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见月明
关键是,他们可以随时走。
今天你掌握了情报,等大军出动,很快人家就走了。
蓝玉此时也面临一样的情况,不知道敌人在哪。
狼居胥山自然是一个很明确的目标,那里必然生活着大量北元人。
可那里离庆州有两千多里。
带着二十万大军横穿整个荒漠,那简直就是找死。
大军不累死,也饿死在路上了。
就算勉强走到,还能剩下多少战斗力?
再假设,明军还能保持战斗力,人家北元又不是瞎子聋子,就不会逃走?
到时候无法获得粮食补给的明军,只能人吃人了。
当年霍去病也是带着偏师行军,且还是经过好几次军事行动,才实现了封狼居胥。
蓝玉就算再想立功,也知道一战定乾坤是异想天开。
他的目标是缓步推进,今年前进五百里,明年再前进五百里,然后再寻求决战。
“朝廷的战略是,在有水源的地方修筑城池,然后驻军垦荒。”
“用这种方法,一点点蚕食漠北,最终将北元消灭。”
“所以此次我们出兵的目的,不在于杀伤多少敌人,而是寻找合适的地方筑城。”
“只要第一座城池能修建起来,我们就将化被动为主动。”
“大家来商量一下,这第一座城池修筑在哪……”
就在这时,亲兵进来汇报,徐允恭将军回来了,还带回了重要情报,在外面求见。
蓝玉眉头微皱,面露不喜之色。
这边正召开重大会议呢,有什么事情不能等等再说?非要赶这个时候?
不过谁让徐允恭身份特殊呢,面子还是要给的。
“让他进来。”
很快浑身血迹的徐允恭,就气喘吁吁的走进来。
看到他的样子众人都不禁一愣,什么情况?
这是刚刚从战场厮杀回来的,还有敌人敢来庆州撒野?
蓝玉连忙询问情况。
徐允恭就将自己打听到的消息全部讲了一遍。
竟然掌握了天元帝的行踪?
众人面面相觑,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蓝玉则是狂喜,这不就是瞌睡来枕头了吗。
不过他还保持着理智,将那部落首领叫过来,一番询问才终于确定了情报真实性。
“哈哈……好好好,还未开战允恭你就立下一大功。”
徐允恭也难掩喜色:“侥幸侥幸。”
蓝玉又勉励了几句,就让他在一旁旁听。
“诸位以为这条情报可信否?”
众将纷纷发表意见。
有人认为不可信,毕竟一群普通牧民,怎么可能掌握北元皇帝的行踪?
就算是真的,现在他会不会已经走了?
而且从辽东前往贝尔湖的这一路上,肯定布满了北元的眼线,大明军队走不出去多远就会被探知。
天元帝有的是时间逃走。
也有人认为可信,正因为消息来源突然,才没有造假的可能。
而且那个部落首领说的也完全符合逻辑。
唐胜宗分析道:“去年大明攻打辽东,北元伪帝为了方便指挥,必然不会离辽东太远。”
“但为了自身安全,他也不会离辽东太近。”
“捕鱼儿海离辽东七百里距离,不远不近非常合适。”
王弼也赞同的道:“有湖就有水,有水就有大片的牧场,才能养活北元王廷和周边的部落。”
“我认为,北元将王廷放在这里,是完全有可能的。”
两人的分析,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同。
最终蓝玉拍板说道:“不论这个消息是真是假,我们都必须去一趟捕鱼儿海。”
“你们也说了,这里有湖有水有大片牧场,自然也适合建城屯田。”
“如果真能在这里抓住北元王廷,那最好不过。”
“如果找不到,我们就在这里筑城。”
有人质疑道:“这里深入草原,在此筑城会不会太危险了。”
蓝玉说道:“有水泥怕什么,况且也不是只修这一座城。”
“等城池建好,会沿途修筑堡垒驻扎军队。”
“到时形成一条数百里的防御带,压缩北元人的活动空间。”
以水泥修筑城池堡垒连成一条线,然后线变成网,彻底控制草原。
