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鞭打散父子情,请陛下称太子 第245章

作者:请你吃大面

  “也不说什么事。”

  李承乾精神头很好,年轻恢复的就是快嘛。

  “殿下忘了?”

  长孙无忌道:“你让臣来,说是要商讨货币一事的。”

  “哦。”

  李承乾拍拍脑门,道:“我想起来了。”

  “是有这么回事。”

  他之前就跟长孙无忌交待过,也是准备从天工坊回来,就讨论的。

  只不过李世民的骚操作,让他一时间没想起。

  “舅父稍等片刻。”

  李承乾道:“冲弟,去把阎立本叫来。”

  “是!”

  长孙冲领命下去,李承乾这才道:“孤最近听闻,不少商贾在抱怨,每次购买货物都要携带大量的铜钱,交易很是不便。”

  “民部可听闻了?”

  长孙无忌道:“倒是听到一些,但也没有太好的办法解决,再者,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是约定俗成的嘛。”

  “这样钱货两清,各自都放心。”

  “是这么个道理。”李承乾打趣道:“舅父,我说过,发现问题,要解决问题。”

  “你可没放在心上啊。”

  “民部既然知道,不能说没有太好的办法,有约定俗成的风气,就置之不管了。”

  “民部没有发挥主观意愿,不寻求思考解决之道,一句话搪塞是不行的。”

  长孙无忌不明所以,殿下这是说他不作为?

  还是另有所指?

  “臣失职。”

  李承乾不置可否的说道:“朝廷税赋,商税也占据不小,若是能解决交易不便的困难,让商贾更加轻松放心的交易。”

  “是不是商贸交易频繁,促近商税的增长呢?”

  这对长孙无忌来说,是好事。

  商税增加了,他距离今年的八千万目标,更近了。

  “都说家财不外露,每次商贾出门携带大量的钱财,也是人尽皆知的。”

  “虽然大唐境内安宁,但有句话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

  “每次出行都是小心翼翼,谨慎又谨慎,谁又敢说不会有游手好闲之辈,铤而走险的呢?”

  李承乾道:“这些都是影响朝廷税赋收入的因素啊。”

  “民部要在这方面下点功夫,要为大唐的商贸繁荣,经济交流,做出有力的举措跟行为来。”

  长孙无忌知道太子肯定有想法,他顺着说下来,“臣惭愧,没能领会到其中深意。”

  “敢请殿下赐教,指点迷津。”

  李承乾轻笑一声,“孤思来想去,倒是想到个法子。”

  “推行一种新式货币。”

  这话一出。

  不仅长孙无忌一惊,侍奉在左右的李治与李恪,也是诧异无比。

  新式货币?

  太子的想法,怎么天马行空?

  “殿下,目前大唐流通的是铜钱,新式货币是指要在铜钱之外,另行铸造一种吗?”

  “对。”

  李承乾道:“舅父想过没有,一贯钱,有多重?”

  “一百贯钱的负担多大。”

  “天南地北的商人,带着几百上千贯,乃至更多。”

  “不方便不说,押运也是耽误时间。”

  “一家耽误一天,全天下加起来,就是多少天了?”

  “若是没有这些耽误的时间,交易说不定就能多几次。”

  “所以,发行一种价值更高,便于携带的货币势在必行。”

  刚说完,长孙冲带着阎立本来了。

  “先坐下。”

  李承乾说了一句,继续说道:“孤想以白银为主,铸造一种银元货币!”

  “这银元,一枚相当于一百贯钱。”

  闻言。

  长孙无忌瞪大眼睛,犹疑道:“一百贯?这需要多少白银?”

  “一两!”

  石破天惊!

  这话搞得所有人都冒出一个念头。

  太子,你是在公然抢劫啊。

  李承乾知道,自己这个想法,是很过分的,也不切实际的。

  但这不重要。

  他有办法能够解决。

  目前来说,在大唐,不管是黄金白银,都是极为稀缺的。

  有些是因为埋在地下,陪葬去了。

  有些也是埋在地下,人家藏起来了。

  导致世面上的黄金白银少之又少。

  可一两白银相当于一百贯,是不可能的啊,也是天方夜谭啊。

  长孙无忌不敢说太子的想法不行,只能委婉的表示。

  “殿下,若是朝廷铸造银元,一旦发行,就算有律法约束,也有人会以身犯法,私自铸造银元,攫取巨大利益的。”

  “这会引起极大混乱的。”

  李承乾淡然一笑,“阎少监。”

  “在大致比铜钱大一倍的面上,你能画出陛下的头像,以及镌刻出来吗?”

  阎立本微微沉吟,道:“画是能画,只不过镌刻的话,臣没有把握。”

  长孙无忌惊讶的说道:“殿下是想刻在银元上?”

  “不可以吗?”

  李承乾反问道。

  “这……!”长孙无忌一时无言,只觉得脑袋有点跟不上了。

  这刻在银元上算什么?

  李承乾微微一笑。

  把李世民的头像镌刻在银元上,他是早就有想法的。

  大唐出个李大头,怎么了?

  不行吗?

  要是没水力器械,他还真不敢狮子大开口,说一两白银当一百贯的。

  想要用白银来造假?

  就问那些人有没有这个技术。

第201章 长乐与李孝恭主动送上门

  李承乾从来不是个无的放矢的人。

  他喜欢有的放矢。

  在有把握,有准备的前提下,才会去做一些事情。

  天工坊那边的发展,让他大为惊喜。

  水力锻锤的成型,锻压出来一个银元母板,不是太大的问题。

  母板蕴含的技术含量,远不是这个时代能够想象的。

  造假?

  这个技术门槛,就这放着,谁要是能造出来。

  那没得说,绝对是人才。

  李承乾说什么也要把人给搜罗过来,放到天工坊去。

  顺带着附赠一份家族消消乐。

  他提出这等夸张的想法,就是吃准了技术壁垒,没人能够突破。

  只要处于绝对垄断地位。

  赋予银元的价值地位,就能得到保证。

  再者,这银元价值超大,是面向大商人以上的层次目标,是用以大宗商品交易。

  对底层百姓来说,他们该用铜钱的还是铜钱。

  一枚银元对他们来说,是泼天般的财富。

  一辈子怕是都挣不到一枚。

  拿银元去骗百姓,你要先看看自己是不是有病,再看看百姓有没有一百贯钱。

  所以,对底层百姓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至于白银的价值,会不会有相应的提升。

  那完全更不在考虑范围之内。

  银元是银元,白银是白银。

  这是两种不同属性的价值物。

  哪怕银元是以白银为主料铸造的,也无法等同白银与银元的价值。

  白银的价值,是被广泛认可并接受的价值共识。

  但银元是朝廷赋予它独有的超高价值属性。

  两者根本不能混为一谈。

  ……

  这事很大。

  长孙无忌无法判断。

  李承乾只好召开扩大会议。

  房玄龄,高士廉等主要人员悉数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