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鞭打散父子情,请陛下称太子 第81章

作者:请你吃大面

  “殿下说朝廷负责,不说老师如何找,就是笔墨纸砚,书籍的支出。”

  “对朝廷也是难以承受得了。”

  他说的就是事实。

  造纸术出来后,不说是大白菜,但只要想买,是随时能够卖的。

  还是那句话,百姓家没有多余的闲钱,也不会去花费在对家庭无用的物品上。

  笔墨纸砚,更是连碰都不会去碰。

  书籍是看也不敢看。

  没办法,这个时代,世家门阀立足之根本,在于垄断教育。

  书籍自是重中之重。

  许多世面可购买的书籍,是没有注解的,相当于你买到手,却不懂其奥义。

  看了也是白看。

  有注解的藏书,世家大族都珍藏起来,教导自己子弟,再有名师教导,想不成才都难。

  当然,这个才,是相当于普通百姓之家。

  识字与不识字,是两个阶层。

  李承乾叹了一声,道:“孤不敢苟同孔师的说法。”

  “朝廷承受不了,就任用顺其自然?”

  “大学之道,也在亲民,就是告诉我们,道德修好,应该要去亲爱自己的百姓。”

  “朝廷衮衮诸公,难道都是德行不佳,修养不到位的吗?”

  “这么眼睁睁的看着百姓,不知品德修养,仁义忠孝?”

  我……!

  孔颖达差点没一口老血吐出来。

  我什么时候说朝堂诸公了?

  太子你不能这样搞老夫啊。

  没必要给我这么上强度,老夫真的受不起。

  “不能嘴上喊着教化,说着有教无类,但在行动,却高高在上,区分贵贱。”

  李承乾摇头,道:“朝廷治理天下,不应该有困难,就把教化之事放在一旁不管。”

  “有道是民为贵,君为轻。”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孤身为太子,国本储君,天下百姓,都是孤的子民。”

  “孤焉能以贵贱区分子民?”

  天下百姓是太子的子民。

  那更是李二这个皇帝的子民。

  你管不管你的子民。

  你要不要铲除世家门阀的影响?

  李承乾把方式方法,都快喂到李二的嘴里了。

  还不知道怎么吃,那就是你李二思想有问题。

  但也不知道为什么。

  李二偏生在世家门阀面前,一软再软。

  张士衡沉默许久,他道:“殿下,还是要考虑实际情况。”

  “当年臣早年丧父,若不是阿父的友人刘公怜悯,受我《毛诗》《周礼》,又有熊公,刘公受《礼记》。”

  “恐怕,臣也未能在‘礼’之一道有所得。”

  “其中艰辛,臣深有感触。”

  读书不是那么好读的。

  没有领路人,读书也无门。

  张士衡好在有一个好爹,好爹还有个好友。

  否则。

  任他再有何等天赋,也只会泯然众人。

  “张师知难,更该有共情。”

  “不能知难不做,应该迎难而上,这才是一个士人高尚的修养。”

  深入探讨下去,并没有太多必要。

  因为不太会有结果的。

  别看现在没人说反对,一旦等到世家门阀,看到你来真的。

  肯定会群起攻之。

  垄断教育,就是他们的根啊。

  打破垄断,无疑是掘人坟墓。

  以后他们还如何高高在上,如何居高临下,俯视看人呢?

  李承乾现在,只是提出一个论调,至少要让人知道,教化百姓这件事情,不能是空谈。

  他说完这话后,就岔开了话题。

  “时间也不早了。”

  “暂时到此为止吧,下午在论。”

  李承乾起身离开。

  “恭送太子殿下。”

  众人拜道。

  等到太子消失不见,他们在低声谈论起来。

  李承乾来到后面,就看到李二等人。

  “参见陛下。”李承乾行礼。

  “参见太子殿下。”

  李承乾对长孙无忌他们颔首示意,问道:“陛下怎么来了?”

  “事先也不告知一声。”

  “孤要是失礼被御史弹劾,倒是难以言说了。”

  他不冷不淡的阴阳了李二一句。

  偷偷摸摸的过来,也不打个招呼,要不是锦衣卫发现通报,他还不知道呢。

  你李二就这么喜欢听墙根?

  “太子,到用饭食的时间了。”

  李二没有接话,冷淡的说了一句。

  “东宫到是不差几个人的饭食。”

  “哼!”

  李象,李厥见到李二后,乖乖行礼。

  李二不由多看了李厥两眼,最后还是伸手抱了起来,在李厥身上摸了摸,说道:“这二郎长的壮实不少啊。”

  “身体是比之前长了不少。”

  李承乾说了一句,肉蛋奶的加持下,不长身体才怪了。

  饭食是分而食之。

  李二坐在李承乾本该坐的位置,其他人分别坐在各自的案几前。

  每一碟都是一个小菜。

  不同于太极宫的菜品,东宫的菜品,是李承乾亲自改良过的。

  尝了一口,李二就有点停不下来,不过还是抽空说了一句。

  “太子想教化百姓,可曾想过实际困难?”

  “心系百姓,是君王该有的想法,但不能好高骛远,不切实际。”

第83章 天子门生的杀伤力

  闻言,其他人不自觉的放缓吃东西的速度,侧耳倾听。

  李承乾夹了一口羊肉送入嘴中,端起一碗羊汤,小勺搅搅,吹了吹,再送入口中,放下后,擦擦嘴。

  他才缓缓开口说道:“我并不是好高骛远。”

  “也不是不明白,百姓面临的困境。”

  “但如果朝廷不做,百姓将永无出头之日。”

  “陛下可曾想过,你不做,我不做,那谁去做?”

  “指望那些世家大族吗?”

  “他们不会那么善心的,只会敝帚自珍,对投入他门下的门客学生放开。”

  “届时这些门客学生入朝为官,到底是他们人,还是忠于朝廷,忠于陛下的臣子?”

  李承乾也毫不掩饰,直指世家门阀的隐患。

  他在这个问题上,必须要跟李二保持高度的统一。

  打破世家门阀对教育的垄断。

  李二想要瓦解世家门阀对朝局的影响,维持他天子威严。

  李承乾同样想要,把世家门阀掌控的上升通道,给敲烂粉碎了,留给下面百姓一条上升之路。

  没有下面人才的输送,朝廷全部都是世家门阀,豪门大族的人。

  那到底这大唐是李家天下,还是世家门阀的天下?

  李二这一群开国文武健在,都搞不定世家门阀,要是等到他们全部凋零逝去后,留给李承乾的会是一个什么朝局?

  退一万步讲,就算李承乾有信心能够收拾世家门阀。

  但他上位后,是不是要收拢人心,是不是要掌控权力。

  不会天真的以为,当了皇帝,就大权在握了吧?

  不依旧还要去培植心腹,拉拢力量。

  就单单的兵权一块,李承乾想要掌控,就需要时日。

  等到他大权在握,腾出手来收拾世家门阀,又该浪费多少时日?

  所以,他看的很清楚,也很长远。

  这个问题,必须在李二的手上解决。

  自己最终是要当皇帝的。

  他现在是太子,李二是皇帝。

  李二把世家门阀,大族豪门的教育垄断给摆平了。

  李承乾上位,就没有那么多的压力。

  事是李二做的,冤有头债有主,你们找李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