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788章

作者:见月明

  禁军将士们不禁挺直了胸膛,这就是他们存在的意义啊。

  庞修德却羞愧的用袖子遮住了脸,他愧对这一声表彰。

  不过有些话他该说还是要说的:“乡亲们,桑钦差又回来了,将贪官污吏全都抓了起来。”

  “这些流氓地痞,也都会受到应有的惩罚。”

  “如果谁被他们欺凌过,或者掌握有他们犯罪的证据,可以到锦衣卫衙门上诉。”

  “这次,朝廷一定会还你们一个公道。”

  一听说要他们去告状,大部分百姓都面露怯意。

  自古民不与官斗,贫不与富争,这些地痞流氓也同样招惹不起。

  没人敢冒着被报复的风险,去告他们。

  庞修德并不意外这一点,也没有强迫百姓。

  正所谓特事特办,平日里处理这些人需要证据,需要走固定程序。

  衙门必须要想办法收集足够的证据。

  但现在是专项行动期间,很多程序都简化了,而且所有罪行从重从严处置。

  以前判个三五年的罪行,现在直接就是流放。

  以前流放的罪行,现在直接就可以死刑了。

  以蔡炳文等人的罪行,就算没有更多百姓站出来控告,也全部都是死刑。

  如果采生折枝被证实,呵呵。

  所以,在说完之后,庞修德就迅速离开了。

  没多久他就出现在下一处地方,对那里的人实施抓捕。

  在拿下以冯汝杰为首的一众官吏之后,桑敬就迅速采取行动。

  调动驻守凤阳的禁军封锁了所有外出渠道,并下令全省戒严。

  所有人出行,必须携带路引,无故不得离开本乡,否则视为逃犯直接抓捕入狱。

  外来的商人,也必须找宾馆住下,无故不得上街。

  在古代那种社会条件,这种戒严力度堪称无解。

  所以白面书生蔡炳文想要逃走,纯属想多了。

  等戒严完成之后,他才下令对所有犯罪分子进行抓捕。

  他并没有拿凤阳的百姓开刀。

  虽然从他私心里来说,恨不得将放火烧他的百姓全都弄死。

  但理性告诉他,这样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

  “那些闹事的百姓大多都是被人蛊惑,将他们全都处死牵连太广。”

  “而且,他们毕竟是圣皇同乡,做事还是要留一线的。”

  “陛下做出的指示是,将这些百姓全部拆分,安置在各个诸侯国。”

  “我们重点打击的,是贪张枉法的官吏,是为富不仁的士绅豪强,是为恶乡里的地痞无赖。”

  这是桑敬对庞修德说的话。

  对于朝廷的这个决定,庞修德也只得说一句:

  “陛下仁慈,侯爷宰相肚里能撑船。”

  因为庞修德已经是自己人,桑敬又补充了一句:

  “如果有些人不服从朝廷的迁徙计划,可加以严厉打击。”

  庞修德眼睛一亮,露出了然的笑容:

  “下官明白,请侯爷放心,我定然不会放过任何一个为恶之人。”

  桑敬笑道:“你办事我放心。”

  什么宰相肚里能撑船,踏马都想烧死我了,我撑踏马的船。

  圣皇的面子要给,皇帝的命令不能违背。

  可作为执行者,弄死一些首恶,还不是简简单单的事情?

  不过他们并没有直接动手拆分百姓,桑敬的计划是:

  “拆分必然会带来混乱,难免会给某些犯罪分子可乘之机。”

  “如果就此让他们逃得法律制裁,是对所有人的不公。”

  “所以我们先惩奸锄恶,将违法犯罪之人处理了,然后再着手去处理拆分的事情。”

  庞修德也认为这个计划不错。

  而且他还亲自带队,对掌握的地痞流氓进行抓捕。

  有些犯罪分子比较识趣,发现朝廷出动的是军队,直接就束手就擒了。

  有些人还想负隅顽抗,迎接他们的就是一梭子子弹。

  短短半个月时间,就有一千多人被抓。

  监狱里都人满为患,不得不另外找了个地方进行关押。

  燕晓陆等人,日夜不停的进行审问,把他们给累的人都快瘫了。

  一旦审出口供,就会立即转给外面的禁军。

  禁军就会第一时间赶到,将人给抓起来。

  赵仲丰走在大街上,以往繁华的街道变得无比萧索。

  只有稀稀拉拉的几个行人,也都是步履匆匆。

  时不时就会有一队禁军呼啸而过,每到这个时候,赵仲丰就忍不住一阵心惊肉跳。

  “回家再把那两个畜生给我打一顿……”

