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请你吃大面
“暂且就这样吧。”
他在长孙冲搀扶下,站了起来,准备离开。
于志宁不由一急,这不对劲啊,我还留出时间,等着殿下发问的。
怎么不按常理出牌啊。
“殿下有问,臣可为殿下解惑……。”
他情急之下喊道。
“不急,不急。”
李承乾不接招,他笑道:“孤都记好了,最后一天问答便是。”
“散了吧。”
他缓步离开,直到看不见身影,众人才回过神来,都是一脸惊愕。
今日小问,最后一天大问。
连问都不问,这……。
于志宁有些颓然一坐,然后收拾东西,也快步离开。
在场的人,见此也没办法,纷纷动身离开。
“老师,太子为何不问?”
贾公彦不解的问道。
张士衡微微摇头,道:“我怎知殿下心思,君王的心思,不是我们做臣子该去揣测的。”
“下午应是孔学士宣讲吧?”
贾公彦点头道:“学生受教了。”
“下午是孔学士。”
“嗯,早点回去填饱肚子,下午早点来。”
“老师,于学士所讲宗法,你觉得如何?”
“还不错吧,毕竟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见解。”
“老师如何看宗法呢?”
……
下午。
孔颖达宣讲,他讲的自是《礼记》。
作为孔子后人,他在《礼记》的造诣研究非同一般。
在之前,李二就命孔颖达主持修订《五经正义》。
只不过,当《礼记正义》出来后,就饱受天下名士争议,孔颖达受到不少的抨击,难以服众,最终算是无奈终止。
这一次,他也是想用自己所学所悟,表达自己的观点与见解,想要证明自己,你们抨击老夫是没道理的。
李承乾也是认真听讲,动笔记录重点。
结束,李承乾依旧不问。
随后的两天,轮到其他礼学名士大儒。
他们的时间可没有于志宁跟孔颖达的多。
都是半个时辰的限制,随后轮到其他人。
内容范畴,都是再三礼之内,即《周礼》《仪礼》《礼记》范畴。
后面三天,张士衡从《周礼》开讲,再到《仪礼》,最后《礼记》。
但三天时间并不够,想要完全讲完,没几个月的时间,是不可能的。
张士衡也只挑重点来讲。
期间,有名士忍不住提出疑问,李承乾毫不客气的将人请了出去。
是孤学习,要你们来见证,当传声筒的,不是来辩论。
给孤玩倒反天罡,简直是异想天开。
经过这一插曲后,基本上在宣讲之时,没人再敢打岔。
随着张士衡讲完,最后一天,太子答问,也随之到来。
“明日答问?”
李二写着书法,他喜不喜欢王羲之不知道。
但他知道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是天下无数世家门阀所钟爱的。
这一点就足够了。
“是的陛下。”
不仅群臣在关注,李二也一直都在关注东宫讲坛。
他哪里会不清楚,李承乾所为。
不过是为了巩固大朝议的成果,让更多人为他背书而已。
前面六天没什么可看,最后一天的答问。
以他最近对李承乾的了解,那才是重头戏。
“我倒是想看看,你能玩出什么花样来。”
明天中午上架,跪求各位读者老爷,赏个首订。
第78章 上架感言!
上架了,历时三十三天。
有点不知道说什么。
这本书的成绩,是出乎我意料的好。
我没想到会上三江。
这些都是读者老爷们的厚爱,大家都是懂‘礼’的。
本书的走向,基本上已经确定路线。
不造反,不造反,不造反。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唐朝自从李二玄武门上位,开了个坏头,基本上后门传承就没有平稳过。
李承乾就是要把这个坏头给修正,正本清源。
从他开始,顺位继承。
说老实话,大朝议那段剧情,我当时都没想到要写‘礼’。
就是想强调一下,李承乾嫡长子的身份,名正言顺。
谁知道写着写着,把我给带进大坑,差点起不来了。
毕竟我才疏学浅,文笔不够,历史知识储备也很差。
更别说高深的礼学了。
很多读者骂我,我都不敢冒泡的。
很多地方,我都是看到本章说,才恍然大悟的。
当然,我知道自己的不足,所以在努力弥补,查资料,看史书,只要是读者老爷们指出来的地方,我都会去查证。
……
感谢读者老爷们的支持,感谢责编蓬莱大大。
感谢各位。
非常感谢。
在这里给大家行礼,厚颜请各位读者老爷,不要嫌弃,赏个首订!
赏首订,赏首订,赏首订。
明天中午上架保底两万字更新,往后更新每天保底两章六千字,尽量做到日万。
第79章 小宗欺大宗,射王中肩
崇教殿内,凡六天宣讲的学士,皆是坐在下方中央靠前的位置,与后面听讲之人隔开一段距离,彰显他们的身份。
中央上方,只有李承乾一人之位。
两张软垫,一张案几。
随着山呼,李承乾缓步走了出来。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别人可能看不出来,太子的跛脚有没有变化。
但李承乾很清楚,跛脚症状,有轻微的减轻。
这说明,孙思邈医疗方案,是有作用的。
“拜见太子殿下。”
“诸公免礼!”
李承乾坐下来,面对群贤,道:“今日答问,孤可是积攒了几天。”
“还请诸位贤才名士,为孤解惑啊。”
群贤道:“自是如此。”
李承乾颔首,他摊开册子,坐在一旁的长孙冲一下明白,这册子都是殿下做的笔记。
“还真是认真的啊。”他心里嘀咕。
李承乾笑吟吟的,问道:“周朝制礼,大封天下。”
“孤疑惑,大宗与小宗之分。”
“何为大宗,何为小宗?”
李承乾不知道什么大宗小宗嘛,他是知道的。
但他要找个开头,做个铺垫,然后由浅入深,才能顺理成章的问下去。
“殿下。”
于志宁拱手,道:“大宗……。”
他刚一开口,就见到一个内侍,躬身谨身的出现,来到长孙冲的身边低语,他眉头不由一皱。
“殿下!”
长孙冲俯身过去,在李承乾耳边低语,道:“陛下来了。”
“就在屏风之后。”
李承乾心头了然,心头不由轻笑,摆了摆手,表示知道。
长孙冲坐了回去。
“于师,你继续讲。”
“是!”
屏风后。
李二不是一个人来的。
还有房玄龄,长孙无忌,魏征,陪同的还有李绩。
他们在屏风后,看不到前面,但却能够清楚听到声音。
上一篇:帝国模拟:从傀儡到万古一帝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