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鞭打散父子情,请陛下称太子 第311章

作者:请你吃大面

  裴行俭,薛礼当即应声。

  “渊盖苏文立即处死,砍下头颅,找回唐使遗骸,祭告一百七十九名唐使。”

  “高句丽王枭首示众。”

  “即日起,高句丽不复存在,为我大唐疆域!”

  李承乾冷声下令道。

  “是!”

  当即,裴行俭等人带着将士上前,把两人给拖了下去。

  高藏王还在哭喊求饶,但没有人为他求情。

  剩下的贵族大臣们,惊恐颤抖。

  李承乾也没放过他们,“悉数收押,走访调查,搜集罪证,召集高句丽百姓公审论罪!”

  “莒国公!”

  “此事交给你来操办。”

  唐俭没想到自己有份,道:“谨遵太子教令!”

  本来以为投降,大唐就能饶恕他们,至少不会要他们性命。

  谁知道,大唐根本就不是传闻的仁慈。

  投降也要他们的命啊。

  李承乾漠视的看着,不为所动。

  他这次要为唐使报仇,也是给军方看到一个铁血霸道的皇太子。

  军方要的不是皇太子有多仁厚,是要手腕风格强硬,赏罚分明就成了。

  反而要是太子羸弱,妇人之仁的话,他们还会有点失望。

  李世民从始至终都没有说话,这是事前商量好的。

  太子要杀一儆百。

  他知道太子对唐使遇害,很是恼火。

  所以顺水推舟,放纵太子作为。

  只不过,他是没想到太子会做的这么果断,这么强横霸道。

  他还真是有点不太适应的。

  “高句丽灭掉,之后就是百济。”

  李世民道:“李绩,程知节,你们领兵马继续东进,将百济也给灭了吧。”

  “是!”

第247章 东北大都督府

  百济,违背大唐的意志,跟着高句丽欺负新罗,还胆敢出兵协助高句丽,抵抗大唐。

  它不灭,谁灭?

  高句丽就是他的下场。

  只不过,新罗的事情有点麻烦。

  这个小弟对大唐毕恭毕敬,提供优质的新罗婢。

  想要灭人家的国,真的有点说不过去。

  眼下大势到了这等地步,在半岛再留下个新罗,不说李世民不答应。

  就是李承乾也绝对不会容忍新罗还存在的。

  但大家都还是要脸的。

  师出有名,必须要贯彻下去。

  哪怕是要吃掉新罗,也要给他罗织个罪名才是。

  李绩与程知节大军,修整数日后,开拔前往百济,并不用太过担心,百济之战。

  不说百济知晓高句丽覆灭,人心惶惶,就是那点兵力,也真不够大唐砍的。

  李世民走在王宫之中,李承乾在他身侧。

  其他人吊在身后不远处。

  天子与太子商议事情,他们不敢跟得太近。

  “新罗,是个麻烦事。”

  “太子准备怎么做?”

  李世民问道。

  他几次差点就喊出高明两个字,但每次话到口中,就变成太子。

  “内附吧。”

  李承乾说道:“让上官仪去,说服新罗王内附。”

  “如果不行,那就只能用强了。”

  新罗这个地方,必须吃下。

  那是作为大唐跳板,远眺东瀛岛的。

  这是李承乾既定的战略意图,不可能让新罗继续存在。

  “也好。”

  李世民道:“我许他个爵位,封个国公,就留在长安。”

  他是自无不可。

  能内附解决的,不用刀兵最好。

  挟灭亡高句丽与百济的威势,只要新罗王不是傻子,他就知道该如何取舍。

  要么步后尘,要么去长安当个逍遥国公。

  “火药的事情,我都知晓了。”

  李世民突然说道。

  李承乾不意外,他道:“陛下什么想法?”

  他知道这会儿,李世民要跟他摊牌了。

  不然不会突然提这一嘴。

  李世民没有立即回答,他走了两步,道:“稚奴告诉我的。”

  “初见之时,我很是震惊,没想到还有这样的利器。”

  “高句丽三十万大军,在火药爆炸下,就跟无头苍蝇一般。”

  李承乾默默的听着,说这么多,就是为后面的话做铺垫。

  “所以,我准备设立一支火箭营。”

  “由你太子卫队作为骨干,扩充到三到五万人。”

  李世民道:“你的太子卫队,由你全权做主,重新遴选如何?”

  “多少人?”

  李承乾道。

  这是提要求了。

  也是答应把太子卫队给李世民去,去设立火箭营。

  这对他来说,其实是一件好事。

  从太子卫队出去的将士,不管如何,扩散到军中,也是无形之中壮大李承乾在军中的声音。

  不可能不在太子卫队,就不念太子这一份恩情不是?

  此外,就是改变唐军作战方式,唐军整体实力,都能得到一个质的提升。

  此战太子卫队暴露的东西,也会受到朝野的重视。

  从整个大局发展来看,对科技的推动与发明,都是极为有利的。

  未来可期!

  “你就这么干净利落?”李世民很是讶异,“我还以为你会跟我争执一番。”

  这确实是他没想到的,李承乾这么洒脱,反而让他有点难为情。

  “太子卫队是我的,但他们更是大唐将士。”

  “也是在陛下的领导下。”

  李承乾语气平静的说道:“陛下要扩编重用太子卫队的将士,伏惟陛下作威作福而已。”

  “我相信将士们高兴都还来不及。”

  李世民沉默的走着,一时间没有说话。

  他确实忌惮太子卫队的威力,但太子光明磊落的回答,让他有点不好意思。

  “此外,李畋他们研究出炸药,用的钱是东宫的,但实际也是从陛下内库支的。”

  李承乾也不揽功劳,钱确实是李世民给的。

  只不过李世民不知道钱用在火药研发上。

  “说来说去,一切都是离不开陛下的支持。”

  这把李世民干得更沉默了。

  他有些时候真的是捉摸不透,这个好大儿的想法。

  换了是他人,不说藏着掖着,就是这份功劳,也绝对不会退让。

  但从他的说法来看,最大的功劳,反而是李世民自己。

  这光明正大的回答,反而是让李世民有点不好意思。

  看起来好像他反而是个小偷,偷偷摸摸的猜疑担心。

  “既然太子都这么说了,那我也就从善如流。”

  “卫队五千人不变。”

  “但你想做什么,我会支持你的。”

  李世民想了想,觉得自己有点过于亏欠了。

  李承乾笑了,他等的就是这个。

  你李世民终究还是拉不下脸来,白吃白嫖。

  “有个人我要留着。”

  “谁?”

  “裴行俭。”

  李承乾道:“我准备有大用。”

  两人漫不经心的走着,话题却逐渐走向至关重要的决策层面。

  “高句丽打下来了,但还需要治理,教化。”

  李承乾道:“我设想在高句丽,百济,新罗三地,设立三道。”

  “高句丽以北,设辽北道,高句丽以南,百济以北,设辽中道,百济与新罗设辽东道。”

  “三道合并,归属东北大都督府,暂领军政大权。”

  “治所就在平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