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828章

作者:见月明

  卡洛斯心中悬着的石头彻底放下,有用就好,有用就好啊。

  虽然伤亡有点大,可这不是刚开始吗,大家都没经验。

  多来几次套路摸熟了,伤亡肯定会降下来的。

  关键是,找到了对付大明大型炮舰的方法,这才是最重要的。

  甚至比这一战的结果还重要。

  但也有人提出了质疑,那些拦截船(艨艟舰)是怎么回事儿?以前没听说过啊。

  这就是在质问松下清次郎隐瞒情报了。

  松下清次郎满脸歉意的道:“抱歉,日本国灭亡后,我已经失去了情报来源,很难再从大明获取情报。”

  卡洛斯有心收服对方,自然要出面帮忙说话:

  “事实证明群狼战术是有效的,说明松下君并没有说谎。”

  “我推测那种拦截船,应该是明军针对群狼战术发明的。”

  “只是明军低估了群狼战术,拦截船虽有效却依然无法阻拦所有的快船。”

  见他出面,众人不得不给几分面子,没有再指责什么。

  松下清次郎在一旁说道:“这些船应该是艨艟舰,华夏千年前就被发明出来的一种,专门用来撞击肉搏的船型。”

  “只是没想到,他们竟然改装成了海船,并用来应对群狼战术。”

  听到他的介绍,众人除了一阵惊叹,就是庆幸。

  还好明军准备的艨艟舰不多,否则群狼战术还能发挥几分效果还真难说。

  这时又有人提出质疑:“明军是怎么知道我们学会了群狼战术的?莫非是有人吃里扒外?”

  这次怀疑的目标放在了马穆鲁克身上。

  马穆鲁克一方的将领脸色既难看又尴尬,自家人知道自家事。

  他们国家肯定有人私下贩卖情报给大明,数量还不少。

  只是这会儿肯定不能承认,可一时之间他们也不知道该如何辩解好。

  别人又没指名道姓,自己主动跳出来,岂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吗。

  还是松下清次郎替他解了围:“我推测,明军的艨艟舰应该是用来针对我们的。”

  “只是他们没想到,我会将群狼战术交给卡洛斯将军,以至于犯下了失误。”

  马穆鲁克将领连忙附和,肯定是这样的,并向他投以感激的目光。

  卡洛斯心下别提多满意了,听听,交给卡洛斯将军,这都是我的功劳啊。

  对于松下清次郎的这个解释,他也觉得非常有道理。

  倒不全是因为马屁的功劳,而是这个解释完全说得通。

  马穆鲁克有奸细吗?毫无疑问是有的。

  但明军准备艨艟舰,大概率是误打误撞。

  之前日本人多次用群狼战术,对大明水师造成了伤害。

  明军做出针对性防御措施,是非常正常的。

  这次他们携带的艨艟舰,用来对付日本遗民水师是足够的。

  但很显然,他们没有料到日本人会将这种战术传授给其他人。

  他们准备的应对之法或许有效,可艨艟舰数量太少。

  面对马穆鲁克和极西联军的数万水师,数千艘快船,注定要吃大亏了。

  想到这里,他心中不禁有些得意。

  这一仗,注定了我要名扬天下。

  不过他也有些遗憾,发现群狼战术太晚了,来不及打造专门的快船。

  如果有足够时间,他肯定能设计出针对这种战术的特殊船型。

  给大明水师造成更大的威胁。

  普通快船也能用,但效果肯定没有专门的快船效果好。

  -----------------

  另一边,明军水师的普通士兵倒是无所谓,忙着打扫战场修补受损的船只。

  高层则表情凝重。

  大家都没想到,信心满满的过来,还没开打的就先遭到了迎头一棒。

  是,这次遭遇战己方以绝对优势取得了胜利。

  可关键是,敌人有办法能伤到大明主力战舰。

  这对于一直在享受装备代差优势的水师来说,是个巨大的心理打击。

  同时也在考验他们的应对能力。

  到底该怎么应对群狼战术?难道就这么不战而退?

  徐膺绪脸色同样不好看,但他比大家想的更多。

  松下清次郎的卧底身份是绝密,整个安西能知道的不超过五指之数。

  徐膺绪就是其中之一。

  上次带兵追击松下清次郎的就是他,陪着演戏的也是他。

  所以他很清楚,在风浪小的区域,群狼战术是可以对大明舰队造成伤害的。

  只是他没想到,松下清次郎竟然敢把这种战术传授给其他势力。

  他不是安平侯安排打入西方的棋子吗?

