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279章

作者:见月明

  许柴佬一度以为,他是某方派来的探子,准备对马尼拉不轨。

  但很快他就推翻了自己的想法。

  岑信通不只是打探吕宋的情况,而是在了解整个南洋的情报。

  还画了南洋各个岛屿的地形图。

  而且他画地图的水平相当高,根本就不是小势力能培养出来的。

  再考虑到此人的来历,许柴佬脑海里浮现出一个念头,莫非此人是大明密探?

  虽然觉得不可思议,却也让他兴奋起来。

  莫非朝廷真的有意重返南洋?

  之后他就开始有意和岑信通接触,为对方提供便利。

  两人关系自然越来越好,岑信通虽然没有直接表明身份,却也说了许多大明内部的情况。

  变化之大简直让他不敢相信。

  朝廷主持让黄河改道?

  竟然直接朝黄河下手,皇帝好大的气魄啊。

  宝钞新政,让宝钞变废为宝?

  平税赋,南北方百姓同等纳税。

  ……

  只是短短五六年时间,大明竟然变得如此的陌生。

  “为何会有如此大的变化?莫非大明又出了能人?”

  这是他在震惊之余,问出的一个问题。

  岑信通点点头:“天命太孙,自然有应命贤臣。”

  应命贤臣,还真有这样的能人出现了?

  于是他故意说了一句:“要是有机会结识这位贤臣就好了,我一定会竭尽全力劝说他解除海禁。”

  哪知,听到这句话,岑信通却露出了一个神秘笑容:

  “或许不需要游说他,你所求就能成真了呢。”

  许柴佬激动的心脏都快跳出来了,连连追问是什么意思。

  可之后无论他如何追问,岑信通都只是笑而不语。

  把他急的心里和猫抓的一般。

  但他也知道,如果岑信通真的是密探,定然不能将还未发布的政策告诉他。

  能暗示他这么多,已经很不容易了。

  所以后续他也没有再问,而是开始通过别的途径打探消息。

  他的行为遭到了不少人的质疑,很多人直接对他嘲笑不已。

  就连他背后的许家,都认为他异想天开。

  但这些都无法阻挡他的意志。

  动用自己全部的力量,终于和大明内部的同族取得联系。

  遥望大明方向,他心中默默计算时间:

  “如果一切顺利,打探消息的人应该就要回来了吧,只希望一切如我所想……”

  “背后没有母国支持的日子,我实在是过够了。”

  尽管恨不得立即返回马尼拉,但生意还是要做的。

  这也是他在这个群体里立足的根本。

  半个月后生意终于完成,他迫不及待的返航。

  船队刚刚进入马尼拉湾,就察觉到了氛围的不同。

  申季亮惊奇的道:“怎么多了这么多船,发生什么事情了吗?”

  其他人得到提醒,也发觉了异常,开始议论纷纷。

  许柴佬的心则开始乱跳,不会是打探消息的人已经回来了吧?

  船只刚进入码头,还未挺稳他就迫不及待的跳下来,找到码头上的一名小管事询问情况。

  那小管事自然认识他,也知道他派人打探大明情报的事情,敬佩的道:

  “五天前你派去大明打探消息的人回来了,大明要开海了。”

  “真的?”

  尽管早有预料,可得到证实,许柴佬还是激动的难以自己。

  当下也顾不得说别的了,拔腿就往家里狂奔。

  随后跟上来的申季亮等人得知这个消息,无不露出震惊之意。

  看着许柴佬的背影,目光充满了敬佩。

  且说许柴佬一路狂奔回家,换成往常他肯定先去拜会族老。

  但今天他什么都顾不得了,进门就大声喊道:

  “人呢,人呢?许船木人呢?”

  许船木是他的亲信,被派出去打探消息。

  家中的仆人同样都用敬佩的目光看向他,其中一人说道:

  “许船木在家主那里。”

  许家主就是许柴佬的父亲,许光宪。

  问清楚父亲在堂屋,他就急冲冲的跑了过去。

  刚到门口,就发现里面坐满了人。

  打眼一瞧,全都是各家的主事人。

  这些人正在听许船木介绍情报:“……大明天子已经决定开海,现在泉州、福州、宁波这些地方的海面,停满了装满货物的船只。”

  “只等朝廷政令正式下达,这些船就会出海……”

  “轰……”尽管已经数次听说过这个情报,可在场所有人还是发出了惊叹声,陷入了讨论。

  也不是没有人提出质疑,朝廷的旨意还没有正式下达,谁敢保证这个消息是真的?

