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823章

作者:见月明

  “我们的人就是根据这段事情,才摸索出了现在的群狼战术。”

  联军高层一听,竟然是大明缔造者使用过的战术?

  那更了不得了。

  练,必须得练。

  于是各军抽调出三万人,又拨了一千两百艘小船,交给日本人训练群狼战术。

  有了合适的战术,联军对此战也是充满了信心。

  巴不得大明安西舰队早点过来送死。

  但不论是大明还是欧罗巴,亦或者是奥斯曼,都忽略了一个人。

  那就是马穆鲁克的君主法拉吉。

  马穆鲁克是雇佣兵组成的国家,成员非常复杂。

  有钦察人、高加索人、库尔德人……

  这也就意味着,内部势力错综复杂,内斗相当严重。

  说白了,谁的拳头大谁当老大。

  马穆鲁克建国前百年,一直是初代君主那一支实力最强,所以君主之位约等于世袭。

  但花有百日红,人无千日好,君主那一支慢慢腐化堕落,实力不足以弹压各方。

  下面的的将军、总督开始造反,马穆鲁克陷入了混乱。

  最终实力最强的那一个将军当了君主。

  但大家都不服他,实际上属于各过各的。

  就这样打打闹闹十余年,大家也觉得一直打不是办法。

  就协商出了君主。

  实际上就是实力最强的几家轮流坐。

  后来开挖运河,有了更大的利益,马穆鲁克的贵族们都赚的盆满钵满,内部才渐渐安稳下来。

  法拉吉是明昭二年当上的君主。

  他的能力一般,但绝不是昏庸之辈,也不是那种软蛋。

  原本的历史上他可是硬钢过帖木儿,虽然战败了,但也把帖木儿堵在了叙利亚一线。

  保全了核心的埃及部分。

  这才有了数十年后的马穆鲁克再次崛起。

  但这也属于回光返照了,强人死亡之后,国家再次陷入动乱,没多久就被奥斯曼给灭了。

  只不过,因为法拉吉一直以来的无所作为,让人以为他啥也不是,下意识的忽略了他的存在。

  但实际上,他也一直在努力维持局面。

  即便面对大明和奥斯曼的威胁,他也没有放弃。

  欧罗巴列国和奥斯曼沟壑,双方共同算计马穆鲁克。

  虽然法拉吉不相信,但他还是留了个心眼。

  并没有直接将马穆鲁克的水师,交给极西联军共同管理,而是双方协同作战。

  这是一个很正常的要求,极西列国也没有怀疑。

  法拉吉还暗地里派人监视欧罗巴舰队,掌握对方的一举一动。

  这一切都是瞒着鱿人做的。

  倒不是他怀疑鱿人,而是身为君主的本能罢了。

  当得知日本人拿出了群狼战术,联军正在训练的时候。

  他自然坐不住了,立即让鱿人幕僚去联系日本人。

  当初可是我们马穆鲁克收留了你们,得报恩吧?

  于是,一万马穆鲁克水师也加入了训练。

  总共三万人在红海海面上,夜以继日的展开了训练。

  与此同时,奥斯曼君主巴耶塞特带领的军队,也顺利抵达耶路撒冷城下。

  一场大战即将拉开帷幕。

第586章 都是老狐狸

  因为马穆鲁克采用了坚壁清野战术,巴耶塞特率领的大军一路畅通无阻,直达耶路撒冷城下。

  耶路撒冷在西方世界的地位无需多言,为了守卫这里,马穆鲁克将原本的城墙扩建加固。

  形成了现在高达十三米,长四公里的城墙。

  在安西可谓是名副其实的坚城。

  想要攻打这样的城池,是非常麻烦的。

  更何况马穆鲁克事先已经做了周全的准备,只会难上加难。

  巴耶塞特并未直接强攻,而是先选择了劝降。

  前面已经说过,目前马穆鲁克是诸侯割据时代,镇守耶路撒冷的就是其中一个诸侯。

  其名为谢哈比,约旦北部区域恰好是其家族传统势力范围。

  这也是法拉吉将镇守耶路撒冷重任交给他的原因。

  倒不是信任他,而是不把这个工作交给他,别人来了他不会服气,到时候肯定会内斗。

  面对巴耶塞特的劝降,谢哈比表现的非常硬气,不但严词拒绝还将其使者处死。

  巴耶塞特大怒,立即派人攻城。

  马穆鲁克士兵素质确实不高,战斗力比不过奥斯曼精锐,可背靠城池表现的也非常顽强。

  奥斯曼大军一时间竟奈何不得,双方就这样陷入了血战。

  两百多里外,傅正率领秦国联军驻扎在这里,观察着整个战场的局势。

  当巴耶塞特被耶路撒冷拦住去路的时候,他非但没有高兴,反而陷入了沉思。

  奥斯曼和极西诸国联合,还有鱿人穿针引线,可谓是声势浩大。

  可现在巴耶塞特刚出门就被堵住了,这太诡异了。

  但一时间他又说不出哪里有问题,找心腹商议,大家都认为他想多了。

  “奥斯曼虽然和极西列国结盟,但他们之间的仇恨并未因此消失。”

