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805章

作者:见月明

  “咱这么担心,也多是源自于此。”

  “现在听了你的解释,咱放心了。”

  陈景恪有些意外,没想到老朱竟然是因此而担忧。

  但想想自己之前的行为,以及大同思想,又都理解了。

  换成谁,恐怕都会有这方面的顾虑。

  想到这里,他摇头说道:

  “全民选举想要实现,就必须要求所有人都拥有极高的素养,否则就是灾难。”

  “说句悲观点的话,就算再过一千年,人类的整体素质都很难达到这个高度。”

  老朱笑道:“不用解释,咱相信你。”

  陈景恪不禁有些感动,老朱对他的信任,是不掺假的啊。

  又聊了一会儿全民素养问题,老朱才问道:

  “咱看你意犹未尽的样子,还有什么陷阱吗?”

  陈景恪颔首道:“还有一些,大家回想一下汉朝的察举制。”

  在刚施行的时候,确实为西汉朝廷选拔了大批良才。

  可到了西汉晚期,举孝廉就被大族把控了,推举上来的基本都是豪强子弟。

  结果就是汉朝阶级高度固化,大族开始挑战皇权。

  这种情况还影响到了东汉,门阀士族左右国家局势。

  “所谓全民直选,最后基本也就是这种情况。”

  “能被选上来的,要么是权贵,要么是权贵的代言人。”

  “这些人代表的,自然也是权贵的利益。”

  “什么家国天下和万民,对他们来说都是无所谓的。”

  前世川皇当选,很多人都只记住了马斯克。

  但大多数人都不知道,给川皇捐钱最多的是一个叫蒂莫西·梅隆的人。

  他们家族1818年就去美国做生意,是美国隐形家族之一。

  这些人非常低调,在互联网时代,甚至都找不到他们家族直系成员的影像。

  在美国,这样的隐形家族还有很多。

  大家熟知的洛克菲勒、摩根,在他们面前就是小弟弟。

  众人再次点头,这个道理不复杂,他们同样能很容易理解。

  陈景恪接着说道:“当然,我们也不排除,将来有一天会有真正大理想大胸怀的政治家,被选为元首。”

  “罗马共和国也是名义上的全民直选,也曾经有胸怀天下的人被选中,为整个国家带来了变革。”

  “如果真有这样的人被选中,而他又恰好发现了这个制度的漏洞,很有可能会进行变革。”

  “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出现,我又挖了另外一个陷阱。”

  老朱忍不住问道:“什么陷阱?”

  众人都向他看来。

第574章 无题

  陈景恪说道:“我为他们挖了三个坑,其一就是多党制。”

  “这个我不说,大家也都能想到隐患有多大。”

  老朱等人不禁点头,党争误国这是历朝历代的朝廷都知道的事情,也都在竭力避免的事情。

  之前老朱搞出来个廷推制度,差点酿成大祸。

  也让大家对党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之后大家也经常私下讨论党争,思考如何避免党争。

  陈景恪只是提了一下这方面的事情,大家马上就能领悟到其中的坑有多深。

  华夏想尽一切办法避免党争,西方那边要将党争公开化,这不是茅坑里大灯笼找死吗。

  “一个受制于党派利益的国家元首,想要有所作为也同样非常困难。”

  “西方人也不是不明白这个道理,只是他们没得选。”

  “他们的文化太薄弱了,不足以统合内部,导致内部势力众多。”

  “在没有人可以彻底压服所有人的情况下,多党制确实能统合大多数声音。”

  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至少做到了把大部分人拉上谈判桌。

  只要上了谈判桌,很多问题都是可以磋商的。

  对于现在欧洲的大多数势力来说,这已经很不容易了。

  在目前的情况下,多党制确实能发挥积极作用。

  至于多党制以后会带来什么后果,那是以后需要考虑的事情。

  所以,这一招也是阳谋。

  关于这一点,因为大家都懂,陈景恪没有解释太多。

  总的来说,在这种情况下,选出来的元首必须讨好选民。

  然而,有人支持吃狗肉,有人反对吃狗肉。

  元首站队任何一派,都意味着要得罪另一派。

  一个需要讨好自己选民的元首,确实很难对国家制度做出根本性的改变。

  “讨好选民其实比较简单,很多时候只要动动嘴皮子,喊两句我反对吃狗肉就可以了。”