  甚至有人直接质疑他胡说八道。

  许柴佬深吸口气,大踏步的进来说道:“我相信船木的话,诸位现在应该做的,不是质疑此事的真假。”

  “而是此事若为真,我们该如何自处。”

第242章 陌生的大明

  屋内众人这才发现他的到来。

  都是长辈,搁在以前他要是这么说话,定然会遭到训斥。

  但今天所有人都像是没发现他的失礼,纷纷嘘寒问暖:

  “许大郎你回来了?”

  “大郎辛苦了,快进来。”

  有几个以前看他很不顺眼的人,也表现的非常亲切。

  许柴佬知道是为什么。

  越是如此,他就越能感受到,大明对他们的影响有多深。

  一名老人慈祥的道:“大郎啊,你是如何知道大明要开海的?莫非在朝廷有什么特殊渠道?”

  不就是想知道,我和大明朝廷是不是有联系吗。

  偏偏不回答你们。

  许柴佬只是神秘一笑,说道:

  “我才刚到,还不知道具体发生了什么,且等我先了解一下情况。”

  碰了个软钉子,老人眼睛里出现一抹怒意,就准备强行追问。

  “咳。”许光宪干咳一声,说道:“赵兄莫急,等柴佬了解了状况,自然会给大家一个满意的答复。”

  那老人只能悻悻的坐下。

  然而许柴佬接下来的操作,更是让这些人气愤。

  他没有当堂问话,而是将许船木给喊了出去。

  这是明摆的要藏私。

  可是他们除了生气,却也无可奈何。

  许家是南洋最大的豪商之一,许柴佬又是年轻一代的话事人。

  加上大家都摸不清他和大明是否有联系,不敢再轻易得罪他。

  许柴佬已经顾不上那么多了,将许船木喊出去仔细询问了大明当前的情况。

  各种改革都真实存在,他最关心的开海之事自然也是真的。

  “朝廷在泉州、福州、宁波、青州等地建造了船厂,允许百姓重回海边谋生……”

  “现在几大港口全都停满了商船,朝廷打造了六十余艘宝船,护航战舰二十艘……”

  “本来我还想多打听一些情报,中途听说朝廷正式下达了开海的旨意。”

  “我怕误了大郎的大事,就赶紧回来了。”

  在屋内,他给众人说的分明是朝廷旨意还未下达,大家都在等政令。

  现在却说政令已经下达,果然是有所隐瞒。

  真的要开海了?

  推测得到验证,许柴佬非常激动:“好好好,大明解开海禁,我们明人又可以挺直胸膛做人了。”

  “不错,你此次打探消息有功,我做主调拨两艘五百料商船给你作为奖赏。”

  许船木高兴的道:“谢大郎,船木永远效忠大郎。”

  所谓调拨商船给他,就是让他当二船主。

  可以独立经营这两艘商船,利润和许柴佬分成。

  对于许船木来说,意味着从奴仆变成了股东。

  如果经营的好,没几年就可以购买属于自己的商船,实现阶级的跃迁。

  仔细询问了开海的情况,许柴佬察觉到了此次开海的不同寻常之处。

  “看来朝廷也看中海洋贸易的暴利了……”

  许船木担忧的道:“那……会不会影响到我们?”

  许柴佬笑道:“你多虑了,大树底下好乘凉。”

  “鲸鱼捕食的时候,会有很多小鱼跟随,连天上的水鸟都会参与进来。”

  “因为鲸鱼嘴边随便漏下一点残渣,都够它们吃的脑满肠肥。”

  “而且鲸鱼可以赶跑别的猎食者,保护它们的安全。”

  “大明就是鲸鱼,我们就是那些小鱼和水鸟。”

  “想想以前,再想想现在。”

  “大明禁海才只六年时间,咱们在南洋的形势每况愈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