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729章

作者:见月明

  而且,老朱他们虽然更重视团团和朱文基,但只是内心的衡量罢了,不会轻易表现出来。

  平日里对圆圆还是能做到一碗水端平的。

  只是很明显,三个小孩子都有些怯他,老老实实的站在那里,问一句才答一句。

  他还毫不自知的沾沾自喜道:“这仨孩子真乖啊,长大了指定和他们爹娘一样聪明。”

  陈景恪接话道:“乖什么,您可别被他们给骗了,皮着呢,就刚才……”

  “咳咳……忽然嗓子有点不舒服。”朱雄英忽然干咳几声打断他的话,并暗暗朝他使眼色。

  在座的谁不了解谁啊,只看他的动作就能猜到几分。

  老朱立马改口,说道:“小孩子皮一点好,雄英小时候可天天嚷嚷着要去打仗的。”

  朱雄英连忙说道:“对对对,小孩子哪有不皮的……皮才是聪明的表现。”

  马娘娘却没那么好糊弄,问陈景恪道:“今天谁又惹什么祸了。”

  陈景恪不顾朱雄英使眼色,将圆圆在地图上乱画的事情说了一下。

  倒不是他真的想告女儿的状,而是这种事情根本就瞒不住人,老朱和马娘娘早晚会知道的。

  与其骗他们,还不如现在就直接说了。

  知道自己惹祸的圆圆低着头不敢说话,团团和朱文基也怯怯的不敢乱动。

  陈景恪责备的道:“虽然那地图不算什么,就算撕烂了也没什么影响。”

  “可这事儿性质不同,必须要严惩让她涨点教训。”

  这话表面是在责备圆圆,实际上是在替她开脱。

  毕竟是自家闺女,不可能真的不管不顾。

  果不其然,听了他的话之后,看着三个胆怯的小豆丁,老朱没好气的道:

  “咱以为多大的事,不就是一张地图吗,你和一个小孩子上纲上线做什么。”

  “我看你是越长越回去了。”

  然后他摸了摸圆圆的小脑袋,慈祥的道:

  “小圆圆别怕,不是什么大事,祖祖不生气的。”

  圆圆抬起头希冀的看向他,说道:“祖祖真的不生气吗?”

  奶声奶气的祖祖,让老朱高兴的眼睛都眯起来了:

  “不生气不生气,祖祖怎么会生小圆圆的气。”

  “你爹要是生气责备你,你就和咱说,祖祖帮你揍他。”

  圆圆像是找到了主心骨一般,也不怕老朱了,上前一把抱住他的胳膊,亲昵的道:

  “祖祖真是太好了……爹爹刚才凶我呢。”

  三小还是第一次和他这么亲,老朱高兴的半边身子都酥了:

  “竟敢凶我们圆圆,太可恶了,祖祖帮你报仇。”

  圆圆小脸上纠结了那么一小会儿,才说道:

  “不要,是圆圆做错事了爹爹才生气的。”

  这个回答真的是让所有人都惊喜不已。

  老朱不顾老迈,竟将圆圆给抱了起来:

  “哎呀哎呀,小圆圆真是太孝顺,太懂事了。”

  朱雄英吓了一跳,连忙过来护住,嘴里却不忘附和:

  “圆圆本来就聪明,景恪就是要求太多。”

  就连马娘娘都帮着她说道:“是啊,孩子还小,你小时候……嗯,你不能用你的标准去要求别人啊。”

  “你这样的天才亘古以来又有几人,孩子能有中人之姿我们做长辈的就应该满足了。”

  陈景恪不禁也有些自我怀疑,莫非我真的要求太高了?

  不过他也不是能轻易就改变主意的人,纵使自己要求确实高了,可让她跟着马娘娘学学规矩总是没错的。

  而且看现在的样子,因为方才的事情,圆圆也破除了对老朱的恐惧。

  现在正赖在他怀里不肯下来,正好将她送过来。

  既能学规矩,也可以陪陪两个老人家。

  于是就将自己的打算说了出来:“孩子也不算小了,有些规矩是时候学了。”

  “我想着将她送到您这里来,由您亲自教导她。”

  老朱抢先开口说道:“好好好,这个主意好,以后就让圆圆住在慈宁宫好了。”

  马娘娘也欣喜的道:“这样也好,可以陪陪我们两个老家伙。”

  于是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

  至于团团和朱文基,他们没事儿的时候倒是可以过来玩,但教导他们的事情会由专门的人负责。

  目前陈景恪都不准备插手他们的教育,一来是不擅长,二来也没那个精力。

  等再过上三五年,他才会亲自出手教导。

  此事说定,大家都很开心,都坐下来开始谈正事。

  破除心中怯意的圆圆,则带着团团和朱文基开始了探险工作。

  毕竟慈宁宫对他们来说,完全是个陌生的地方。

  众人的话题,也是顺着地图的事情展开的。

  老朱问道:“这次大分封你们有具体的章程没有?”

