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697章

作者:见月明

  横山丸说道:“刺杀熙成容易,但西园寺公重身边守卫森严,每日饮食都有人试吃,想杀他恐怕不容易。”

  松下清次郎胸有成竹的道:“以前想杀他或许很难,但现在……时代变了。”

  时代变了?

  横山丸不懂他为何要这么说,但也没有追问,只要有办法杀死西园寺公重就行。

  况且,他大哥松下纯太郎能直接联系安平侯,或许侯爷早就有所安排呢。

  -----------------

  西园寺公重很清楚有人要杀自己,虽然不知道具体是谁,但坐在他这个位置上,想杀他的人太多了。

  所以必须要保护好自己。

  他出行的时候非常谨慎,随身护卫就有百人规模。

  乘坐的马车用黑纱遮挡,四壁镶嵌的有钢条,能有效防止冲撞。

  家里的奴仆等等,都是经过几轮筛选,确保身家清白,饮食之类的也非常注意。

  可以说,他将自己保护到了牙齿。

  然而他还是死了,死的不明不白。

  这天晚上他照常处理完公务,在仆人的服侍下就寝。

  第二天早上起来,仆人来请他起床才发现,他的头不见了。

  听到这个消息,长庆也非常震惊。

  没想到大明对日本的渗透,竟然严重到这种地步了?

  是的,在听到西园寺公重被刺的消息后,他直接就认定了是大明干的。

  不只是他一个人,很多人都能猜到是大明干的。

  然后所有人都感到了一股不安。

  西园寺公重对自己的保护如此严密,都被悄无声息的刺杀,那我们呢?

  周围一切都变得可疑起来。

  不过这种未知的危机,反而让这些人更加坚定了合并的想法。

  再不合并,大家都会死的不明不白。

  然而正如松下清次郎所预测的那般,他们内部乱了起来。

  虽然大家立场相同,可谁都不服谁。

  缺少了有力的声音领导,一件鸡毛蒜皮子小事都能引起争吵。

  倒是有人能服众,那就是长庆。

  而且长庆确实有了唇亡齿寒之感,想站出来促成两朝合并。

  然而就在此时,又一个消息传来,熙成亲王也被刺杀。

  关键是,他并不是死在流放地,而是死在了来吉野的路上。

  长庆又不是傻子,哪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一张脸顿时就成了铁青色。

  他没想到,自己最信任的岳父,竟然想玩这么一手。

  难怪大明迫不及待的把他给刺杀了。

  感情上的背叛,彻底激怒了长庆,从此紧闭王宫大门,不再接见任何外臣。

  这进一步加剧了南朝政治的混乱。

  民间反对合并的声音,也果然再次高涨。

  甚至有谣言传出,西园寺公重是被天神杀死的。

  否则凶手是怎么潜入进去的?又为何到现在都找不到痕迹和凶手?

  总之,南朝确实乱了起来。

  本来说好的合并条件,也被他们改的乱七八糟。

  消息传到北朝,足利义持也是脸色大变,连忙加紧了自己的安保力量。

  可是面对南朝的政治混乱局面,他却没了办法。

  就在这一偏混乱之中,两个月时间很快过去。

  大明朝廷的旨意,终于送到了鲸海舰队。

  灭日之战,开启。

第503章 人才济济

  陈景恪讨厌日本,讨厌到了骨子里,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

  大多数人都无法理解,他为何会对这个岛国如此痛恨。

  难道就因为倭寇?实在不至于啊。

  然而理不理解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想在仕途有所作为,就必须要和陈景恪保持一致。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于是大明高层都很讨厌日本。

  灭日,是早就达成的共识。

  尤其是大分封之后,军方更是对这里垂涎三尺。

  军方发明的沙盘推演游戏,攻打日本是必修科目。

  所以,当朱雄英正式对外宣布,要征讨日本的时候。

  军政两方立即就开始了相关筹备。

  军方拿出了早就制定好的方案,抽调了精锐将士,最强大战舰,确保此战万无一失。

  行政系统则打开仓库,将早就准备好的军需物资拿了出来。

  同时也开始抽调行政官员,准备进行占领后的治理工作。

  非但如此,朱雄英还将神机营的兵力派出去了一半,并且还携带了最先进的火器。

  “只有实战才能锻炼出真正强大的军队,本土作战神机营经验丰富,可海外作战他们还未经历过。”

  “这次正好将这个短板补齐。”

  对于这个命令,众人自然不会说什么。

  只有徐允恭非常的羡慕,恨不得亲自带兵上阵。

  陈景恪笑道:“怎么,静极思动了?”

