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鞭打散父子情,请陛下称太子 第316章

作者:请你吃大面

  大都督一职。

  极大可能是太子举荐的。

  “怎么,什么事情让大都督这么着急的?”

  李承乾好笑的问道。

  “殿下,我……。”

  韩瑗有点难以启齿,李承乾见状,也收敛起笑意。

  “二郎做错事了?”

  李承乾问道。

  “殿下虽然调皮捣蛋,但从不会做恶事。”

  韩瑗说了一句后,咬牙道:“殿下,臣可能无法担任东北大都督府大都督一职。”

  嗯?

  李承乾惊讶了。

  这不管对谁来说,都是泼天的恩典,想求都没地方求的。

  怎么到韩瑗这里,反而还推辞了?

  “你应该知道,陛下是下的大唐皇帝令,不可能朝令夕改的。”

  李承乾严肃的说道。

  “臣明白。”

  韩瑗道:“但东北大都督一职,是节制三省军政大权。”

  “臣何等何能,敢居这等要位?”

  “殿下,大都督位高权重,我之前虽有官秩在身,可也没有担任过要职,突然从一学堂学正,迁三省大都督。”

  “只怕人心不服啊。”

  “此间事情复杂,利益交织,只怕人心不服,臣也难以压制。”

  “还望殿下明鉴。”

  李承乾眉头微皱。

  “有圣天子,有孤给你撑腰,你有什么好怕的?”

  “臣不是怕,臣是以大局为重。”

  韩瑗低头道:“臣若是靠着圣天子,殿下的威望,纵然能行使大权,但难以服众,也无法长久。”

  李承乾明白了,韩瑗担心所在。

  他也发现问题所在。

  这个问题,不单韩瑗要面对,就连裴行俭也要面对。

  两个人最大的短板,就是威望不够。

  不说手下官吏,就单单是那些将校,韩瑗想要压制对方,就难以做到。

  裴行俭有军功在身,军队不用太过担心,但在官吏上,他就要借大都督府的权威来压制。

  本意是韩瑗能够给裴行俭帮助的。

  如今,却是忽略了关键所在。

  韩瑗都没办法节制大都督府的文武,如何能借力给裴行俭呢?

  这就别说,上官仪与刘仁轨了。

  他们也是需要大都督府的力量。

  李承乾闭目仰头,细细思索。

  显然,这次的决策,没有考虑周全。

  他就想着怎么让东北大都督府,把东北三省给发展经营好。

  却忽略了最基本的问题。

  人心!

  官员对他,对李世民毕恭毕敬,但对自己的上官,一个威望不够,资历都不能与自己相比的。

  怎么可能甘愿听话呢?

  “这个事情,孤知道了。”

  “你先下去休息。”

  李承乾道。

  “是!”

  韩瑗知道太子接受自己的劝谏了。

  他起身离开后,李治忍不住说道:“哥哥,这事该怎么办?”

  他不是傻子。

  也能领会到其中的深意。

  韩瑗哪怕有大唐皇帝令背书,他要是使唤不动下面,节制军政大权,就是一句空话。

  从而会导致一系列的布局,出现难以预料的连锁反应。

  “你去把三郎叫来。”

  “三哥?叫他干什么。”

  “去。”

  “是!”

  不久后,李恪匆匆赶到东宫。

  “兄长,没有第一时间来觐见,还望恕罪。”

  李恪道。

  “不谈这些。”

  李承乾笑道:“三郎,银行的事情,进展的如何了?”

  “虽然有些插曲,但一切都按照计划铺排开了。”

  李恪笑着说道。

  储蓄,借贷,在两年的时间内,已经得到广大百姓的认可。

  李恪的成长也极快,很是掌控了银行运用。

  “收支如何?”

  “初期收支出现亏空的现象,不过,随着借贷业务的展开,从亏空到持平,现在已经有盈收了。”

  李恪不无骄傲的说道。

  “好。”

  李承乾笑道:“做的不错,你这个钱财大管家,怕是我全大唐最富的一个人了。”

  “兄长,可不敢这么说,最富的是陛下,是朝廷。”

  李恪急忙说道:“银行不还是陛下的嘛。”

  李承乾也不过多谈论,送走李恪后,他就带着李治,一起去太极宫。

  把韩瑗的劝谏说了一番。

  “这倒是个问题。”

  李世民道:“身边没有带人,有些事情就没有考虑全面。”

  “要真让韩瑗去了,怕是事情进展不会那么顺利。”

  “你有什么想法?”

  李承乾心头已经有了计划,“我回来就听说,有官员弹劾五郎在吐蕃为所欲为,行径乖张。”

  “松赞干布也不安分。”

  “五郎在吐蕃也待了几年,把他召回来吧。”

  嗯?

  李世民大为吃惊,道:“你是想让五郎去……。”

  这根本就不难猜出,李承乾要把李佑召回来的意图。

  就连李治也是震惊不已。

  李承乾没有回答,意思很明显了。

  “那吐蕃该怎么安排?”

  “三郎把银行的事情,做得很不错。”

  李承乾道:“可以放手了,让他去吐蕃吧。”

  闻言,李世民眼眸眯了起来。

  “银行谁来负责。”

  “陛下决断吧。”

  李承乾不准备插手银行的人事安排。

  银行发展壮大起来,李世民百分百想捏住这个钱袋子的。

  “吐蕃的事,你来安排。”

  “银行谁来担任,我想想在说。”

  李世民道:“不至于这么快,就让三郎去吐蕃吧?”

  “等今年过后吧。”李承乾道:“正好陛下有属意的,让他跟着三郎学习,熟悉银行事务。”

  “那再好不过。”

  两人把事情谈好了,达成交换。

  银行交给李世民。

  他不干预吐蕃与东北大都督府的安排。

  “哥哥,你觉得父皇会属意谁去?”

  李治好奇的追问道。

  “你要是大一点,说不定就是你了。”

  李承乾调侃道。

  李治快十八岁,跟在李承乾身边,也有几年了。

  但想要负责银行,还是过于稚嫩。

  他也不知道,李世民会命谁去负责银行。

  银行兹事体大,哪怕是李世民的心腹,他也不太会放心。

  这个人选问题,就由李世民去头疼。

  “谁来担任呢?”

  李世民确实在头疼。

  他突然发现,李恪当这个行长,是挺不错的。

  眼下除此之外,他还真不知道谁更合适。

  “嗯?”

  “这倒是个合适的人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