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见月明
然后就非要让陈景恪给孩子取个名字。
“这孩子是你帮我求来的,名字必须你取才行。”
陈景恪见推辞不过,就说道:“孩子现在还小,不宜起大名,我就为其取个小名吧。”
古代医疗条件差,婴儿夭折率很高。
加上又比较迷信,认为孩子不取正式的名字,黑白无常就找不到他,无法勾魂。
所以刚开始都是喊乳名,一般到一两岁才取正式名字。
还有个说法,孬名好养活。
名字越土越不好听,就越不容易出事儿。
于是就有了抓钩、簸箕、粪叉、狗蛋等等名字。
陈景恪自然不能给蓝玉的儿子,取这样的小名,想了想就说道:
“现在是春天,而春又是四季之首,代表着希望。”
“他的乳名不如就叫小春吧。”
蓝玉高兴的道:“好,这个名字好,就叫小春了。”
永昌侯蓝玉有后,这可是一件大事,立即就在勋贵圈子传开了。
大家都准备了一份厚礼,等着上门看望。
还没等大家行动,就传出一个消息,马皇后亲自登门看望。
这就是地位的表现啊,所有人都将贺礼提高了一个档次。
每天来送礼的人,能排出百丈的长队。
而陈景恪,也果如朱元璋所说的那样,送子伴读的头衔彻底落实。
大家看向他的目光,充满了敬畏。
毕竟这可是掌握了秘法,能夺取一线天机的高人。
谁知道他还有没有掌握什么别的秘法。
既然能让人生儿子,那会不会也有秘法,让人生不出儿子?
这么一想,就更没人敢得罪他了。
然后陈远的那个小药铺,彻底出名了。
之前大家并不是很相信什么秘法,虽然有人过来求药,但被拒绝之后就走了。
现在不一样了,蓝玉今年正好满五十。
这都能给整出个儿子来,还说你家没有秘法?
每天求药生儿子的,把门槛都踏破了,任凭陈远怎么解释都没用。
不过说实话,面对那些人开出的巨额钱财,陈远还是有些心动的。
私下问陈景恪,能不能卖几份。
陈景恪装作脸色大变,说道:“夺取一线天机岂是那么容易的,是要遭天谴的。”
“永昌侯发下大宏愿,加上他是太孙的舅公,我才给他开了这药。”
“若是不认识的人,表面发誓事后就不认账,老天发起怒来,咱们家承受不住的。”
“到时候要是惩罚我生不出儿子,您……”
话还没说完,冯氏就惊呼一声:“那怎么行,以后万万不能再给人开这种药了。”
然后又对陈远嗔怒道:“你要是敢胡来,害的咱们家绝后,我死了也不和你埋一起。”
陈远连忙说道:“瞎说什么呢,我就是这么一问。儿子,这种药可千万别给人家开了啊。”
陈家三代单传,对子嗣更加看重。
说的毫不夸张,给个公侯都不换。
没有子嗣,万贯家财有个屁用,死了全是人家的。
但这么多人来求药,把大门堵的死死的,天天这样也不是办法。
陈景恪就说道:“要不就先将药铺关了,你们去新宅那里住一段时间,等风头过了再说。”
陈远和冯氏经营了半辈子药铺,虽然只能看一些头疼脑热之类的小病,可这就是他们的事业和心血。
自然是舍不得。
但形势逼人,也只能先这么办了。
两口子将药铺门一关,留下一个仆人看家,就搬到马皇后赐的宅院暂居。
但事情并未就此结束,半个月后,蓝玉另一个怀孕的姬妾胡氏,再次诞下一个儿子。
这一下整个应天府都轰动了。
蓝玉有多兴奋就略过不提,主要是陈景恪,已经从送子伴读,变成神仙转世了。
其实第一次也不是没有人怀疑,生男生女本就是运气,说明不了什么。
但连续两个儿子,总不能还说是运气了吧?
纵使心中还是不愿意相信的人,也不敢再嘴硬了。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啊。
那些嘴里喊着,‘子不语怪力乱神’的读书人,心中也开始发怵。
不敢再拿剃发之事做文章。
就连朱元璋都有些疑神疑鬼:“你小子还说不会仙法,这事儿你怎么解释?”