  徐允恭颔首道:“哪有将领不想打仗的……你不用劝我,道理都我懂,只是和你发发牢骚而已。”

  这时朱雄英的声音传来:“我看你是不懂,否则就不会发牢骚了。”

  徐允恭连忙起身想要解释,朱雄英摆摆手,说道:

  “道理我都懂,但就是做不到,这是世界上最流氓的话。”

  “真正懂了就没有做不到的,做不到那就是不懂,这才是知行合一。”

  “大同思想这部书,你还是要多读多想。”

  徐允恭将解释的话咽下去,说道:“是,我回去就好好研读。”

  朱雄英看了他一眼,说道:“你心里肯定不服气,以为我拿权力压你。”

  “今天就咱们仨在这里,索性摊开来说。”

  “你是不是以为,因为你是妙锦的长兄,朝廷防范外戚才把你放在京城,不让你打仗立军功?”

  徐允恭连忙回道:“臣不敢有这般想法。”

  朱雄英肯定的道:“你就是这么想的,不只是你,很多人都是这般想的。”

  “更准确说,除了皇爷爷、我和景恪等寥寥数人,其他人都是这般想的。”

  徐允恭不知道该说什么了,难道不是如此吗?

  神机营统领看起来很重要,然而真正管事儿的是下面的左右将军。

  而左右将军都是朱雄英从别处提拔上来的,说白了都是朱雄英的人。

  关键是,别的军队大统领之下就只有一名副将作为助手,独独神机营配备了左右将军。

  这么做的目的,难道不是为了架空?

  说出去谁信啊。

  陈景恪摇摇头,说道:“防范外戚是真的,但不包括徐家。”

  “因为有大分封在,就注定了徐家对皇权没有威胁。”

  “啊?额……”徐允恭更加不知道怎么回答了。

  是啊,他立再多功劳,还能不要封国了不成?

  等将来时机成熟,一道旨意他就得打包行礼去封国了。

  徐家大多数人,都得跟他一起离开,还有个锤子的威胁。

  更何况,那么多诸侯王都是朱家封的,你徐家想篡权夺国,难度有点忒大了。

  东周能苟延残喘四百年,靠的是什么?

  就是诸侯王互相牵制,谁也不敢贸然以天子自称。

  所以,秦汉隋唐的某些经验,在大明并不一定就适用。

  至少目前不适用。

  可既然如此,为何又要将他摁死在京城呢?还给他配备两个副手架空他呢?

  朱雄英看出了他的疑问,说道:“神机营太特殊了,不管让谁担任统领,朝廷都会多派几个人去分权。”

  陈景恪接着解释道:“火器才是未来,神机营就是变革的种子。”

  “所以,它的配置是最高的,最普通的小兵都要求能读书识字,懂一些数理知识。”

  “就连马夫、厨子,都不例外。”

  “朝廷这么做的目的何在?就是摸索适合火器的路子。”

  “等这条路子成熟了,所有的军队都要跟进。”

  “现在你知道,它承载着什么样的重担了吧?”

  “和这个重担比起来,领兵打仗又算得了什么?”

  徐允恭不禁有些激动,他知道神机营地位特殊,可没想到竟然拥有这样特殊的地位。

  陈景恪继续说道:“之前之所以不告诉你,是怕知道的人太多,消息泄露出去引起将士们的恐慌。”

  每个人都有自己信任的人,你告诉他,他告诉他,就没秘密可言了。

  所以,朝廷在发展火器,也很重视火器,这一点大家都知道。

  但要在不久的将来全面取代冷兵器,只有部分人知道。

  具体怎么取代,知道的人就更少了。

  之所以保密,主要还是怕引起不必要的恐慌。

  对不熟悉的事物感到惶恐,这是人类的本能。

  恐惧来自于未知,人类畏惧死亡,其实本质也是对未知的恐惧。

  因为没人知道死亡之后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

  将士们熟悉了冷兵器,突然传出火器才是未来,他们会慌的。

  更何况现在就连朝廷都不知道具体该怎么改,下面的人就更无所适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