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见月明
当然,这么小的火车,是没办法坐人的。
他是站在旁边进行的操作。
锅炉里添加的本就是热水,很快就冒出白色蒸汽。
现场安静一片,大家大气儿都不敢喘,盯着这个铁疙瘩。
老朱更是紧张的捏紧手,青筋都凸起了。
邬秉让表情也渐渐严肃起来,眼睛一直盯着气压表。
看气压差不多了,就拉下了一个开关。
“呜呜呜……”汽笛声响起。
接着小火车猛的一抖动,发出“哐哐哐……”的声响。
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不敢置信的看着火车。
动了,真的动了。
火车确实动了,在抖动几下之后,车轮缓缓转动,沿着轨道跑了起来。
说是跑并不用准确,速度很慢,比成年人走路还要慢。
邬秉让就站在旁边,还要放慢速度才行。
但即便如此也足够了。
能不靠人畜之力让车动起来,对于在场的人来说,已经是一场洗礼了。
这和温差发动机带来的震撼不同。
那玩意儿太简单,也没有实用价值,大家也就刚开始新奇了一阵,很快就失去了兴趣。
火车不一样,这东西就算再迟钝的人,也能意识到它的意义有多大。
这时,蓝玉挠了挠头,嘟囔道:
“走的也太慢了,速度能不能再快点?”
邬秉让头都没回的说道:“这是缩小版的样机,速度很慢。”
“我们推测过,大型的要四五尺宽,六七尺高,十几二十尺长。”
“速度会比现在快一点,嗯,比成年人走路的速度要快一点。”
蓝玉皱眉说道:“才比人走路快一点吗?”
朱元璋笑道:“憨货,人会累这铁疙瘩可不会累,能连续不停歇的走。”
“你算算一天能走多远。”
蓝玉还真就掰着手指算了起来。
不只是他,很多人都跟着一起算了起来。
别以为将领都是直来直去的性子,数学肯定不好云云。
其实这完全是错误的想法。
大家以为将领每天都要想着怎么练兵,怎么去算计敌军。
实际上并不是这么回事儿。
将领考虑更多的其实就是各种琐事。
各种物资的多少,使用情况。
每天走多少里路,消耗多少粮食,怎么才能让运输粮食消耗最小化。
这些都是他们需要掌握的。
可以说,一个真正的高级将领,每天都要和数字打交道。
对数字不敏感的人,是当不了优秀将领的。
比如蓝玉,他几乎是眨眼时间就给出了数字。
正常成年人空手的平均速度,差不多在每时辰二十里左右。
这车跑的比人快一点……就按和人一样的速度,一个时辰二十里。
一天十二个时辰……
“二百四十里?这铁疙瘩每天能走二百四十里路?”
他震惊的说道。
所有人都被这个数字给惊住了。
老朱笑道:“现在知道火车的厉害了吧。”
蓝玉目光看向火车,就像是在看瑰宝:“厉害,太厉害了。”
其他人也都是一样的态度。
每天二百四十里,距离再也无法阻碍大明的统治了。
朱雄英翻了个白眼,他可是记得很清楚,这些话都是当初陈景恪说的。
现在被皇爷爷拿来显摆来了。
关键是,显摆的人竟然不是他,有点失望。
朱标只是笑而不语,这也是父子默契了。
当老朱想要表现自己存在感的时候,他这个当儿子的就会刻意隐藏自己。
当他需要展现皇帝权威的时候,老朱则会隐于幕后给予支持。
现在无疑是老朱的主场。
这时,一直沉默的陈景恪忍不住说道:
“火车只能白天走,晚上黑灯瞎火太危险了。”
徐达说道:“就算每天只能走六个时辰,也是一百二十里,那也了不得啊。”
汤和附和道:“是啊,十天就能走一千多里,一个月就能从南走到北。”
冯胜说道:“还不用废一点人力,将士们到达目的地直接就能作战。”
李善长说道:“这算什么,运送军需物资才是大头。”
“以往输送军粮,超过千里有九成粮食就要消耗在路上。”
“有了这个火车,军粮能一粒不少的运送到千里之外,乃至万里之外。”
“这能节省多少国力和民力啊。”
众人越讨论,越觉得火车实乃国之利器。
不知道谁率先夸起了陈景恪,于是话题又变成了对他的吹捧。
陈景恪只是谦虚的道:“都是研究院诸位的努力,才能将此物造出来。”
邬秉让则表示,他们完全是按照陈景恪的设计来做的,不敢居功。
实际上他这是谦虚了。
虽然主体结构是参照了陈景恪画出来的草图。
可让草图变成实物,中间有太多细节需要去做。
而这些细节,都是靠研究院的人一点点琢磨出来的。
正在兴头上的老朱大手一挥,都别谦虚了,都有功劳,都有重赏。
最后的结果是,研究院的人加薪的加薪,升职的升职。
总之现场一片欢腾。
唯独陈景恪,啥也没捞着。
不过陈景恪啥也没说。
他知道老朱不是不给,而是准备给个大的。
会连带既往的功绩,给一个阶段性的封赏。
毕竟年龄也到了,以前因为年龄而推辞的封赏,也是时候兑现了。
-----------------
众人跟着小火车绕了好几圈,马娘娘先扛不住了,带着徐妙锦等女眷去了一边歇着。
看着依然兴致不减的一群大男人,实在有些搞不懂。
火车虽然确实挺新鲜的,可这么看有啥意思?
如果老朱听到了,一定会告诉她们:
有意思,可太有意思了,能看一整天都不累。
陈景恪虽然也觉得很有意思,可他毕竟是过来人,率先恢复理智。
“太上皇、诸位前辈,咱们也不能这么一直干看着啊。”
他本来是想劝大家去参观一下别的地方,或者商量一些正事儿。
哪知道,老朱眼睛一亮,说道:“对啊,你看咱都糊涂了。”
“邬爱卿,让咱也来操作一番。”
陈景恪:“……”
得了,啥也不说了,随他们去吧。
然后他带着马娘娘等女眷去参观了研究院。
在这里见到了巨大的厂房,以及各种大型工具。
这些工具有些是为了制造火车,新研制出来的。
有些则是已经有的,比如龙门吊,在造船厂已经普及开来。
这个厂房对陈景恪来说,实在太落后了。
但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充满了‘科幻感’。
马娘娘感叹道道:“这就是景恪当初说的机械化吧?”
陈景恪想了想,也没有反驳。
放在前世,谁要是说这就是机械化,肯定会被人嘲笑。
但放在这个年代,这就是机械化,就是科幻。
而且在他的规划里,蒸汽机研究院研究的不只是蒸汽机,还有各种工具。
比如机床。
这也是进入工业时代的敲门砖之一,也是工业升级的必要条件。
上辈子在机床方面,我国被人卡了几十年的脖子。
这辈子,只有我们卡别人的份儿。
就算你知道蒸汽机制造技术又能怎样?
没有相应的机床,你只能靠手搓。
成本和品质都和我们的完全没法比。
当然,这些马娘娘她们是不知道的。
不过她们也能感受到,眼前的一切将会改变世界。
-----------------
一群老头真就玩到天快黑才恋恋不舍的离开。
不过老朱并没有忘记正事,临走的时候要求邬秉让,尽快造出真正的火车。
“不论需要什么,咱都给你,明年咱要见到真正的火车。”
“臣必定不让陛下失望。”邬秉让先是答应,然后表情严肃的道:
上一篇:全民领主:开局扮演秦始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