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鞭打散父子情,请陛下称太子 第389章

作者:请你吃大面

  李承乾没有多余的动作,头也不抬的说道:“顾远是为朝廷做事,既然遭受到这么大的非议。”

  “朝廷自是要为其正名。”

  “不然,岂不是寒了广大为朝廷做事的忠臣?”

  他顿了顿,道:“我要提醒你一点,不能从大义灭亲的角度入手。”

  “这不好!”

  狄仁杰躬身道:“学生明白!”

  他很清楚这篇文章的重要性。

  从其他角度可以,但绝对不能说是大义灭亲。

  否则,整篇文章没有起到定性的作用,反而会带来更大的负面影响。

  这个时候,大义灭亲并不算一件值得称道的事。

  “怀英,你要明白一点,大唐帝国报是朝廷喉舌。”

  “除了大唐帝国报之外,没有比他更具有权威与公信力。”

  “其他什么剑南报,山东报,江南报等,不过是民间报纸而已。”

  李承乾道:“民间报纸可以争论不休,但大唐帝国报一出,就容不得再有半点争论。”

  “所以,一字一句都要仔细斟酌考虑,尽量做到尽善尽美,不落话柄,不出纰漏。”

  狄仁杰牢牢警醒自己。

  一定要上心,不能大意。

  大唐帝国报的文章,要是说顾远大义灭亲。

  那就很大可能被曲解,为朝廷做事,就是大义灭亲。

  那还得了。

  谁敢做事啊。

  所以,只能从‘忠孝’的大方向入手。

  忠与孝,千古不变的大命题。

  李承乾看着奏本,突然不觉的眉头一皱。

  他思索良久后,放在手下,指节敲打着。

  “这个事要现在就处理了吗?”

  李承乾在考虑,并不是在犹豫。

  他现在处理事情,除非是天灾人祸,其他的在他眼里,并没有轻重缓急之分。

  一切都是从全局角度入手。

  “现在处理,爆出来的话,会打乱全局的节奏。”

  他再次打开奏本,提起朱笔落字后,微微吹了一下,合上道:“怀英,立即送去太极宫,请陛下御览。”

  “是!”

  狄仁杰快步朝着太极宫而去,将奏本送到圣天子的手中。

  李世民打开一看,脸色就变得极为难看。

  “该死!”

  他低骂了一声。

  狄仁杰头不由低的更低了。

  目光落在最后,太子给的批示,李世民神色稍缓,道:“怀英,你回去告诉太子,我知道了。”

  “是!”

  狄仁杰快步离开,暗自有些疑窦,什么事情让陛下发怒的。

  但他知道不给他看的,绝对不要去探究。

  李世民在狄仁杰走之后,奏本再三看了一遍,丢在一个木盒中。

  “我到要看看,你们到底能玩出什么花样来。”

  ……

  长安,某处。

  “还是没有消息吗?”

  方潜不死心的问道。

  御史台御史陈实叹息道:“没有消息。”

  “这……!”

  方潜急声道:“我写的可都是证据确凿之事。”

  “山东那边的孤儿寡母,可都是英烈之后,我答应了他们,要帮她们伸冤,主持公道的……。”

  两人是好友。

  皆是在御史台为官。

  一人在地方,一人在长安。

  两人官职不高。

  这次方潜到长安来,实在是没有办法,才找的好友帮忙。

  “方兄,我知道你的心情,我也很想帮忙。”

  “但……。”

  陈实苦笑道:“我们斗不过人家的。”

  方潜气势萎靡下去,喃喃道:“朝廷说好的,要对英烈之后抚恤优待的。”

  “人家孤儿寡母,没有得到应有的优待,连学都上不了,还要遭受恶霸刁难羞辱……。”

  “这是……。”

  陈实沉默,良久后道:“我要外调了。”

  “去岭南道。”

  方潜一怔,旋即露出悲色,道:“是我连累了陈兄。”

  陈实笑了笑,道:“在我僭越,私自将奏本塞进呈递东宫的奏疏中,就已经有打算了。”

  “只是没想到,奏本入了东宫,也是石沉大海,没有半点音讯。”

  “去岭南也好,也好。”

  方潜看得出来,好友的失落之意。

  岭南本就发配流放之地,外调岭南,不就是好友事发后的惩罚发配嘛。

  “方兄,我劝你一句,不要再伸冤了。”

  “不,我还要再告。”

  方潜咬牙道:“我就不信,他们真的能一手遮天,朝廷大策,他们都敢置之不顾。”

  “方兄,难道你还没看明白嘛。”

  陈实怒声呵斥道:“东宫也有他们的人。”

  “奏本进入不到朝廷诸公的视线,圣天子与太子看不到奏本,就不知道山东有这等事情。”

  “你我官职低微,呈递上去的奏本,都要经过层层检查的。”

  “是到不了上面的……。”

  “你现在就是要保住自己,要是连你都没了,那一切都完蛋了。”

  方潜道:“我不会放弃的。”

  “陈兄,我知道你的一片好意,但我知道邪不压正,这大唐有圣天子,有皇太子。”

  “绝对不会让他们逍遥法外的。”

  闻言,陈实苦笑连连,“你连大理寺的门都进不去,刑部还没走进就被挡出去。”

  “其他各部就更别说了。”

  “你私自回京,御史台还不知晓,一旦知晓,你知道什么后果吗?”

  “再则,我相信你所言,其他人会相信吗?”

  “还有山东的孤儿寡母,如今到底是好是坏,你知道吗?”

  “单凭你所言,谁会冒着风险帮你?”

  一连串的质问,方潜神色煞白一片。

  他想到在山东的孤儿寡母,一旦她们出事……。

  陈实不忍心再打击了,他拜别之后,刚离开没几步,就见到有一群人涌进方潜的住处,很快就把方潜给抓了出来。

  是御史台的人。

  第二天。

  陈实就听到消息,方潜因私自回京,枉顾职事,罢免地方御史一职,发回原籍,不再任用。

  他知道。

  方潜完了。

第305章 又怕兄弟过得苦,又怕兄弟开路虎

  又是一年冬天。

  长安依旧被白雪包裹着。

  但却并没有阻挡长安热闹的景象。

  各路封疆大吏都在陆续赶到长安。

  一来,明年圣天子五十圣辰,必须是要到场的。

  二来,顺带着参加今年年末的大朝议。

  可以说一举两得,也是大唐天下官员,再次云集长安。

  要追溯到之前,还是高祖禅让,圣天子即位之时。

  李厥所料的不差,他们与吴王,是前后脚抵达长安的。

  面对诸王回京,宗正寺与礼部都是郑重的对待。

  尤其是李恪与李佑。

  两人的身份不单是亲王那么简单,更是主掌一方的重要人物。

  特别是李佑。

  朝中官员都不得不慎重对待。

  他们其实也想不通,纨绔浪荡的齐王,怎么越发有本事了呢。

  治理吐蕃,治理东北。

  这两个地方的发展,齐王是功不可没,朝中中枢大臣可都看在眼里。

  你要说齐王有多大的能耐,也不见得。

  要说他没有本事嘛。

  他就能把两地治理的像模像样,还能扬大唐威名。

  就说怪不怪吧。

  李佑与李恪穿戴正式,与皇孙李厥,李象等人,一同去拜见圣天子后,再去的东宫拜见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