  难道他背叛了?

  他的兄长、妻儿不都在大明吗?他就不怕大明的报复吗?

  尽管一肚子疑问,可他不敢告诉任何人。

  松下清次郎的事情属于绝密,整个大明知道的都很少。

  他要是敢泄露出去,真惹出什么不可挽回的后果。

  哪怕他爹叫徐达,他妹妹叫徐妙锦都没用。

  强行压下心中的疑问,他目光在众将身上扫视了一圈,问道:

  “敌人已经有了应对我们炮舰的方法,你们可有良策?”

  众将皆默然不语,就连能力最差的汤軏都没有发表意见。

  一来他不擅长水战,不敢乱发言。

  二来海上不比陆地,真出事儿一船人全完蛋,跑的地儿都没。

  徐膺绪又问了一遍,才有一名将领说道:

  “现在还不能就此断定敌人就掌握了群狼战术,不妨再去试一试。”

  徐膺绪问道:“那如果敌人掌握了这种战术呢?”

  那名将领不说话了。

  硬拼?不符合战略计划。

  这次过来就是看能不能占到便宜的,并不是为了和敌人死磕。

  硬拼就算勉强打赢了,在战略上也是失败。

  毕竟真要把舰队折损在这里,秦国靠什么震慑安西?

  啥都不做或者撤走?

  白跑一趟也很丢人,他们这些将领丢不起那个人。

  消息传出去,他们还怎么在圈里混?

  而且就这么被吓退,其他势力会不会产生别的想法?

  看着沉默不语的众人,徐膺绪心中有些失望。

  还是缺少独当一面的大将啊,这要是在大明,早就有专门人员进行各种分析推演。

  一大堆数据和方案,已经摆在他面前了。

  此时他迫切的希望,参军事制度赶紧落实。

  只是参军事体系不是组建一个部门,安排几个人就能成的。

  工作制度、工作方法等等,都是有讲究的。

  大明的参军事制度,也是大都督府抽调各方精英花费十余年时间,才摸索出来的。

  秦国目前还没那个条件搞这个。

  只能寄希望于,从大明抽调一些人才过来。

  但这都是以后的事情了,远水解不了近渴。

  心中长叹一声,他就准备把自己的计划说出来。

  还没等他开口,就见张靖运起身说道:

  “我不懂水战,有几个问题想请教一下大家。”

  徐膺绪笑道:“都是自己人,有什么问题尽管问。”

  张靖运说道:“群狼战术应该不是第一次出现了,大家对此没有任何办法吗?”

  徐膺绪回道:“有所防备,改造的艨艟舰就是用来应对群狼战术的。”

  “只是以前大家没有面对过这种战术,有些手忙脚乱。”

  “而且我们的艨艟舰太少,敌人的准备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充分……”

  张靖运颔首道:“懂了,蚁多咬死象,这一点确实是没办法。”

  “不过方才徐将军说,大家都是第一次亲自面对群狼战术,应对的有些吃力。”

  “那么是否可以利用这次机会,进行一次练兵呢?”

  闻言,有人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好像确实可以。

  但也有人持不同意见,太危险了,万一炮舰被击沉几艘谁能担责?

  张靖运反问道:“战争就必然会带来死亡和损耗,为什么就不能被击沉三五艘船?”

  众人突然愣住了,是啊,战争被击沉几艘船不是很正常的吗?

  只要损失在可接受范围内,很多时候甚至还会主动用一部分牺牲,来为战略赢得更大的空间。

  是,秦国需要舰队来震慑安西。

  可折损三五艘并没有什么影响,如果能换取更大的胜利果实,这种震慑力度会更大。

  为什么大家无法接受炮舰被击沉?

  或者说,从什么时候开始,大家无法接受被击沉了?

  仔细回想,好像就是从第一艘正式炮舰下水那天开始。

  迄今为止大明的炮舰没有在战场上折损过一艘,无敌的概念已经深入人心。

  大家就下意识的以为,炮舰不能被击沉。

  可这种观念就一定是对的吗?

  比如现在,大家就被这种思想捆住了手脚,不敢面对任何挑战。

  遇到意料之外的变局,首先想到的就是退缩。

  但……现在全军都是这种思想,谁敢打破?

  万一上面真的追究责任,谁能负担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