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见月明
天子指的是朱元璋,陛下说的则是张士诚。
许柴佬说道:“大明单独组建水师衙门,足见对海洋的重视。”
“此番开海必然要有一番大动作,不知李首领准备如何应对?”
李奇义沉默良久,才说道:“我们只求能回归故里当一老农。”
许柴佬诚恳的道:“你们都是知海懂海之人,若就此回归故里,实在太屈才了。”
“如果李首领信的过我,不如采购几艘商船,咱们一起……”
李奇义态度非常坚决:“谢许大郎美意,我意已决。只求许大郎能帮忙说项,让我等回归故里。”
许柴佬惋惜的道:“可惜……好吧,既然李首领已经有了决定,我也就不再多劝。”
“待时机成熟,我就请人将此事上奏,看能否让你们回去。”
李奇义感激的道:“谢许大郎相助,若有用的到我的地方尽管开口。”
“只要我能做到的,绝不推脱。”
许柴佬犹豫了一会儿,才说道:“还真有一事,想要请李首领帮忙。”
李奇义露出果然如此的表情,说道:“哦,不知是何事?”
许柴佬说道:“之前咱们没少受这些土人的气,现在大明的力量重返南洋,我准备借机出一口恶气。”
李奇义松了口气,大笑道:“我还以为是什么事情,如果是出气,那也算我一份。”
“不知你准备如何做?又需要我怎么配合?”
许柴佬露出凶狠的表情,说道:“大明最痛恨的敌人,必然有倭寇一席之地,我准备……”
他如此这般说了一番。
不外乎是栽赃陷害,污蔑某些土人和倭寇勾结。
考虑到李奇义的身份,他没有说是为了谋划吕宋,只说是为了报复欺凌他们的土人。
以免李奇义产生别的想法,坏了他们的大事。
“如果李首领能冒充倭寇,和部分部落接触,并留下证据……”
“待大明船队到达南洋,我自有渠道将证据呈上。”
“相信大明会给他们一个足够深刻的教训。”
李奇义眼皮子直抽搐,许大郎好阴险的计谋,好毒辣的心肠。
大明对倭寇的痛恨有多深,在海边谋生的人最清楚不过。
如果真被他栽赃成功……那教训确实足够深刻。
说不定部落都能被愤怒的大明水师给推平了。
不过……
“哈哈……好好好,许大郎果然不是一般人,这个计策我喜欢。”
-----------------
前面说过,吕宋国与其说是国,不如说是部落联盟。
大部落几千几万人,小部落可能就只是几百人的村子。
最大的几个部落相互妥协,推举出一个首领,并以这个首领的名义向大明朝觐。
平日里各个部落都是各自为政,互不统属。
首领想要做什么事情,也要得到其他大家族同意才行。
这种情况直到前世二十一世纪,都没有得到本质改变。
这种松散的联盟政治,大大方便了许柴佬的计划。
李奇义冒充倭寇,私下联络了几个中小型部落的首领,以超低价向他们售卖了许多从大明劫掠来的商品。
这些首领根本就没有丝毫怀疑,将这些商品全都买下。
甚至还按照规矩,挑出了一些珍贵的,献给了上面的大部落首领。
大部落首领同样没有放在心上。
虽然倭寇找他们销账很罕见,可也不是没有可能。
关键是,这些东西太便宜了,不买就是傻子。
至于大明会不会生气……双方远隔重洋,大明不可能知道消息的。
退一万步,就算是知道了又如何?
我们就说不知道对方是倭寇不就行了?大明还能因为这点小事把我们灭了不成?
想好借口之后,这些人用起赃物就更加的明目张胆。
甚至对于民间突然传出的,吕宋和倭寇有勾连的传闻,也只是下令不要传谣,然后就没什么然后了。
但以吕宋这种松散的部落联盟,这种禁令几乎没什么用。
大家公开在大街上讨论,都没人过来制止。
甚至有土人,直接跑到南洋明人面前进行威胁:
“不给钱,就找倭寇将你们全杀了,钱财全给你们抢光。”
谣言越传越离谱,慢慢的就变成倭寇是受到吕宋支助的。
倭寇全靠吕宋支持才能纵横大明沿海。
我吕宋扶持的倭寇,能将大明打的禁海,你们区区商人算什么?
