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545章

作者:见月明

  “幸得娘娘力保,顺妃才免于惩罚,只是被废了尊号。”

  朱柏整个人都傻了,他无法接受这个结果。

  自己的外祖父,那个慈祥、正直的老人,竟然干出如此龌龊的事情。

  自己的母亲还帮着遮掩。

  发生了这种事情,自己又将如此自处?

  “我……他……我娘为何要帮……为何要如此糊涂啊。”

  陈景恪心下叹息,发生这种事情,朱柏夹在中间才是最难做的。

  拍了拍他的肩膀,正色道:“顺妃这么做是情有可原的。”

  “你想想现在的自己,当能明白她当时的无奈。”

  朱柏下意识的点点头,父亲犯了死罪,想必当时她比现在的自己还要惶恐无助。

  在那种情况下,她做出任何选择都是可以理解的。

  想到这里,他的心里好受了许多。

  陈景恪接着说道:“她的行为符合情理,不容于国法。”

  “所以,陛下废除了她所有的尊号。”

  “不过她毕竟是你的生母,陛下在处置的时候,还是考虑到了你的感受的。”

  “等你将来封藩,可以带她一起走,让她安度晚年。”

  经过他的劝慰和分析,朱柏终于恢复了冷静,起身朝皇宫方向行礼:

  “谢娘娘,谢谢爹。”

  然后他转身又向着陈景恪行礼:“劳景恪你多费心了。”

  陈景恪摇摇头,说道:“这件事情我确实没帮上什么忙,太上皇当时有多生气,你想想就知道了。”

  “我没那个胆子触他的霉头,多亏了娘娘和太子求情,你要谢就谢他们吧。”

  朱柏一副我什么都懂的模样,说道:“我懂,娘娘和太子那边我会亲自道谢的。”

  陈景恪相当无语,看来自己老好人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了。

  但这事儿他确实没帮上什么忙。

  老朱当时一副要吃人的样子,谁敢求情啊。

  全靠马娘娘和朱雄英才保下来的。

  不过他也没有强行解释,话说到就够了,再说的多反而显得刻意。

  两人重新落座,朱柏问道:“现在洛阳应该人心惶惶吧?”

  陈景恪颔首道:“是的,大家都能预感到,一场暴风雨即将到来。”

  朱柏忍不住心头一跳,说道:“我爹准备在过年的时候开启大案?”

  陈景恪回道:“大分封在即,有些事情现在不做,以后就更没有机会做了。”

  他也是最近才想明白的这个道理。

  一味的求稳反而会导致混乱,有时候该强硬就得强硬。

  勋贵稂莠不齐,贸然分封只会祸国殃民。

  等到封国起火了,大明再出兵救火,将要付出千百倍的代价。

  甚至会因此拖垮大明。

  说句自私的话,大明如何可以不管。

  但他绝不允许华夏扩张的计划被阻挠。

  所以,这场大清洗是必须要进行的。

  而且选在大分封前夕动手,能更好的震慑勋贵集团。

  如此,即便是分封了,他们也不敢乱来。

  朱柏的表情更加严肃,连陈景恪都这么说,这次死的人少不了,甚至会超过当初的胡惟庸案。

  然后他就想到了自己:“我该怎么办?”

  陈景恪说道:“什么都不做,离开我家就直奔皇宫,见过太上皇之后就请求去探望顺妃。”

  “看完顺妃就假装闭门思过,谁都不要见。”

  “我会吩咐杜同礼,派锦衣卫去你家大门守着,这样就没人敢登你的门了。”

  锦衣卫守门,任谁都会认为他被太上皇给禁足了。

  在这种情况下,自然也就没人敢再去找他。

  “接下来,没有诏书你就一直在家待着。”

  “等到胡美被处刑,你再上书请求为他一家收敛尸身。”

  “到那个时候,事情差不多就成定局了,你也不用再躲着了。”

  朱柏除了苦笑还是苦笑。

  这件事情他确实没办法参与,如果胡美犯的是别的罪,哪怕是造反,他都能站出来求情。

  朱元璋也不会拿他怎么样,最多训斥几句,然后私下会夸他有孝心。

  天下人提起此事,都会竖起大拇指赞一句有孝心。

  唯独秽乱宫闱不行,这个事儿他说什么都是错。

  求情?会成为笑柄。

  不求情?同样会被人看笑话。

  假装被禁足,就是最好的处理办法。

  没有任何人能指摘他什么。

  “好,等会儿我就进宫,你尽快把锦衣卫派过来。”

  说到这里,他犹豫了一下才问道:

  “你说,这次分封会不会有我一个?”

