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请你吃大面
先让税务司在道观寺庙上虚晃一枪,让朝中的人明白税务司的作用与重要。
实则却是暗自指向天下世家大族的。
果然。
税务司才烧第三把火,就彻底让世家大族坐不住了。
从长安的舆论来看,不管南北东西,几乎全部都参与进来,没有一家不是指责许敬宗的。
许敬宗的屁股下还算干净,不然的话,他已经被揭发检举,浪荡入狱了。
……
两仪殿。
李世民与房玄龄,长孙无忌等人奏对。
他们都看到许敬宗上书的奏本。
一个个沉默不语。
长孙无忌阴沉着脸,神色闪烁不定。
他在猜测,许敬宗所为,到底是陛下授意的,还是太子授意的。
这个问题很是关键。
不管税务司怎么行动,长孙家族都是逃不过的。
必定要被清查。
同样,按田地多寡缴纳赋税。
也逃脱不了。
相当于,他长孙家族的利益,也被触碰了。
所以,到底是陛下,还是太子。
他想要搞清楚,好对症下药。
“说说吧。”
李世民倒是面色轻松得很,道:“许敬宗所奏,你们是怎么看的。”
话一出,殿内没有人回应。
就连房玄龄也是低头不语。
李世民心头不由好笑,他手指翻弄着奏本,道:“辅机,你来说说。”
长孙无忌道:“臣倒是没有什么看法,只不过,这等大事,一个小小的税务司的司郎提出来,未免有点过于骄狂自大了吧?”
“嗯,是有点。”李世民点头,再问道:“申国公,你觉得呢?”
“陛下,此事应该由三省来议定,同时衡量到底是否可行。”
高士廉也跟长孙无忌站在一起了,道:“赵国公说的不错,税务司操办自己的税务要事就成,这等民生大计,岂能是他妄议的?”
“还请陛下申饬一番,警醒许敬宗不要越权了。”
李世民饶有兴致的看了几人一眼,他有点后悔,怎么没把太子叫来啊。
这么一出好戏,多精彩啊。
长孙无忌跟高士廉竟然穿一条裤子了。
山东世家跟江南士族会抱团。
“玄龄,你以为呢?”
房玄龄心头苦笑,躲是躲不过的。
“陛下,臣以为,税务司还是以清查人口厘清田地就成,这种事情,牵涉甚大,不是他一个司郎能置喙的。”
李世民感慨道:“说的也对啊。”
“许敬宗就是太看不清自己了,什么话什么本都敢奏。”
“阿难!”
张阿难低头恭声道:“陛下!”
“拿去烧了,再传我口谕,申饬许敬宗,让他做好本份的事情。”
这话说的很怪。
本份,税收不就是税务司的本份吗?
陛下这是在玩字眼?
张阿难没有离开,就在殿内,当众烧掉。
见此,他们并没有心安,有些忧心。
不怕陛下烧,就把陛下惦记上啊。
等到众人离开后,李世民嘴角若有若无的笑着。
“去把河间郡王叫来。”
“是!”
没多久,李孝恭来到两仪殿。
他低眉顺眼的,时不时的瞧李世民。
“兄长也有意见?”
李孝恭苦笑道:“臣有吧,只是……。”
“算了,陛下要怎么做,臣都支持。”
李世民失笑道:“兄长可以中立不管的。”
“没必要。”李孝恭摇头道:“陛下要用我的时候说一声就成。”
“兵部绝对服从陛下的领导。”
李世民淡淡的说道:“关陇的一些人啊,你看着办吧。”
“陛下,念着点旧情吧。”李孝恭不由求情道:“给他们个机会。”
李世民道:“我就是在给机会。”
“我给他们机会,谁给我机会呢?”
李孝恭不由一愣。
李世民看着殿外,眼中似有似无的看到高明站在那里。
就这么注视着他,跟他说那些话。
第295章 给李世民加注底气,火枪!
萧瑀回到府上,就接到有世家递来拜帖,登门造访。
是山东世家那边的。
他想也没想的就回绝了。
萧瑀还没有那么单纯,在御前,他不是与长孙无忌站在一起,只不过是为了自身利益,不得不做出的反应来。
情有可原,尚能理解。
可之后,山东世家想要上门拉拢他,也就是想跟江南士族走的近。
那必是不可能的。
在这当头,他不管是私下还是明面上,是绝对不能见山东世家的任何人。
这是原则问题。
江南士族是太子不满山东世家的清高自矜,从而一手扶起来,在朝中稍稍有一席立足之地的。
是在各方面要与山东世家对立,不能走一条道的。
如果,他跟山东世家联合,走到一起。
那还有什么存在的意义?
太子自是不会容忍江南士族蹦跶的。
太子拍死山东世家难,但拍死江南士族,就如同踩死蚂蚁一样简单。
萧瑀如今还能在朝中活跃,就是代表着江南士族的力量,也是太子还在支持着他。
若是没有太子,江南士族能有今天?
他们能与山东世家对着干?
早就没资格坐在餐桌上了,哪还有什么商议讨论决策的余地啊。
朝廷如何把江南一地给瓜分了,江南士族都还蒙在圈里。
所以,萧瑀很是清楚,他可以针对税务司的一些举动,江南报纸可以抨击,能说许敬宗的不是,指摘他的过错。
那是因为,许敬宗确实是触犯了根本利益,再者,其中并未明确有太子的授意。
既然没有太子,那么就是许敬宗个人所为。
针对许敬宗可以,但不能反对太子。
在太子没有出手前,萧瑀可以为自己说话,但太子一旦出面敲打,他就该明白,如何选择了。
这就是政治立场。
他是太子这一边扶持上来的,是在太子旗帜下的,就要跟着太子走。
这是人尽皆知的,江南士族怎么也洗刷不了,也不敢撇清的。
可以在一些问题上有分歧,但不能闹到明面上来,跟太子决裂,分道扬镳。
私下解决,解决不了的时候再谈论其中。
“好在当下太子没有开口。”
“我们还能针对税务司的行为,进行指责与抨击。”
萧瑀说道:“若是太子开口,我们的口径,就不得不改了。”
他这会儿有点想念自己的外甥孙,吴王李恪了。
李恪若是在长安的话,他心里有底的多。
陆敦信迟疑道:“国公,最后事情闹得不可收拾,税务司一意孤行下去,山东世家那边会不会有动作?”
“这次,国公婉拒与他们会面……。”
萧瑀眉目一凝,哪里还不知道陆敦信的心思,他是想留点余地。
“愚蠢!”
萧瑀微怒道:“你糊涂啊。”
“且不说太子那边如何交代,就问你,跟山东世家见面后,你待如何?”
“你怕是忘了李义府之事。”
陆敦信呐呐,急忙摆手。
“李义府一事,山东世家在背后所作所为,令人触目惊心。”
萧瑀沉声道:“那些寺庙的大和尚,鼓噪得这么大,转手就被朝廷给清算了。”
“被山东世家当成马前卒,你看他们的下场如何?”
“多少庙宇给取缔,多少和尚被砍头发配的。”
他顿了顿,想到李义府之事,引起的风波,就不寒而栗。
萧瑀很是清楚背后的风浪。
山东世家躲在背后,既是发难了,却片叶不沾身,全身而退。
根本没遭受到波及。
上一篇:帝国模拟:从傀儡到万古一帝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