  “之前奥斯曼足足围困了拜占庭十一年,期间不知道多少极西人死在这里。”

  “双方可谓是仇深似海,不是一句结盟就能消弭的。”

  “现在双方虽然罢兵,可奥斯曼依然要将大量兵力布置在西方阵线,防止极西人偷袭。”

  “还要分出一部分镇守东部边疆,防止我们的攻击。”

  “在此情况下,他能动用的兵力就很有限了。”

  “根据我们的情报,五万这个数字是准确的。”

  傅正先是点头,然后又摇头说道:

  “你们说的我都知道,可依然觉得哪里有问题,一定是我忽略了什么……

  “假设我的预感是真的,现在咱们做个推演,看看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一众心腹也没办法,只能进行一遍又一遍推演,却始终未能发现什么问题。

  傅正也只能认为是自己想多了,但即便如此,他也派出了更多探子收集各方信息。

  只是随着战争的白热化,巴耶塞特也加强了对战争周围的管控。

  方圆二十五里都布满了探马,秦国的探子也无法再深入交战区。

  不过依然有零散的消息传来。

  基本都是双方血战,推测奥斯曼损失了多少人云云。

  这种情况下,秦国联军很多将领静极思动,想要有所作为。

  我们一直在这里停着看戏也不是办法啊。

  傅正也是这般想的,于是就召集心腹商量下一步计划。

  事实上也没什么好商量的,总共就两个进攻方向。

  一个是直接进攻奥斯曼,但巴耶塞特加强了东方的防线,打这里很难。

  而且一旦秦国入侵的消息传回前线,巴耶塞特随时能回师救援。

  到时候前后夹击,他们这六万人可能大半都要折损在那里。

  至于围点打援……首先你得能围的住,其次对手犯错。

  总之现在进攻奥斯曼不是好选择。

  这条路走不通,那就只剩下一条路了。

  趁巴耶塞特在耶路撒冷城下受挫,从背后对他发起偷袭。

  都不用多少兵力,只要有五千骑兵,就能对其造成巨大杀伤力。

  甚至能一举冲破其军阵。

  到时候防守耶路撒冷的谢哈比只要不蠢,定然会主动出城夹击。

  巴耶塞特就算三头六臂,都难逃败局。

  退一万步说,就算谢哈比是个胆小鬼,不敢出城作战。

  问题也不大。

  五千骑兵足以对奥斯曼的攻城军队,造成巨大破坏。

  到时候后续军队跟进,一样可以击溃他们。

  这个计划得到了不少人的支持,就连谨慎的附从军也意动不已。

  若是能在这里击败巴耶塞特,对他们来说也是巨大的功绩。

  然而傅正却盯着地图陷入了思索,许久之后才露出了然的表情。

  然后他用肯定的语气说道:“耶路撒冷是个陷阱。”

  众将皆一脸茫然,什么陷阱?哪里有陷阱?

  一名心腹部将当即就将这个疑问问出。

  傅正指着耶路撒冷说道:“若我没猜错,谢哈比已经暗中归降奥斯曼了。”

  “啊?”诸将大惊。

  有些反应慢的,下意识的问道:“不可能,若谢哈比投降,巴耶塞特怎么会攻……”

  话还没说完,自己就先反应过来了。

  如果谢哈比已经暗中归降,那么巴耶塞特攻城自然是假的。

  那么他为何要演这出戏呢?更准确说,他演戏给谁看?又要算计谁?

  答案毫无疑问,谁在一旁窥视,就在算计谁。

  如果秦国联军以为有机可趁,从背后偷袭,那么迎接他们的将是严阵以待的奥斯曼和谢哈比十几万大军。

  想通这一切,诸将不禁倒吸一口凉气。

  好阴险的计谋。

  如果不知道这些,贸然冲过去捡便宜,恐怕有全军覆没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