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鞭打散父子情,请陛下称太子 第337章

作者:请你吃大面

  这内容一出,直接引起长安极大的骚乱与议论。

  之前还在观望,是否取钱的百姓,也蜂拥而至银行取钱。

  一时间,人心惶惶,对银行充满各种不信任。

  “混账!”

  “狗东西。”

  “他们竟敢阳奉阴违,私自将报纸内容篡改了。”

  “他们这是找死。”

  李义府无比愤怒。

  所有报纸内容,都是要经过他们审查的。

  银行挤兑一事,李义府第一时间就下了命令,不许报纸出现任何关于挤兑的消息,但凡有的一律不许过。

  谁想到,审查是没问题,但人家根本就不按照审查后的内容发行。

  “这是在公然无视我新闻总司。”

  “必须杀一儆百。”

  李义府咬牙切齿,道:“马上去调查,然后下整改令,调查清楚后,封禁……!”

  不让我好过?

  你们也别想舒坦。

  二十万贯不在乎,那就别怪我不客气了。

  他下完命令后,就在等上面来人。

  但连续等了几天,却根本没有人来责问他的。

  这让他很是心慌。

  不该啊。

  报纸出了这么大的纰漏,不是该问罪他的过错吗?

  长安挤兑的情况越演越烈,更是有消息爆出,有无数借贷收不回来,银行快没钱了。

  许多大户都坐不住了。

  大家都在挤兑,他们要是还不去兑换。

  那银行真没钱可怎么办?

  手里头可不就成了一张有字的废纸了嘛?

  就在这种情况下,朝堂上也出现了不小的声音。

第266章 长乐感受到朝廷上的凶险

  常例朝议。

  长乐身为正三品官员,掌管银行事务,是要参加朝议的。

  她是在朝议中唯一的女官。

  只不过,这次她坐在殿内,神色很是难看。

  外界风波越演越烈,矛头直指银行与她。

  这朝议上,才开始说了几个议题,御史就把她给弹劾了,直接推到风口浪尖上。

  “启奏陛下!”

  御史参道:“银行一事,事关朝廷威信,银行不予兑换是什么道理?”

  “如今民间闹的沸沸扬扬,对朝廷威胁产生怀疑,乃至于可能累及陛下威名。”

  这御史之前说的,还没让大家重视。

  一提到累及陛下威名。

  不仅李世民凝视,就连不少官员都眼皮子直跳。

  谁不知道,如今圣天子之名,被陛下看的有多重。

  因为银行之事,连累陛下威名损失,可想而知那滔天怒火,会有多么可怕。

  谁都担不起,吃罪不起。

  长乐也是神色骤然大变,她心里紧张的看向自家哥哥。

  自己再受宠,再得疼爱。

  但她还没自信盲目到,能与父皇的威名相比。

  却发现自家哥哥神色如常,连半点波澜都没有。

  “有哥哥在,应该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吧。”

  她如是想着,但御史接下来的话,让她花颜失色。

  “臣以为。”

  “银行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臣不禁要问长公主殿下,自银行成立以来,由吴王掌管,从来没有出现过今日之事。”

  “为何长公主殿下,才执掌不过数月,就出现这般滔天风波来。”

  “百姓争先恐后挤兑,拼命要取回自己的钱财而不得。”

  “更甚有传闻,说是银行贷款收不回来,银行没钱才不给兑取,不知长公主殿下对此是怎么回应?”

  御史冲着长乐发难道:“确有其事,还是以讹传讹?”

  群臣纷纷侧目。

  这是很严厉的指摘,而且手段之高明。

  完全看得出来,这御史是有备而来,早就准备好说辞。

  目标直指长乐公主,甚至还将吴王拉出来比较,狠狠的踩长乐公主一脚。

  不管最终如何,当长乐公主与吴王比较,势必会带来一些不服气的观感来。

  长孙无忌眼观鼻,鼻观心,全神贯注的看着手中的笏板。

  自家儿媳,不管如何他都要维护周旋的。

  只不过,当下他还没闹明白,背后到底是什么个情况。

  他也没懂,银行有问题,儿媳为何没有找他商议。

  “以为自己能解决得了嘛?”