拿钱。
殊不知,暗地里已经有人将这些证据都收集起来。
六月二十二日,这是一个特殊的日子。
大明第一支远洋船队出海,第一站就是吕宋。
第244章 是的,我们灭了一个国家
大明下南洋船队正使为鸿胪寺少卿赵秩,其为大书法家赵孟詈笕恕�
曾在洪武初期出使日本,就倭寇之事与日本怀良亲王磋商。
虽然效果并不甚理想,却也让日本承认了与大明的宗藩关系,算得上是一件大功。
但其后十余年就再无太大功绩,靠着资历坐上了鸿胪寺少卿的位置。
这次下南洋需要一个有经验的正使,吏部呈上来好几个人选。
他因出使日本的履历成功胜出。
对这个天上掉下来的馅饼,他自然是非常高兴,发誓要做出一番成绩。
随行武将则是耿子茂。
他祖父是大明开国二十四功臣之一的泗国公耿再成。
耿再成被叛军所害,其子耿天璧继承爵位。
洪武七年,为剿灭倭寇耿天璧率军深入外海,不幸落水溺亡。
按照规矩来说,耿子茂应该继承泗国公爵位。
然而爵位继承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
轮到耿子茂时,就因太年轻且寸功未立为由,将此事给搁置了。
说白了,老朱有点不当人,不想兑现承诺。
但谁敢找朱元璋的麻烦?
耿子茂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不过老朱也没有把事情做绝,还是给耿子茂授了官。
并让他跟随靖海侯吴祯历练,一边学习海战之法,一边剿灭倭寇。
等他好不容易学有所成,洪武十二年吴祯病逝。
大明对倭寇作战开始进入全面防守阶段,洪武十四年更是下达禁海令。
之后虽然耿子茂也时常出海和倭寇作战,但因为总防守的策略,始终未能有太大战果。
直到今年打辽东,他才捞到一点军功,重新进入朱元璋的视线。
老朱或许是想法变了,或许是有些不好意思,也或许两者兼有。
就将他从辽东抽调回来,作为远洋舰队的护航武将。
当然,朱元璋也不是感情用事之人,他选择耿子茂,也和能力有关。
耿子茂矢志为父复仇,新式战船出现后,他是出海最积极的将领。
父亲在外海溺死,他就要征服外海。
因此,要论单纯的远洋航行技巧,他绝对是大明水师将领里的佼佼者。
一个踌躇满志的正使,一个矢志复仇的武将。
当这两个人,看到岑信通传来的吕宋和倭寇勾结证据时,会是什么反应可想而知。
尤其是耿子茂,眼珠子顿时就红了。
“乱臣贼子,吾必诛之。”
赵秩却劝道:“耿将军勿急,咱们先弄清楚状况再说。”
耿子茂冷冷的道:“赵少卿是不信密探情报,还是别有他念啊?”
赵秩知道他和倭寇的仇恨,并没有生气,而是反问道:
“耿将军准备怎么办?”
耿子茂杀气腾腾的道:“自然是将和倭寇勾结之人尽数诛杀,并勒令吕宋国主向陛下谢罪。”
赵秩淡淡一笑道:“这个功劳,恐怕还不足以让你继承泗国公的爵位吧。”
耿子茂愣了一下,问道:“不知赵少卿是何意?”
赵秩负手而立,看着波澜起伏的海面,说道:
“自古功高莫过救主,其次救国,再次灭国。”
“救主救国咱们是没机会了,灭国的机会倒是就在眼前。”
耿子茂震惊的道:“你是想……这……未经朝廷许可轻启战端,恐会引起陛下震怒。”
赵秩说道:“临行前陛下授予我等临机决断之权,让我们誓死保护大明尊严。”
“现在吕宋国公然与倭寇勾结,就是对大明的羞辱,对陛下的大不敬。”
“主辱臣死,若不能维护陛下尊严,我等才是真的只有死路一条。”
耿子茂已经恢复理智,上下打量着赵秩,像是重新认识他一般:
“我终于明白,陛下为何派赵少卿担任正使了。”
赵秩自得的笑道:“耿将军意下如何?”
耿子茂声音激昂的道:“赵少卿都不惧,我又何惧有之。”
“只是光靠这些证据,恐怕还无法为吕宋国定罪吧?”
赵秩笑道:“你以为锦衣卫密探,为何要将这些证据传给我们?”
“再说,等将吕宋国灭掉,证据还不是想要多少就有多少。”
耿子茂再次打量他:“你和我认识的文官一点都不像。冒昧的问一句,你真的是松雪先生的后人吗?”
赵孟詈潘裳┑廊耍灿腥艘运裳┫壬鸪啤�
“哈哈……”赵秩大笑不已。
上一篇:全民领主:开局扮演秦始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