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见月明
只不过万历是摆烂导致的恶果,朱元璋是杀伐过重造成了当前局面。
但不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都必须要尽快解决,否则后果会很严重。
不,恶果已经出现了。
最直观的表现就是,土地兼并加剧,士绅大户将赋税转嫁给百姓。
权力这种东西,让出去很简单,收回就难了。
尤其是土地兼并,一旦到了大户手里,再想让他们吐出来,就千难万难了。
除非大开杀戒……
等等,陈景恪忽然愣住了,大开杀戒?
朱元璋貌似已经开始对地方大户动手了。
卧槽,不会吧。
老朱竟然将自己隐藏的这么深?
之前他还以为,朱元璋是因为赵瑁案,才去动的这些大户。
现在看来,并没有那么简单啊。
有没有一种可能,朱元璋已经察觉到了这种情况。
所以才决定借助赵瑁案,将这些大户清理一遍?
越想陈景恪就越觉得这种可能性很大。
再回想一下朱标的态度,也很可疑。
除了最开始劝说朱元璋不要大开杀戒,之后貌似就不闻不问了。
这次朱元璋对地方大户动手,他在做什么呢?
忙着建设仓库筹集物资,无暇顾及朝政,连内阁差事都暂时放下了。
所以他没有发表什么看法。
这完全不符合他的性格。
还有马秀英,确实劝说朱元璋少杀点人,两人还大吵了一架。
然后呢?
她被禁足,朱元璋该杀还是继续杀。
不正常,十分有十二分的不正常。
这一家子不会是在演戏吧?
至于目的,一是为了隐藏真正目的,二是保持人设。
杀大户需要一个理由,总不能直接说你搞土地兼并,所以我杀你吧?
哪怕是汉朝,也会找个修皇陵的理由迁徙地方大户呢。
朱元璋也同样需要一个理由。
那就是赵瑁案。
你们这些地方大户和官吏勾结,证据确凿,当杀。
如此一来,天下人最多也就是抱怨皇帝杀心过重,不会有别的想法。
至于保持人设……主要是想保住马皇后和朱标的人设。
老朱本来就是杀伐果断的性子,人设就摆在这里的。
杀再多人,大家都习以为常。
马皇后的人设是什么?
仁慈啊,百官最后的庇护者。
但不会真的有人以为,她是个圣母吧?
她确实有仁慈的一面,不喜欢过于苛责人。
但能辅佐老朱夺得天下,必然也是杀伐果断的主。
在大局面前,她自然知道该做什么。
朱标的人设呢?
仁厚之君。
但这个仁厚只是相对于老朱来说的。
如果只是单纯的仁厚,又岂能降服那群骄兵悍将,又岂能让兄弟信服?
他的能力和手腕也非常强。
只不过他不喜欢搞扩大化,那样不利于国家建设。
且做事也比较讲究,会给大家都留一个体面。
开国功勋犯罪了,朱元璋会将人下诏狱,狠狠拷打折磨,连最后一点脸面都不给人留。
朱标则不然,他觉得这些人毕竟为大明立过功。
杀就杀了,应该给人留个体面。
这有点像西汉初年的君臣关系。
西汉初期,功勋和三公九卿犯罪被抓进监狱,如果皇帝认为他必须死,就私下送一封信。
不论信里写的是什么,在见到信之后,那个功勋就会自杀。
然后皇帝就会下旨,讲一下他的功劳,说一下他的过错,让他按照诸侯之礼下葬。
事情就体面的解决了。
朱标应该是很喜欢这样的君臣默契,他的仁也主要体现在这些方面。
朱元璋大开杀戒,如果马皇后和朱标不闻不问,就属于人设崩塌。
现在马皇后确实劝说了,也保下了一些罪责较轻的官员。
然后被皇帝禁足了。
即便在禁足期间,她依然在劝说皇帝。
人设保住了。
朱标在忙别的事情,人设也保住了。
但朱元璋依然再杀。
该死的人一个没逃掉,隐患也解决了。
如果猜测是真的,那这一家三口的心眼可就太多了。
合起伙演戏,将天下人都玩弄于股掌之间。
当然,这个猜测过于阴谋论了,也将马皇后想的太虚伪了。
陈景恪至少能肯定一点,马皇后确实不喜杀戮,她劝朱元璋少杀人也是出自本心。
具体到这件事情上,估计她也是无奈。
地方大户趁官吏空缺,攫取地方权力,这是事实。
她确实想保住这些人,可当前弊病除了将这些大户扫荡一遍,别无他法。
所以她也只能选择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至于朱元璋,估计是真的谋定后动。
将所有事情都串联起来,他不停的掀桌子,杀掉大量官吏。
缺少足够的后辈官吏填补空缺,于是重启科举。
发现地方大户有失控危险,就借着赵瑁案杀一波。
查抄的土地可以分给百姓,财产可以充实国库。
然后科举选拔上来的人才,填补空缺。
哦,还有钱币改革。
查抄大户的资产,刚好可以用来填补亏空。
完美解决所有问题。
想到这里,陈景恪已经倾向于,朱元璋是故意为之。
难怪能靠着一个碗夺得天下。
这心眼是真多啊。
第81章 让他当驸马?
有了这个想法,陈景恪就开始悄悄的观察朱标的近期动向。
发现他一天大部分时间,都在巡视这些仓库,亲自核查入库物资。
有时候太忙,甚至都不回宫了,吃住都在外面。
看起来很正常,毕竟这些仓库事关货币改革,不能出任何问题。
可仔细一琢磨就知道不对劲。
堂堂大明副皇帝,竟然亲力亲为,本身就很不正常。
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是仓储官呢。
还有就是,查抄贪官污吏的家财,都没入户部的仓库。
被朱元璋大手一挥,存进了这些新建的仓库。
朱标可一点都没觉得这些物资染血,不动声色的就收下了。
甚至私下还高兴的对陈景恪说,有了这批物资入账,大大减轻了朝廷压力,宝钞改革更有把握了。
陈景恪能说啥,只能假装什么都不懂,跟着痛骂几句贪官污吏活该。
他也私下了解了一下赵瑁案,牵连的官吏越来越多,近七千人被抓。
锦衣卫已经开始对地方大户动手,第一批抓的,都是直接参与赵瑁案的。
大批的粮食被查抄送进国库,大量土地被没收。
被解救放良的佃户奴仆,更是数以十万计。
在这过程中,毛骧和他的心腹们的家产,也翻了不知道多少倍。
很多人借此攻击他们,但朱元璋全部留中不发。
这更加助涨了毛骧的嚣张气焰,走路似乎都带着风。
路过的野狗,敢看他一眼都要挨两个嘴巴子。
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叫趾高气昂。
对此陈景恪的评价是,权欲使人昏了头。
欲使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
现在已经将手伸向没有直接参与案件,但和案犯有亲属关系的大户。
这一下打击面就太广了。
自古以来婚姻就讲究门当户对,大户人家多存在姻亲关系。
按照他的这种做法,地方大户基本要被清扫七七八八。
以前,陈景恪会觉得残忍……不,现在他也觉得残忍。
可却不会再如之前那般反对此类事情。
或许是身处的位置不一样了,想法也出现了改变。
上一篇:全民领主:开局扮演秦始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