  “真正难以应付的,是支持他的权贵集团。”

  “这些人可不是嘴皮子就能打发的,需要让出实实在在的利益。”

  “利益从哪来?自然是从国家来。”

  “说白了,就是拿国家的利益,去回报支持他的贵族们。”

  “长此以往,国将不国。”

  这个道理同样很容易理解,华夏大部分朝代灭亡,不都是因为这个原因吗。

  有太多地方势力侵吞了国家的利益,中央朝廷虚弱不堪,稍微遇到点风波就没了。

  陈景恪继续说道:“这里还有个隐形的坑,那就是前后两任元首,很可能政见相左。”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都想做出独一无二的政绩。”

  “这也就意味着,没人愿意给别人当陪衬。”

  “下一任元首,有很大概率会搁置乃至废除上一任元首的政策,重新制定属于自己的政策。”

  “这才是最致命的。”

  朝令夕改会带来什么后果,华夏历史上类似的案例不胜枚举。

  陈景恪为什么要建议制定国家计划?

  一方面是为了指导地方建设,另一方就是因为上面那个原因。

  地方官任期一届为三到五年,连续干上两届基本就会迎来一次调整。

  下一任官吏,大概率会搁置乃至废除上一任的政策。

  这样会导致大量人力物力被空耗,还留下一摊子烂尾工程,不利于国家的长期建设。

  有国家计划做指导,下一任官吏就算有自己的想法,也脱离不了大框架。

  总体政策是可以得到有效延续的。

  罗斯福是个非常优秀的政治家,利用二战机会带领美帝成功超越老牌列强,成为世界一极。

  他对战后的世界秩序,有着完整的构想。

  比如不伤害大国利益,比如大国要承担更多社会责任。

  按照他设计的思路,美帝真有可能成为人类灯塔。

  然而他刚死没多久,他构想中的世界体系,就被继任者废的七七八八。

  在杜鲁门集团的带领下,美帝陷入冷战。

  后来更是成为世界警察,惹得天怒人怨。

  前世互联网有个梗,明实亡于朱元璋。

  按照这个逻辑,完全可以说美帝衰败的祸根,从杜鲁门时期就埋下了。

  倒不是说他们就完全得不到发展。

  恰恰相反,前期在资本的作用下,他们会快速发展。

  甚至比大明发展的还要快。

  因为大明需要考虑民生,需要做很多在资本看来无法理解的事情。

  资本不需要考虑这些,他们只需要考虑利益就够了。

  前世美帝有个高官公开发表言论:救灾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事情。

  言外之意就是,美帝是资本主义国家,没义务抗险救灾。

  还有官员公开呼吁灾民,自己想办法自救,不要给政府制造麻烦。

  这要是放在华夏,说这话的人绝逼会被钉在历史耻辱柱上。

  可在西方世界,大家的反应很平常。

  就连百姓,也只是不疼不痒的痛斥几句,就没有然后了。

  这就是资本,怎么有利怎么来,发展自然会很快。

  但后果就是贫富差距快速拉大。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将会成为常态。

  而这些社会问题积累到一定程度,同样会让国家陷入停滞乃至崩溃。

  虽然老朱他们不知道前世发生了什么,但道理还是懂的。

  所以也都表示了认同。

  陈景恪继续说道:“即便如此,针对这一点我还是给他们,埋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坑。”

  “这个小坑和另一个大陷阱有关,等会儿再一起说,我们继续说回上面那个话题。”

  “人都是有私心的,不光希望自己能永享富贵,还希望子孙万代。”

  “大明的官吏,只要不犯错,基本都能善始善终。”

  “就算致仕了,也能享受基本待遇,子孙的起点也会更高。”

  “所以大部分人都比较讲究一个体面,就算贪也会有个限度。”

  “可是我帮西方设计的这套制度,权力是通过选举获得的。”

  “被选上了就能获得权力,下次没被选上就会失去一切,成为平民。”

  “那么在任期内,他们必然会优先为自己谋取到足够的利益。”

  “说白了,就是要在任期内,尽可能多的将权力变现。”

  “钱是可以传承的,变现权力最好的渠道就是钱权交易。”

  “到时候那些被选上来的官吏,必然会大捞特捞。”

  川皇登基第一天干了许多事情,其中一项就是发行了虚拟货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