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请你吃大面
房玄龄见这插曲过去,开始喊道。
“工部今年的庙算,在一千万。”
“主要用于官道的维修,以及新建官道的营造,器械的发明与研究等。”
张亮嘴巴都笑裂了。
工部做出的庙算递上去,是顺着陛下,顺着太子来的。
明年两宫要巡幸南北地,这官道什么的。
肯定是要修好,说不定去什么地方的道路不行,还要拨钱修路了。
之后是其他各部。
但都不及工部的庙算多。
算下来,今年总庙算在五千万多一点。
州道主官算是亲身经历了,这别看生面的大朝议。
别管你是多位高权重的王宫大臣,坐在左仆射是下边,就要接受来自百官的拷打。
说不出所以然来,庙算就要被砍掉。
最后的重头戏,是张士衡与于志宁等人出场,正式递交集李世民思想精神大成的理论总结。
由李世民亲自御览,百官学习领会。
李承乾都不得不肃穆,认真对待。
经过半个时辰的讲解,抓的全部都是重点。
最终,李世民下诏令,正式确立自己的思想地位。
《大唐圣天子思想》
有点怪怪的,自己确立自己的思想地位。
但他是天子,他的意志本来就要得到贯彻与执行。
同时还有一道诏令,凡是朝中官员,不分中央地方,全部都要学习。
一场大朝议,从早上开到下午,总算是结束了。
百官们虽然累,但也知晓,往后大唐的政治风向。
散朝后,三三两两的离开。
道州主官们一个个精神抖擞的,此次前来长安,不虚此行啊。
长太多见识了。
“陛下明年不打仗吗?”
程知节很是纳闷,“八百万能干什么?”
“你少说一句话,就多一百万了。”
李靖淡淡的说道。
尉迟敬德嘿嘿一笑,“卢国公啊,你一句话可值百万。”
这连带着把李孝恭也给阴阳了。
李孝恭黑着脸,“你还是好好想想,回去怎么学习圣天子思想吧。”
“往后啊,人家问起来,圣天子思想是什么,你连个屁都蹦不出来,怕是有你看好的。”
尉迟敬德顿时苦着脸,“没想到临老了,还要学习。”
“看着就头大。”
程知节幽幽道:“黑哥哥,有句话还是要提醒你一下,咱们不是外人,说了提醒你就是。”
“但要是外人听到,那可就不好说了。”
学习认知圣天子思想,你还说头大?
你是不敬圣天子,藐视厌恶吗?
“我知道了。”
……
李承乾回到东宫,他躺下来就有点不太想动。
跪坐一天,浑身都不得劲。
“殿下,喝口热茶。”
霍良娣轻柔的说道:“等会儿饭菜就来了。”
“嗯?”
李承乾狐疑的看着这娘们,往常泼辣得很,今天怎么这么温柔呢?
暴龙形态哪里去了?
“殿下,你这是什么眼神?”
“怀疑的眼神。”
李承乾道:“说吧,有什么事情求我的。”
霍良娣有些扭扭捏捏的说道:“臣妾想回剑南省亲。”
“想回就回吧。”
“殿下答应了?”
“嗯。”
“太好啦!”
霍良娣直接扑了上来,压在李承乾身上,差点喘不过去。
他就说,这娘们很反常嘛。
李承乾干脆就躺着,搂着霍良娣,后者也安静下来,伸手在李承乾胸膛画着圈圈。
“贞观十八年了啊。”
“一晃眼,快四年过去了啊。”
霍良娣小声道:“殿下怎么多愁善感了,想起以前的事了吗?”
她知道当年太子的处境艰难,若不是一场大朝议闹大,何来现在的太子。
但这些话,不管是朝野内外,都少有人提起往事的。
“只是感觉时间短暂,白驹过隙啊。”
李承乾突然道:“商量个事,今晚你在下。”
“不行!”
霍良娣抬头,坚定的说道:“臣妾上不了战场骑马,只能在上……。”
……
随着新式的烟花,在长安上空无休止的绽放。
贞观十八年,它来了!
第228章 大唐皇帝令,一系列人员变动
贞观十八年,开年。
李世民下了第一道大唐皇帝令。
迁民部尚书赵国公长孙无忌为尚书省右仆射。
此诏令一出,百官缄默。
因为这是在意料之中的事情,并不惊讶。
尚书右仆射空缺这么久,都知道是等着给长孙无忌的。
如今算是大石落地,如愿以偿,大家也不过是摇头感慨一番。
时隔十七年。
长孙无忌再次执掌大权,入主尚书省。
虽说上头还有房玄龄这个左仆射的存在,但当年,也就是贞观元年,陛下要打压针对以裴寂为主的高祖老臣。
长孙无忌当时在尚书省也是右仆射,左仆射不是别人,是萧瑀。
只不过那时候,他跟萧瑀一样,才掌权一年不到,屁股都还没坐热,就被一脚踹了下去,此后长期处在位高权低,游离核心的边缘。
这一次,可以说是东山再起,卷土重来。
但相比于他脱离中枢实权的时间,间隔太久了。
谁也不知道长孙无忌会做成什么样子。
不过,大家都明白,长孙无忌不会再重蹈覆辙,轻易下马,他在这个位置上,势必会朝着尚书省左仆射发起冲击。
当外戚与寒门宰相共同处事,那么意味着权力的争斗会更加激烈。
房玄龄不下马,长孙无忌就不可能再更进一步。
所以,大家都可以预见,未来的朝廷会很热闹。
长孙无忌府上,前来道贺的人不在少数。
崔、卢等世家皆是送来厚礼道贺。
高士廉也是笑意连连,心情舒畅。
他甘愿承担过错下马,不就是给外甥让位的嘛。
总算是没有白费这心思。
外甥很年轻,比房玄龄年轻太多了。
只要坐稳尚书右仆射的位置,他有太多的机会坐上宰相之位。
这就相当于,长孙氏与高氏,只要长孙无忌不倒台,那么往后一切都无忧。
这就是政治博弈与妥协,换来的长久安稳。
“陛下的诏令,对外也透露出来个消息,陛下要重用外戚。”
高士廉说道:“越是在这个时候,你越要行稳坐直。”
“毕竟,当下没有异议与声音,但盯着你一举一动的不在少数。”
“但凡你露出点差池来,肯定会引来大举弹劾的。”
“外戚身份是亲近,可也是催命符。”
长孙无忌点头道:“这我知道。”
“盼了这么久,我总算是再次回来了。”
“谁要是给我使坏,我不会放过他们的。”
他露出狠厉之色。
十七年啊。
整整十七年啊。
知道我是怎么过来的嘛?
人生能有多少个十七年?
他最好的岁月,就浪费在这十七年间。
不是在参议,就是在参议的路上。
什么权力都没有,什么都要看他人的脸色。
时时刻刻的还要提心吊胆,生怕引起陛下的猜忌。
上一篇:帝国模拟:从傀儡到万古一帝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