  “哎,这可是朝堂,朝堂与私下是完全两回事。”

  “私下你可以耍威猛,摆地位身份,但在朝堂上,这些可不行的啊。”

  “其中的险恶,今日也好让你看看。”

  长孙无忌叹息,他暂时不能出手,还要看看局势的发展。

  众人都等着长乐回话。

  “一派胡言!”

  长乐起身,道:“陛下,银行有钱,也并不存在传闻之事。”

  “你这御史,不分言说,就要指摘与我,是什么道理?”

  “区区传闻,就敢拿到朝议上来说?”

  “这就是你们御史的捕风捉影之能,我看你们专擅空穴来风的评价,还真是没错。”

  马周沉默不言,不为所动。

  御史台在他的经营下,并不能说铁板一块。

  还是有几个其他势力的棋子。

  只不过,大体上是他说了算。

  眼下出现御史弹劾长公主,不用想都知道,是那些人发挥的影响力。

  他记得这御史,姓徐。

  “陛下,臣不敢苟同长乐公主之言。”

  民部有个郎中站出来,他只能坐在后面的,这下却成为焦点。

  民部尚书刘洎眼敛微微动了动,就恢复如常。

  御史台是陛下的刀,都出现问题。

  马周手下有不听话,要搞事的御史,就更别说他民部了。

  “御史本就有风闻奏事之权,且也不是空穴来风,外界都传得言之凿凿,令人不得不慎重。”

  民部郎中说道:“银行事关经济大计,更是太子殿下提出的二十一条规划中,所包含的内容。”

  “我们再重视也不为过。”

  “这都是为了国家大计,怎么能说一派胡言呢?”

  “朝廷诸公皆在,长公主回应一下,也好让陛下,太子殿下,诸公心里有个底。”

  “往后再有此等危言耸听的言论出现,命有司查办追究便是。”

  “还请陛下明鉴!”

  房玄龄不由微微回头。

  这是扯虎皮拉大旗了啊。

  把朝廷二十一条规划中的经济,拿来说事了。

  “长乐,既然诸公都这么关心,你说说吧。”

  “到底怎么回事。”

  李世民开口道。

  “禀陛下,银行钱财充足,只不过大户兑取,是要按照提前预约的规定来。”

  长乐说道:“超过十万贯,提前预约,十天后全额可取。”

  “百姓取钱存钱,全凭自愿,银行没有任何推辞,全部照取。”

  “并不像外界传闻的,强取豪夺之事,这是无端的指责污蔑。”

  徐姓御史道:“长公主殿下还没说借贷的事情,到底是真是假?”

  “公主殿下,还请你正面回应此事。”民部郎中道:“据臣所知,银行确实是在借贷上,出现严重的错误,难以收回,造成银行极大的损失。”

  “这在以前从来没有过的,却在今年发生了。”

  长乐冷笑道:“银行有钱可取,能够应对挤兑便可,至于你们关心的事情,这是银行核心机密,我倒是无可奉告。”

  “公主殿下,事关国之大计,朝廷威信,陛下圣名,岂能这么糊弄过去?”

  这下,又有其他官员站出来质疑了。

  长乐有点恼怒,怎么全部都冲着她来了。

  她是第一次面对这么多官员的质疑,没人帮她有点招架不住。

  哥哥,你怎么还不说话啊。

  快帮帮妹妹啊。

  但她看到自家哥哥,根本没有开口的意思。

  “这就是朝堂嘛,几句话说不清楚,就要……。”

  就在这时。

  大理寺卿孙伏伽起身,声音洪亮,道:“陛下,臣有本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