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鞭打散父子情,请陛下称太子 第60章

作者:请你吃大面

  “无规矩不成方圆,朝廷有朝廷的法度,军营有军纪。”

  长孙无忌说道:“陈国公之举,必须杜绝,若是战事,危困之下,臣觉得情有可原。”

  “但事非情急,陈国公事后,也不禀报。”

  “若不是御史弹劾,朝廷,陛下都还一无所知。”

  魏征也要上上强度,他对侯君集是挺赞赏的,只不过,这会儿就不是赞赏能决定他的立场。

  “侯君集胆大妄为,并不认为自己是臣子,反而替天子,朝廷下决定。”

  “这不是一个臣子该有的权力。”

  “臣以为,当严惩以警示。”

  长孙无忌,魏征。

  东宫两大主力,力挺太子,要定死侯君集。

  文官没有开口声援的。

  武将那边,对侯君集反感失望,在已成定局,太子定性的情况下,根本不想帮侯君集说话的。

  侯君集浑身冰凉,身子微微颤抖。

  他不明白。

  自己本该是功臣,观德殿献俘该受到夸赞的。

  怎么转眼之间,就要沦为阶下囚了?

  “我不服。”

  “陛下,我不服。”

  “太子构陷,太子就是在挟私报复……。”

  侯君集垂死挣扎,疯狂喊道。

  李承乾听得有点刺耳。

  声音太大了。

  他皱眉,挥了挥手,让长孙无忌跟魏征坐下,旋即两人拱手坐下,目不斜视。

  这一幕被群臣,李二都看在眼里。

  李二只是微微扫一眼,他并没有因此觉得不满。

  两人支持太子,大家都是心知肚明的。

  没有人说他们不该。

  反而最应该支持太子的,就是他们两人。

  只不过,李二有点小不爽,你太子在这殿内,威严还不小啊。

  挥手就让两个国公退下了。

  “侯君集,孤知道你很急,但你先别急。”

  “这只是最大罪过之一。”

  “还有之二。”

  侯君集停下叫唤,目瞪口呆。

  太子还不放过他。

  群臣都呆住了。

  他们以为这是极限,没想到还有啊。

  侯君集,你真的太有实力了。

  李二捻着胡须的手,都差点下意识用力。

  太子还要加大力度?

  你还能给侯君集加上什么大罪?

  “你最大罪责之二,就是第六条,笼络军心,培植势力。”

  侯君集咬牙,道:“太子,你先说私兵,现在又说我培植势力。”

  “大唐强盛安定,我要私兵干什么,培植势力干什么?”

  “你是太子,地位尊崇,但我也不能让你如此陷害污蔑,陛下,群臣可都看着。”

  “你罗织罪名害我,是一国储君该有的仁厚与气度嘛?”

  李承乾缓缓打出一个问号,表示疑惑。

  你侯君集倒是突然会说话起来了?

  还从道德上来反击我了?

  但不好意思,就你这种匹夫,想拉我到你同一水平击败我,那是异想天开。

  不接你的话,看你如何?

  “大唐将士立功,自有朝廷恩赏。”

  “你说将士们都想荣华富贵,升官发财,纵容他们抢夺民财,以肥己死,是为了军心士气。”

  李承乾心头冷笑,道:“孤是不是可以理解为。”

  “我大唐的将士,眼里只有钱财,只有荣华富贵,却无忠义,却无保家卫国之心?”

  “只要是有钱财,就能收买我大唐将士?”

  “今日你出钱收买军心,明日有价钱更高的人出钱,收买军心,转过头来就把武器是不是要对准陛下。”

  “凡是只要出钱高的。”

  “我大唐将士就跟着他走。”

  嘭!

  李承乾一巴掌拍在桌案上,逼视着侯君集,厉声质问:“侯君集,你告诉孤,是不是这样?”

  都不给侯君集回答的机会,他继续输出:“玄武门只有八百人。”

  “八千人如何,拥兵自重?”

  “八万人如何,裂土封王?”

  “我大唐将士在你侯君集的眼里,就是一群见钱眼开,见利忘义的小人不成?”

第62章 下面的责任要追究

  玄武门八百人。

  李二眼神阴沉。

  八千人,拥兵自重。

  李二神色难看。

  八万人,裂土封王。

  李二恢复平静。

  他作为曾经的天策上将,自是知道军中将士的心思。

  谁不是为了军功,谁不是为了荣华富贵。

  不然,谁愿意抛头颅,洒热血,丢性命跟着你干啊。

  但屁股决定脑袋。

  作为皇帝,军功,荣华富贵,只能是他来恩许。

  你都能许人军功,许人荣华富贵。

  那还要我这个天子干什么?

  其他人可以这么做,但不能拿到台面上来说。

  这种事情,其实也可以说是可大可小,就看帝王是怎么想的。

  显然。

  李承乾的话,挑动李二最忌讳的心弦。

  我大唐将士都是一群见利忘义,见钱眼开之辈。

  那还怎么忠心于我,效力于我?

  换句话说,只要有钱,他们随时都能效忠他人,武器跳转过来对准我。

  李承乾是有点小题大做。

  但李二却不得不去在意,考量。

  “知道将士与土匪的区别吗?”

  李承乾道:“将士知忠义,报效国家,忠于天子,保境安民,抵御外敌,这是他们天然职责。”

  “土匪只会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破坏安宁。”

  “这是他们本质上的区别。”

  他微微转身,道:“陛下,我大唐将士,乃是报效国家,效忠天子的。”

  “不是见利忘义之辈。”

  “要钱,朝廷陛下可以赏赐。”

  “要爵位,也可以封赏。”

  “侯君集纵容将士们抢夺钱财,这不是一支正义之师该有的行为。”

  他一指头连连点着,加强说话的力度与感染力,“其性质极其恶劣,影响极其严重,可以说败坏整个大唐军队的军纪风气。”

  “此风一开,军纪何在,我大唐军队仁义天威,将荡然无存。”

  “假以时日,我大唐军队,只认钱不认令,还能听从朝廷,服从天子吗?”

  “届时,那大唐不再有军队,而是一群与土匪无异的贼兵。”

  “还何谈大唐天兵,我大唐怕是国将不国……。”

  殿内的官员,全部目瞪口呆。

  长孙无忌,房玄龄,魏征,萧瑀,高士廉等人,都是瞠目结舌。

  什么鬼?

  国将不国都来了。

  太子殿下,没有这么严重,不至于如此。

  怎么到这等地步了啊。

  这不是闹着玩的,不是能随便说的啊。

  不是。

  侯君集失礼冒犯与你,不至于沦落到抗下这么严重的罪名。

  连连遭受重击的侯君集,严重怀疑人生。

  我是谁?

  我怎么了。

  为什么。

  我一点小错,怎么变得国将不国了?

  李二双手握紧,青筋直冒。

  群臣目光都看向他了。

  他心里很是窝火,也是暗恼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