无不对阿合马生出敬畏之心。
早就听说他在大明混的如鱼得水,天子和安平侯都对其赞誉有加。
当时还以为是夸张之词,今天才知道传言不虚。
这位新的可汗,确实深受大明朝廷器重啊。
威信不知不觉就这样建立起来。
约翰·胡斯也跟随阿合马一起出发,这次他准备从陆地返回欧罗巴,也算是一次难得的游历。
送走阿合马和约翰·胡斯之后,陈景恪以为自己终于能歇歇了。
哪知道徐允恭又找了过来。
“打高原你有何建议吗?”
陈景恪很是无语,你都不问问我同不同意打,就直接问我怎么打了?
好好好,一个个翅膀都硬了是吧。
“有啥好建议的,一个字,杀。”
徐允恭非常惊讶,这与陈景恪之前的政策完全背道而驰。
以前对待周边朴素族群,陈景恪都是刚柔并济,打一部分拉一部分。
但总体来说,以安抚、教化为主。
这还是第一次用如此强硬、极端的态度针对一个族群。
以至于徐允恭都认为他是在开玩笑:
“别说笑了,我是认真的。”
陈景恪笑了笑,说道:“我也是认真的。”
“如果你听说过阿姐鼓、阿姐槌的传说,就会明白我为什么要这么做了。”
徐允恭疑惑的道:“阿姐鼓?阿姐锤?是阿姐做的鼓和槌吗?”
陈景恪露出一个怪异的表情:“某种意义上来说,确实是的。”
徐允恭更加疑惑,什么意思?
这时陈景恪正色道:“我说的杀,不是什么人都杀。”
“而是杀当地的头人、地主、寺庙的主持、长老等人。”
“但凡有恶行的全部处死,即便他们主动归降,依然要全部处死。”
“对待普通百姓要温和……你们去,是为了解救百姓。”
“是为了砸碎他们脚上的铁镣,是为了让他们成为真正的人。”
只有了解过高原历史的人,才能更深刻的明白,金珠玛米意味着什么。
徐允恭点点头,他大致明白陈景恪的意思了。
“可是这么做会不会激起他们的反抗?”
陈景恪说道:“云贵和交趾等地到处都能藏人,土民钻进深山老林里,我们根本就没办法找到他们。”
“高原情况特殊,适合人类生活的地方就那么多。”
“他们就算想逃都没地方逃,只能据城而守,我们可以轻易找到他们。”
“只要能找到他们,剩下的事情就简单了。”
徐允恭点点头,那确实很简单。
据城而守?那是你们还没领教过新式火器的威力。
陈景恪继续说道:“而且高原远离中原,交通非常的不方便,这就注定了那里很容易产生强大的地方势力。”
“如果不将旧有的势力彻底铲除,他们很快又会死灰复燃。”
将他们的中高层势力铲除,从大明派人过去领导当地百姓,对他们施以教化。
只有这样,才能彻底改造高原,将其永久性的纳入中原王朝统治范围。
最后陈景恪说道:“这就是我对你们的要求,必须做到。”
“至于怎么打,你们比我擅长,我就不外行指导内行了。”
徐允恭点点头,又说道:“可这么做的话,就需要大批的官吏,我们有那么多人吗?”
陈景恪说道:“去问内阁和大都督府,这是他们的职责。”
如果连这都做不到,他们都准备失业吧。
第598章 尾声(六)
徐允恭是标准的行动派,得到陈景恪的支持之后,马上就去找了内阁和大都督府。
双方一听陈景恪要求大开杀戒,都大吃一惊。
然后就表现出了截然不同的态度。
大都督府那叫一个高兴,以前打仗都会给出种种限制,这不能杀那不能破坏。
束手束脚的打赢了也不痛快。
这次终于可以放开手脚了。
当场表态,我们坚决拥护安平侯的决定,保证把这场仗打的漂漂亮亮的。
啥,你说战后治理?
那是内阁的事情,和我们这群大老粗没关系,我们不能越界。
内阁则开始怀疑人生了,安平侯这是要干啥?日子还过不过了?
他们连忙找到朱雄英,询问他是啥意见。
朱雄英早就和陈景恪通过气儿,当即表示:
“安平侯的意思,就是我的意思,照办吧。”
内阁学士们尽管早就有心理准备,可得到皇帝亲口证实,内心还是非常沉重。
然后就开始劝谏。
这么做会引起高原大乱,不利于朝廷迅速稳定地方。
而且还会引起其他部族的恐惧,到时他们与朝廷离心离德,就不好办了。
朱雄英说道:“高原的情况你们应该都知道。”
“数千年来他们始终处于半独立状态,文化方面与中原也有颇多差异,想要和平改造他们很难。”
“将中高层清理掉,才有利于我们重新塑造高原文化,真正将那里融入中原体系。”
“而且那里依然在施行奴隶制,过于残忍。”
“我们此去乃是顺应天命,解救当地百姓。”
“有百姓的支持,没有什么是做不成的。”
“至于你们说的其他部族……”
“新式火器将真正改变世界,现在朝廷不怕他们反叛,只怕他们一直阳奉阴违。”
“正好借用这个机会,震慑一下各部,让他们知道朝廷的威严不容触犯。”
“我反倒希望跳出来几个不怕死的,顺便一块收拾了。”
“剩下的部族自然就会老老实实的接受改造。”
眼见众人还要再劝,朱雄英不容置疑的道:
“朕意已决,诸卿无需多言,照办即可。”
见此,内阁学士们顿时就不再说什么了。
倒不是他们怂,而是好不容易才达成的君臣默契,他们也不想轻易破坏。
不就是区区高原吗,杀吧杀吧,随便杀。
大不了多投入点资源而已,绝不能破坏目前大好的***面。
之后他们又找到陈景恪,询问准备做到哪一步。
陈景恪的回答也很直接:“将奴隶主阶层彻底铲除,改良密宗佛教,推行大明的文化制度。”
“你们要做的,是为高原重造一套行政体系。”
“具体怎么做,是你们行政系统的事情,我只要结果。”
内阁学士们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这比皇帝还狠啊。
果然,老实人发起狠来,才更吓人啊。
有了章程,他们就开始忙碌起来。
事实上打高原是高层早就决定的事情,虽然没有明说,可默契一直都有。
内阁也一直在为此事做准备。
只不过他们没有想到,朝廷的手段会如此暴烈。
真要是按照陈景恪的计划来,之前他们的准备是不够的。
不过现在大明的家底足够雄厚,重塑高原倒也不是做不到,就是麻烦一点而已。
内阁忙起来的同时,大都督府也没有闲着。
总参军部再次进行了军旗推演,针对神机营的战斗力,制定了完备的作战计划。
后勤部开始为此战筹备军需物资。
上一篇:全民领主:开局扮演秦始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