陈景恪只能苦笑:“您老人家就别拿我打趣了,秘药是啥您又不是不清楚。”
“能生两个儿子,只能说永昌侯运气好。”
朱元璋自然知道秘药是怎么回事儿,但还是为蓝玉的运气感到惊讶。
知道真相的朱元璋都尚且如此,不知道真相的就更别提了。
达官贵人见了陈景恪,一个比一个客气,不敢有一丝怠慢。
民间关于他的传闻,更多了。
竟真的有人把他的雕像,挂在身上祈求生儿子。
甚至传闻,有人在行床事之时,把雕像放在枕头下面。
就差给他立生祠,早晚三炷香祷告了。
还有说他拜神仙为师,学得了仙法来辅佐圣君的。
太孙第一次重病,是他救活的。
天降异象太孙坠马,也是他治好的。
这说明啥?
太孙就是圣君,陈景恪就是天命贤臣,专门辅佐太孙的。
朱雄英听到这个传闻,笑的见牙不见眼,得意的道:
“景恪你听到了吗,我是圣君,你是贤臣……我是圣君降世啊。”
陈景恪相当无语,娘的,我辛辛苦苦干活,好名声全让他得了。
啥叫躺赢?这就是啊。
但陈景恪却不相信,会有这么巧合的事情,于是就找到徐达询问情况。
徐达也表示,这事儿确实很奇怪,但不是他做的。
还劝他不要多心,或许就是巧合呢。
但陈景恪还是有些怀疑。
不过很快他就知道是谁做的了。
“你说是你干的?”
杜同礼谦卑的道:“是,这么多年一直是您帮我,我始终未能帮到您什么。”
“这次的事情发生后,我就在担心您。”
“虽然您与太孙关系不一般,又有传闻您要当驸马。”
“但皇家最忌讳怪力乱神之事,谁也无法保证,陛下是否会因此对您生出忌惮之心。”
“而且民间关于您的传闻越来越多,甚至有人求您的画像参拜。”
“对人臣来说,这更是大忌……”
“后来我就想到了天命太孙之事……于是就有了现在的传闻。”
“您放心,此事是我自己去办的,没有任何人发现。”
陈景恪有些不知道该说什么好,朱元璋是知道真实原因的,并没有怀疑他。
不过不管怎么说,杜同礼确实是为了他好。
而且圣君贤臣的传闻,确实能减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至少朱元璋和马皇后听了就很开心。
所以他最终还是欣慰的道:“不错,这次你做的很好。”
得到肯定,杜同礼非常高兴:“都是属下该做的。”
陈景恪又说道:“以后再有什么事情,先和我说一下,我也好有个准备。”
杜同礼知道,这是提点他,以后不要擅自拿主意,连忙道:
“是,这次是属下自作主张了,以后绝不再犯。”
该说不说,这次陈景恪确实觉得很满意,也彻底认可了杜同礼这个小弟。
既然是自己认可的小弟,那就不能让他往坑里跳。
“你在稽查司也有一年了吧?”
杜同礼回道:“是,去年年初加入,已经一年有余。”
陈景恪点头道:“也是时候动一动了,有没有什么想去的衙门?”
调走?杜同礼愣了一下。
金钞局稽查司可是肥差,他又是稽查司第二人,可谓是春风得意。
这么好的差事,怎么突然就要放弃了。
但他强忍着疑问,并没有多问,而是道:
“属下没有什么想法,悉听您的安排。”
陈景恪沉吟了片刻,说道:“好好了解一下海贸,将来自有用武之地。”
海贸?这是要开海了吗?
杜同礼心中一动,竟然能参与到这种大事中来,陈伴读的地位果然不一般啊。
当即就说道:“是,属下这就去了解。”
陈景恪叮嘱道:“不可走漏消息,否则谁都保不住你。”
杜同礼神情一凌,说道:“是,属下保证守口如瓶。”
陈景恪并不是心血来潮,开海是早晚的事情。
但他不可能亲自去盯着海贸。
就需要一个靠得住的人,去执行他的意志。
杜同礼就是一个合适的人选。
在锦衣卫待过,懂得侦查之法。
又在金钞局工作一年多,对经济也有一定了解,还通数学。
上一篇:全民领主:开局扮演秦始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