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799章

作者:见月明

  他将欧罗巴的情况,以及自己族群的现状,和自己的追求,都详细的讲了一遍。

  即便早就知道了这些,此时听当事人讲起,陈景恪依然感到敬佩。

  这是一位真正的大学者。

  就是不知道上辈子他是否有所作为。

  不过这辈子……不出意外肯定‘有所作为’的。

  约翰·胡斯将自己的经历讲完之后,起身下拜,恭敬的道:

  “您是我遇到过的,最具智慧最伟大的学者,希望您能指点迷津,帮我找到前进的道路。”

  陈景恪由衷的赞叹道:“这世上有三本样东西使我深深地震撼。”

  “一是头顶浩瀚的星空,二是人们内心崇高的道德准则,三是向往自由的灵魂。”

  “胡斯先生,你对自由的向往,让我感到敬佩。”

  约翰·胡斯顿感遇到了知己,高兴的道:

  “尊敬的智者,您的话总是充满哲理,我非常庆幸来到这里。”

  两人又互相吹捧了几句,陈景恪终于开始聊起了正事:

  “你想要寻求族群的独立对吗?”

  约翰·胡斯期盼的道:“是的,可是我的族人也被教廷的极端思想所控制,我不知道该如何解救他们。”

  陈景恪表情凝重的道:“族群独立和反对极端宗教,是二而一的事情。”

  “很可能会被教廷绑在火刑架上烧死,你真的做好心理准备了吗?”

  约翰·胡斯郑重的道:“不自由,毋宁死。”

  陈景恪总感觉这话很耳熟,莫非上辈子这话就是他说的?

  不过无所谓了,既然你做好了死的决心,那我就放心了。

  “好,自由的灵魂永远不会被任何枷锁所束缚,包括死亡威胁。”

  “你已经具备了,成为领袖的潜质。”

  “接下来,我就将我的一点浅薄想法说与你听,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约翰·胡斯大喜,恭敬的道:“请智者指教。”

  陈景恪沉吟片刻,说道:“我说族群独立之路,与极端宗教背道而驰,并非虚言。”

  “基教我了解过,将一切归于神灵,反对祭祀祖先。”

  “而族群独立恰恰相反,它是建立在历史叙事之上的。”

  想要在一个群体里构建独立的族群意识,就必须在历史中寻找共同点。

  这些共同特性,是构建族群意识的基础,也是族群意识觉醒的土壤。

  “英雄,最容易获得所有人认可,也最容易引起大家的共鸣。”

  “所以,想构建族群意识,就必须塑造、歌颂、崇拜英雄。”

  约翰·胡斯露出所有所思的表情,喃喃自语道:“历史?英雄?”

  这几句简单的话,犹如醍醐灌顶一般,解开了他心中最大的疑惑。

  他也终于明白,为何陈景恪说追求族群独立,和反对极端宗教是同一件事情了。

  但凡他敢在欧罗巴宣扬族群英雄,就必然会被教廷打为异端。

  火刑架将是他最终归宿。

  不过他不怕,反而充满了斗志。

  此时,他对陈景恪已经再无任何怀疑。

  虽然这几句话看似简单,但这其中却蕴含着大道理。

  一个从来都没有人提到过的问题。

  构建族群意识的方法,若没有人提点,恐怕他这辈子都想不到。

  这说明,对方是真的在教他真正的东西。

  想到这里,他更加虔诚的问道:

  “尊敬的智者,请问我具体改如何做呢。”

  新年快乐!

  欣年之际,特此致贺。

  愿君如松立山巅,岁月不老;如水润物无声,福泽绵长。

  春风得意马蹄疾,新年更上一层楼。

第570章 回旋镖

  具体怎么做?

  陈景恪心道,这才是最关键的,可不能告诉你。

  否则还真有可能养虎为患。

  虽然欧洲一统几无可能,但哪怕是亿万分之一的可能,他都不能给。

  不但不能给,他还要想办法断绝那里一统的可能。

  所以,他满是歉意的道:“我对西方文明史的了解并不深,对你所在的族群更是一无所知。”

  “强行用华夏的思路,来套你们的情况,只会害了你们。”

  “我所能做的,只是在大方向上给出一些建议,细节需要你自己去探索。”

  大方向上才好给出关键信息,误导其走向歧途。

  归化的太细致,反而容易出现破绽。

  也容易说漏嘴,泄露一些正确的信息。

  约翰·胡斯虽然有些失望,但对陈景恪的谦谨态度更加的敬佩。

  这才是真正的智者,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不会不懂装懂。

  用华夏的古语来说就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尊敬的智者,您给予我的指点已经足够多了,是我索求太多。”