  朱雄英颔首说道:“本来想确定下来,在征求您的意见……”

  “这次准备册封八十到一百个诸侯王,依然是王公侯伯四级封国。”

  老朱问道:“土地够分吗?别把地弄的太小,反而会起反作用。”

  朱雄英说道:“地是够的,库页岛、虾夷岛、日本群岛、琉球群岛……”

  “南洋剩余土地,西洋的部分岛屿,以及安西的部分土地全都囊括进去。”

  “百十个诸侯国还是够分的。”

  老朱眉头一皱,说道:“安西?那里就算打下来,没有一二十年治理也很难真正建立稳固统治。”

  “若册封太多国家过去,恐怕会惹出事端。”

  朱雄英解释道:“这么多诸侯国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完成。”

  “我们预计,前五年将日本、南洋和炎洲方向的诸侯国建立起来。”

  “五年后根据安西的实际情况,再决定要不要分,具体如何分。”

  “这个过程可能要持续十年乃至更久。”

  诸侯国草创时期,必须从大明吸血。

  大明的家底虽然雄厚,可也禁不住上百个诸侯国同时吸。

  所以必须要分批建立才行。

  老朱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见他如此稳重,也放心的点了点头。

  这时陈景恪补充了一句:“秦晋燕三国之间,最好不要直接接壤。”

  “有必要在他们之间,建立一些诸侯国以为缓冲。”

  “所以安西那边是必须要建立一些诸侯国的。”

  老朱默默地点了点头,这话难听,但却是老成持重之言。

  秦晋燕都是大国,现在上面有大明压着,互相之间有亲情羁绊,不会出什么问题。

  可过上三五代人就不好说了。

  设置一些诸侯国作为缓冲,能有效的减少不必要的纠纷。

  至于被夹在中间的诸侯国会不会难受。

  肯定不那么舒服,但只要大明的宗主国地位不丢,只要秦晋燕三国平衡局势不被打破。

  他们的安全还是有保障的。

  如果前两个条件都不存在了……大明自身都难保了,谁还管你诸侯国啊。

  陈景恪搞大分封的目的,又不是为了某一家一姓的长盛不衰。

  他只需要对华夏负责。

  反正,最后不管怎么发展,肉烂在华夏这口大锅里就行。

  又商量了一些细节,最终老朱和马娘娘肯定了他们的方针。

  至于具体怎么划分,就是朱雄英和陈景恪的事情了,他们才懒得操心。

  朱雄英趁机表扬了一下圆圆,说她随手一画竟然就确定了七个诸侯国的疆界。

  而且七个国家的疆界还都恰到好处。

  这可把老朱和马娘娘给惊喜的不得了。

  古人或许不信神佛,但没有人不信天命,包括老朱也是一样。

  如果是一笔两笔还能说巧合,六笔确定七个国家,如果说没点天意在里面他们是不信的。

  尤其是圆圆方才才讨得了他们的欢心,此时知道了此事,他们就更开心了。

  老朱笑道:“好好好,这就是天意,圆圆合该是咱们朱家的媳妇。”

  至于会不会养出一个武则天……

  秦、晋、燕、朝鲜、楚国,这几个朱姓诸侯国,可都是大国。

  他们会答应?

  就这么说吧,大分封时代,就算十个武则天绑一块也没机会篡位。

  接着他们又聊起了日本和西域的战事。

  目前大明最主要的的战争,也就是这两场了。

  期间老朱和马娘娘不免想念儿子,心情一度有些失落。

  朱雄英和陈景恪好一通安抚,才让他们恢复过来。

  为了宽慰他们,陈景恪说道:“这两场战争不存在失误的可能。”

  “就算失误也不怕,我还有底牌没用呢。”

  老朱和马娘娘点点头,他们什么大风浪没经历过,自然不会担心的生出心病来。

  他们更加关心的是陈景恪所谓的底牌。

  “听你这话,你那军械研究院出大成果了?改天我去见见去。”

  陈景恪还没开口,朱雄英就忍不住说道:

  “那可是大成果,就是景恪以前说的那种火器,已经造出来了。”

  “那威力,真的太强大了。”

  “目前的火器和它们一比,就和玩具一样。”

  老朱不禁有些动容,说实话,虽然他很信任陈景恪。

  可是对他说的那种金属风暴依然有着怀疑。

  听说类似的东西造出来了,自然更加好奇。

  当即就表示,改天一定要去看看。

  说起来,他也确实有一段日子没有出宫了。

  和朱标当皇帝的时候不一样,自从朱雄英登基,除非有大事老朱就很少离开慈宁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