这是很早之前就提出的战略。
这些年军方一直在推演这种战略的实施方案,朝廷也一直在囤积水泥和原材料。
现在终于到了实际操作的时候。
见蓝玉有了详细方案,其他人也不再说什么。
之后众人商议起具体该怎么做。
直接率军打过去肯定不行,北元王廷必然在辽东方向布满了探子。
等他们发现明军动向,完全可以退走,让大军扑个空。
所以,明军最好能隐藏行踪。
而这恰恰是蓝玉最擅长的。
作为先锋出身,他最擅长的就是秘密行军和奔袭。
当即就制定了方案:“延安侯,你率领五万人佯装主力,吸引北元注意力。”
“记住不要演的太过,将伪帝惊走了。”
唐胜宗虽然不愿,却没有抗命,况且这也是一个不小的功劳。
“我亲自率领十五万人,从庆州北上绕过北元正面,从侧面给予其打击。”
“这一路上多派探马,将沿途遇到的人全部杀死,绝不能泄露大军行踪。”
一日后,唐胜宗率领五万大军,将队伍拉长伪造成十余万大军的模样,向庆州南方出击。
而捕鱼儿海则在庆州的西北方向,正好错开。
北元不知道自己王廷所在已经暴露,根本就猜不到大明的真正目标。
只以为唐胜宗率领的就是明军主力。
他们一边派人监视明军,一边派人将这个方向上的牧民全部迁走。
准备来一个坚壁清野。
注意力全部被唐胜宗吸引,自然而然的,其他方向上的力量就会减弱。
三日后蓝玉率领十五万大军,只携带了一个月的粮草一路向北进发。
徐允恭再次担任先锋大将,率领五千人先一步出发,清除沿途遇到的一切人。
而且他们从沿途抓到的人嘴里,再一次确定了脱古思帖木儿的所在地。
二十天后,明军来到捕鱼儿海南岸。
蓝玉立即命军队休息,然后派徐允恭去刺探详细情报。
徐允恭攻打了一个落单的小部落,确定北元王廷就在捕鱼儿海东北八十里处。
那里有一条河流冲刷出来的平原,名为大斡耳朵,端的是水草丰茂。
这种好地方,自然只能有王廷占据。
北元可汗脱古思帖木儿、太子天保奴、知院捏怯来、丞相失烈门等全部都在那里。
另外还有十五万军民,全都是王廷本部人马。
掌握了详细情况,蓝玉大喜。
立即就制定了进攻计划,夜袭。
这一招可以说屡试不爽。
历史上不知道多少名将用过,蓝玉自己都用过不知道多少次。
计划制定好之后,就命令大军原地挖坑洞休息。
明天晚上开战。
别问为啥不安营扎寨,也别问为啥挖地窝子。
这次蓝玉没有再让徐允恭担任先锋,而是让王弼担任了这个位置。
至于原因有三点:
“其一,北元王廷的准确情报是你发现的,已经立了头功。”
“其二,此战非常重要,定远侯骁勇善战经验丰富,让他打头阵我放心。”
“其三,你还年轻,立功的机会还多。定远侯已年迈,打一仗就少一仗……”
这是蓝玉给徐允恭的解释。
徐允恭非常感动,作为主帅蓝玉求稳是正常的,完全没必要给他解释。
“大帅放心,末将知道该怎么做。”
蓝玉欣慰的点点头,从公事的角度,他确实没必要给徐允恭解释。
但从私交上来说,蓝玉还是决定给这个晚辈说一声,免得产生误会。
总之,事情就此定下,就等大军修整恢复精力就开战。
但正应了那句话,计划赶不上变化。
半夜气候陡然变冷,大风四起。
沙尘暴来了。
此时正值四月中旬,大风频发的季节,有沙尘暴并不奇怪。
一直在关注外部动静的蓝玉,第一时间就苏醒过来。
确定大风之后,立即就命人去将几位大将都叫了过来。
“天气突变,这是好事也是坏事。”
“虽然会影响到我们行军,但北元王廷也绝对想不到,会有人在这个时候发起进攻。”
“我决定改变计划,明日一早发动突袭。”
众将没有一个反对的,越是到这种时候,就越忌讳有不同声音。
更何况大家也都觉得这个计策不错。
打仗本就因时而变,现在起了沙尘暴,夜袭反而更加危险。
上一篇:全民领主:开局扮演秦始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