  只是一会儿的功夫,这句话他已经说了五六遍。

  跟在他身后的小赵哭笑不得,看来这次真的将老爷子给吓得够呛啊。

  其实又何止是老爷子,他自己又何尝不惧怕。

  桑敬的手段太高明,手腕也太强硬。

  如果不是老爷子明智,早早就表态,搞不好这会儿义惠侯已经成为过去式了。

  想到这里,他靠近赵仲丰小声道:

  “爹,您说朝廷会如何处置火烧留守衙门的事情啊?”

  赵仲丰摇摇头,说道:“不知道,我要是有那个脑子,还至于当个普通百姓吗?”

  “能保住我们自己一家平安,就已经是我能力极限了。”

  小赵也不禁点头,以前还没觉得。

  这次桑敬的一番操作,让他亲眼见识到了什么叫阴谋,什么叫手段。

  而桑敬在大明高层的地位并不高,比他强的车载斗量,那些人又该是何等的恐怖。

  一想到自己年轻时候不甘寂寞,想要去京城闯荡一番,他就忍不住后怕。

  还好被自家老爷子给拦住了,否则说不定骨头都凉了。

  很快父子俩就来到桑敬的新住所:

  “麻烦小哥通报一下,就说赵仲丰应邀前来拜会。”

第563章 开杀

  看着已经能下地行走的刘隆,桑敬大笑道:

  “哈哈……守庸气色见好,可喜可贺啊。”

  刘隆恭敬的道:“多谢永义侯挂念,命总算是保住了。”

  桑敬欣赏的道:“都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守庸就是如此。”

  “陈侯的来信中特意提到了你,还让我转告你安心养伤,伤好了随时可以去京城找他。”

  刘隆露出难以抑制的喜色:“一点小事,竟能累安平侯上心……愧不敢当啊。”

  桑敬倒是能理解他的失态,毕竟被安平侯亲自过问,对他们这些即将出仕的士子来说,意义太重大了。

  就这么说吧,如果不是陈景恪在信里提到了刘隆。

  以他堂堂永义侯的身份,又岂会对一个读书人如此客气。

  两人又闲聊了几句,就将话题转到了凤阳当下的情况。

  提起桑敬的这一波操作,刘隆惊叹道:

  “您这招以身入局,震惊天下人啊。”

  桑敬也不禁有些得意:“哈哈,机缘巧合罢了……”

  谦虚了一句,他接着问道:“不知守庸对凤阳之事有何看法?”

  刘隆只是笑而不答。

  桑敬略微一想就明白了他的意思,他在凤阳被刺伤。

  如果说应当重处,那就有挟私报复的嫌疑。

  如果说的轻描淡写,要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又有违本心。

  不说话,就是最好的回答。

  “守庸有君子之风也,将来必有一番大作为。”

  桑敬赞叹不已,然后又故作遗憾的道:

  “只可惜,我永义国小,不能拥有你这般大才。”

  面对招揽,刘隆诚恳的道:“故土难离,还望侯爷见谅。”

  桑敬点点头,说道:“守庸志向高远,只有大明才能发挥你的才能,望你不忘今日……”

  说话间就有一名部下走过来,小声说道:

  “侯爷,义惠侯父子到了。”

  桑敬点点头,示意知道了,然后对刘隆说道:

  “我还有点俗务要处理,就先告辞了,守庸且安心养伤。”

  刘隆正想起身相送,桑敬轻轻按住他的肩膀,说道:

  “你的内伤还未痊愈,就不用多礼了。”

  刘隆也没有逞强,就坐着拱手道:“那学生就失礼了,侯爷慢走。”

  桑敬点点头,转身离开。

  待他走远,刘隆终于大笑道:“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圣人诚不欺我也。”

  坚守信念,守护人文道义,必将有所得。

  现在的他,不正是最真实的写照吗。

  当然,他之所以这么开心,并不是因为前途被照亮。

  而是因为正义取得了胜利。

  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比自己信奉的真理大兴,更值得开心吗?

  -----------------

  桑敬在前院大堂,见到了赵仲丰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