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706章

作者:见月明

  梁永怀就站在高处,用望远镜观察着阵地变化。

  对于这些日本兵的素质,他也不禁赞叹,确实不可小觑,难怪当年倭寇能纵横大明沿海。

  可惜,他们面对的是前所未有的战争。

  当这些日本人进入阵地,他的副将问道:

  “将军,要不要开火?”

  梁永怀回道:“不急,敌人进入十丈距离在开火。”

  副将迟疑道:“是不是太近了?”

  梁永怀只是简单的回了一句:“这本来就是一次战术验收。”

  副将再不说话,转身让传令兵去传达命令。

  传令兵自然不会跑步去传达,而是来到高处,将命令传达给通讯兵。

  通讯兵拿出不同颜色的旗帜挥舞。

  这就是旗语,在陈景恪的启发下,大都督府组织人发明的。

  目前还不是很完善,但已经能准确传达并不复杂的命令了。

  神机营的通讯兵,配备到了百户所这一级别。

  杨洪很快就接到了命令,眼睛里露出亢奋的之色,大声喝道:

  “兄弟们,将军有令,敌人靠近十丈开火。”

  “谁都不要提前开火,否则我让你去扫一个月厕所。”

  然后看了看走在前排的日本兵,他又补充了一句:

  “敌人有盾牌,前三穿甲弹。”

  所谓穿甲弹,就是梭形的钢弹,近距离破甲效果非常好。

  阵地响起零星的笑声,接着就是更换子弹的声音,很快就恢复寂静。

  阵地内的日本兵,还不知道即将面对的是什么。

  靠近城墙二十丈左右,他们就撑起了盾牌,然而预想中的箭雨并没有落下。

  作为最基层的士兵,他们虽然觉得奇怪,却并没有多想,而是继续往前走。

  十五丈,十丈……

  “砰……”不知道谁率先打响了第一铳。

  “砰砰砰……”更加密集的火铳声紧随其后响起。

  走在前排的日本兵发现,自己手里的木质盾牌,像是纸片一般被轻易穿透。

  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在自己的胸前点出了一朵朵血花。

  火器,对日本的普通士兵来说,还是太遥远太神秘了。

  很多人只听说过火炮,却不知道还有一种东西叫火铳。

  他们致死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死。

  随着火枪声音的响起,一排排的日本兵如割麦子一般被击倒。

  这些人也不愧是百战精锐,并没有怯懦,而是举起兵器试图冲锋拉进距离。

  然而,脚下不深的坑和木桩,却让他们迈不开腿。

  短短的十丈距离成了天谴,任凭他们如何冲锋,都始终无法越过。

  随着一名名日本兵倒下,终于有人受不了,转身逃跑。

  远处足利义持也是目瞪口呆,他知道大明有神机营,也知道是新式火器军队。

  却从来没有想过,火器的威力能如此之大。

  这还只是火铳,威力更大的火炮还没有露面呢。

  他的这个念头刚刚升起,明军阵地就响起“轰隆隆”的巨响。

第509章 明军的破绽

  随着火铳火炮声响起,后方观战的日本各将领无不目瞪口呆。

  他们设想过无数种结果,独独没想过眼前这种。

  这已经不能称之为战争了,就是一场屠杀。

  此时他们也终于明白,明军为何在阵地前挖坑埋桩了。

  就是拖延日军行进的速度。

  好不容易逃离阵地的日本兵,还没来得及高兴,一阵更加剧烈的爆炸声在身边响起。

  又有数百人被炸死炸伤。

  不过还好,明军只象征性的发射了一轮火炮就停止了,剩下的人得以逃过一劫。

  最后一统计,五千人就只剩下两千一百余人,还有数百人受伤。

  两千八百多人,倒在了那块之前他们嘲笑的阵地之上。

  面对这个结果,所有人都沉默了。

  从他们进入阵地到最后逃离,只过去了两刻钟,甚至两刻钟还不到。

  足足两千八百多人倒下。

  他们都是身经百战的将领,却从未见过……不,连听都没听说过如此惨烈的战争。

  这不禁让他们产生了怀疑,我们真的能击败面前这支军队吗?