  陈景恪果断否决:“你现在分封,自己才华不得施展是其一。”

  毕竟分封在南洋,前途受限。

  “其二,也会让太上皇和胡顺妃彻底失去和解的可能,我相信胡顺妃也不想带着遗憾离开。”

  朱柏不敢置信的道:“我爹和我娘还有和解的可能?”

  陈景恪说道:“毕竟几十年的夫妻,还有你这个儿子在,哪有什么解不开的死仇。”

  “等陛下的气消了,大家帮忙从中说和,关系就缓和了。”

  “恢复她尊号的可能性不大,但让她从冷宫出来,将来安葬皇陵应该没问题。”

  “如果你能在交趾干出一些成绩,这个过程会更加的顺利。”

  前三十年子凭母贵,后三十年母凭子贵。

  他的功劳越大,朱元璋原谅胡顺妃的概率也就越大。

  朱柏兴奋的道:“好,我知道了,这个分封不要也罢。”

  “我会好好的为朝廷经营交趾,争取早日让我爹和我娘和解。”

  陈景恪笑道:“你能如此想再好不过。”

  “况且,太子肯定也不希望你这么快封藩,他还想留你帮他打天下呢。”

  朱柏的能力毋庸置疑,这些年在交趾干的相当出色。

  当初朱棡以横扫姿态拿下交趾,又镇守了将近一年,在那里建立了初步的统治。

  但交趾环境恶劣,华夏支脉众多。

  这些支脉已经完全忘记了自己华夏后裔的身份,对大明多有不服。

  朱棡离开后,那些山民就时常出来劫掠作乱。

  长此以往,交趾很有可能会得而复失。

  最可虑的,还是这里变成大明的伤口,持续流血。

  然后朱标就将朱柏派过去镇守。

  他到了之后,整顿军备、安境保民,亲自率兵剿灭仇视大明的部落。

  现在交趾境内,已经没有大型的反大明部落了。

  不只是军事方便,民政方面也同样干的很出色。

  安顿流民,鼓励农耕,还主动招抚山民……

  现在交趾依然时有叛乱,但大环境已经好了太多。

  不过这种局面并不稳定,随时都有倾覆的可能。

  需要一个可靠又有能力的人继续镇守。

  朱柏无疑是最合适的。

  无论是从个人感情,还是从现实需要,陈景恪都不希望朱柏离开。

  朱雄英也是同样的想法。

  而且他们对朱柏有着更高的期望,那就是帮助朝廷平定整个中南半岛。

  这里是陈景恪规划的粮仓,是帮助大明熬过小冰河期的关键所在。

  对于朱柏个人来说,平定中南半岛的功绩,也足够他在史书上单开一页了。

  相比起来,分封反而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反正作为亲王,封国是少不了的。

  就是早晚而已,没必要急于一时。

  他自己其实也不想走,之所以问分封的事情,不过是想尽快将胡顺妃接走,毕竟冷宫的日子不好过。

  现在有了陈景恪的这一番谋划,他顿时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好好在交趾干,帮助父母和解,同时还能完成个人对功业的追求。

  何乐而不为呢。

  因为宫里有事儿,朱柏也不方便在这里多待,两人又聊了几句,他就起身离开了。

  之后如陈景恪计划的那般,他先是去拜见了朱标,然后见了朱元璋和马娘娘。

  最开始他提出要去见母亲,被老朱给拒绝了。

  然后他跪在地上哭的涕泗横流。

  老朱被哭的受不了了,就赶苍蝇一般同意了他的请求。

  他走了之后,老朱立马就露出一副很欣慰的样子,老十二是个孝顺的孩子啊。

  不过等朱柏探视过胡顺妃,老朱又陡然变脸,下令斥责了他,并责令在家中禁足。

  未经允许不得外出,不得与外人有任何接触。

  如果没有去见过陈景恪,朱柏肯定以为自家父亲在生自己的气。

  但现在他却明白,这是老朱在保护他,让他置身事外。

  心中别提多感动了。

  再说群臣,朱柏回京他们可是一直盯着的,都在等着看他的反应。

  很多人甚至已经准备好,如果情况不对就将他也拖下水。

  然而事情的变化出乎他们的意料。

  湘王刚进宫就被禁足了,大门外有足足一个小队的锦衣卫看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