  两人又聊了几句,约翰·胡斯就很识趣的起身离开。

  陈景恪并未挽留,但也特许他每三天来拜访一次,这让胡斯非常的感激。

  这其实也是陈景恪的计划。

  “他是一位真正的学者,不能露出任何破绽。”

  “言多必失,所以每次和他聊的时间不能太长。”

  “三天见一次,则是我需要用这段时间,来回顾和他说过的每一句话。”

  “然后再思考下次见面,该和他说什么,如此才能确保他上钩。”

  朱雄英不禁有些头皮发麻:“你简直就是在玩火啊……区区欧罗巴,值得你花费如此大的心思吗?”

  陈景恪正色道:“要灭掉欧罗巴很简单,二十年休养生息,二十年发展工业,四十年后大明军队能横扫世界。”

  “然而我们要的不是毁灭欧罗巴,而是让它按照我们的计划存在下去。”

  朱雄英不解的道:“为什么?”

  陈景恪说道:“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啊。”

  “陛下应该还记得我曾经说过,华夏文明遇到的第一次挑战,就是来自于佛教。”

  朱雄英颔首,这一点他确实数次说过。

  在佛教的冲击下,华夏文明开始自我完善。

  提出了更加完整的天人观,完善了逻辑方面的缺陷。

  程朱理学、陆王心学,张载的民胞物与思想……都是在佛教冲击下形成的。

  可以说,佛教东传是华夏文明遇到的第一次挑战,最终促使了华夏文明的完善。

  陈景恪继续说道:“为了不让华夏文明成为孤例,为了有一个对比借鉴的对象。”

  “我们有必要保留一个样本,并让其在一定范围内自由演化。”

  “所以我们要在一定程度上放任他们,向着与大明不同的方向演化。”

  “如此才能在将来,为华夏文明提供一个参考。”

  朱雄英恍然大悟,随即又问道:

  “那为何是欧罗巴呢?”

  陈景恪说道:“世界虽大,诞生的文明却非常的少。”

  “现存文明,以华夏、安西(伊)、欧罗巴三家最为强大。”

  “安西已经被大明占据,意味着伊文明失去了独立发展的可能。”

  “以后它就算能继续存在下去,也只能作为华夏文明的附庸。”

  “欧罗巴离我们非常遥远,受我们的影响最小,还有独立演化的可能性。”

  朱雄英露出深思之色,良久点头道:

  “确实如此,但要预防养虎为患。”

  陈景恪说道:“我给欧罗巴设下的计谋,内容就是杜绝养虎为患的可能。”

  “数千年来欧罗巴始终没有统一过,族群众多,风俗习惯、文化信仰都有所差异。”

  “那里想要统一,比登天还难。”

  “而我现在要做的,就是扩大这个差异,强化这种族群间的隔阂。”

  “让他们在文化、自我认知、地理环境等等方面,彻底陷入割裂,让那里永无统一的可能。”

  “而一个无法统一的欧罗巴,是无法对我们形成威胁的,最适合当小白鼠。”

  朱雄英恍然大悟,说道:“原来如此……”

  “所以当你得知那个约翰,在寻求族群独立之法的时候才会那么重视他,并告诉他实现族群独立之法。”

  陈景恪说道:“是的,他也是一位真正的学者,一位值得尊敬的战士。”

  “但越是如此,就越能为我所用。”

  朱雄英笑道:“这确实是绝世阳谋,即便他们知道了你的目的,也一样会这么做。”

  民族这个概念,最早就是英法创造出来,分裂各势力的。

  确实非常成功。

  但他们怎么都没想到,多年后‘民族’将成为反帝反殖民,最强大最核心的力量源泉。

  最终他们也在民族化浪潮的冲击下,被赶下了霸主宝座。

  现在陈景恪就是要用这个概念,来分化欧罗巴。

  这才是师夷长技以制夷啊。

  朱雄英虽然不知道前世的发展历史,但作为皇帝,他的政治嗅觉是非常敏锐的。

  很快就察觉到了弊端:“如果这种思想传入大明,会不会导致大明四分五裂?”

  陈景恪肯定的道:“理论上会,但实际上绝无可能。”

  朱雄英问道:“为什么?”

  陈景恪想了一下,回道:“所有人都生活在信息茧房里,区别是茧房的大小而已。”

  朱雄英疑惑的道:“信息茧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