  足利义持脸色难看,久久不能言语。

  伊藤正夫深吸口气,出列说道:

  “大御所阁下,方才明军所使用的,应该就是火铳了。”

  “对面那支军队,就是传说中的神机营。”

  “大明皇家禁军,由那位安平侯亲自训练的军队。”

  足利义持以为他又要劝说自己撤兵,不耐烦的道:

  “你想说什么?如果是劝我罢兵,就不要再说了。”

  伊藤正夫说道:“大御所误会了,我亦知晓,两军一旦开战我们就再无退路,又怎么会劝大御所退兵。”

  实际上是足利义持再无退路,要么输的一无所有,要么赢的盆满钵满。

  他若是受挫而退,立马就会被人推翻。

  毕竟,他只是幕府将军,不是天皇。

  足利义持有些意外,竟然不是劝退兵,态度不禁好转了许多:

  “不知兵部卿有何高见?”

  伊藤正夫指着阵地说道:“火铳装填困难,射击频率并不高。”

  “方才我听他们火铳的声音,非常的密集,想来他们应该是找到了某种方法,规避了这个缺点。”

  足利义持惊讶不已,不禁赞道:“兵部卿阁下果然心细如发,竟能察觉到这一点。”

  关键还是,大家都被火铳的杀伤力给震惊了,他竟然还能保持清醒,太难得了。

  所以足利义持话语里,也带上了尊称。

  其他人也都对其佩服不已,果然不愧是兵部卿啊。

  伊藤正夫却没有丝毫的兴奋,而是面色严肃的道:

  “虽然不知道明军用了什么方法,规避了火铳装填慢的缺点。”

  “但他们也绝对没有办法违背常理,改变装填的速度。”

  “方才我听火铳的声音,依然有明显的停顿。”

  “所以我断定,明军虽然火力凶猛,但射击的频率是有上限的。”

  足利义持也不是庸才,听他一直强调射击频率,也大致有些明白他的意思了。

  甚至他已经想到了,如何针对这一点设置战术。

  只是,这个战术就是派人去送死,会影响到他的地位。

  所以他并没有抢这个风头,而是故作未知,诚恳的请教道:

  “不知兵部卿阁下可有破解之法?”

  伊藤正夫却没有想那么深,见他如此尊敬自己大为欣慰,说道:

  “火器胜在远程攻击,一旦近身杀伤力反而不如刀枪。”

  “所以只要我们能突破火铳封锁,突进到城墙之下,此战就赢了七成。”

  “我观明军火铳,有效射程应当在五十丈左右。”

  “最好的办法就是派遣骑兵,利用速度冲过这段死亡距离。”

  五十丈,对于骑兵来说也就是一个加速而已。

  足利义持故作失望的道:“哎,明军也知道这一点,所以才挖坑埋桩迟滞我们的速度,如之奈何啊。”

  况且,他们也没多少骑兵。

  日本本土没有马,汉朝时期从中国引进了马匹繁衍。

  但马这东西需要广阔的平原奔跑,日本显然不满足这个条件。

  于是引入日本的马匹一代代退化,到了这会儿普遍比较低矮。

  只能用作驽马,用来骑乘的战马太少了。

  前世明治维新后,日本从世界各地引进优良马种改良,才有了后来的‘东洋马’。

  这一世可没明治维新,再加上大明十余年的封锁,导致日本战马更加稀缺。

  只有高级将领才有战马,低级将领和武士,能有驽马骑就不错了。

  至于成建制的骑兵,也就只有足利义持手里有三千骑,还是他爹费尽心思打造的。

  是室町幕府威慑其他藩主大名的底牌,怎么能轻易拿去送死呢。

  不过足利义持很聪明,刻意没有提骑兵的事情,而是重点强调明军修筑了工事。

  就是在暗示,步兵都跑不动,骑兵就更没用了。

  他说的有理有据,以至于压根就没有人怀疑,在这种关键时刻,他竟然还想藏底牌。

  伊藤正夫自然也没有怀疑,所以他说出了自己的办法:

  “用人。”

  足利义持惊讶的道:“用人?”

  其他人这时才反应过来他是什么意思。

  所谓用人,就是用人命当肉盾,冲过‘五十丈’的死亡距离,抵进城墙展开肉搏。

  伊藤正夫重重的点头:“让士兵排成密集阵型,前方的人替后方的人抵挡子弹。”

  “前方的人被击倒了,后方的人填上空缺……这是唯一的办法。”

  众人久久不语,这确实是个办法,但太过残酷。

  当然,他们并不在乎贱民的命,可出这个主意的人,必然会遭到将士们的痛恨。

  他们自然不愿意背负这样的骂名。

  但内心里,却都对伊藤正夫敬佩不已。

  大家都慌乱的时候,他还保持冷静,观察敌我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