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请你吃大面
“所以,你可以理解为,时候不到。”
“啊?”
李治都傻眼了。
怎么背后会这么复杂。
他脑壳都快宕机了。
“你啊,还嫩了点。”
李承乾笑吟吟的说道:“往后看事情不要看表面。”
“我敢说,舅公绝对在陛下面前先提了,没得到准确的答复,才来我这里的。”
“你信不信?”
李治点头道:“我信,而且可能父皇的态度,没有明确,但正好说明了,他也想高士廉退的。”
“太子哥哥,是不是这样?”
李治越说越是兴奋,双眼发光的看着李承乾,像是等着夸奖。
“对,你说的没错。”
李承乾也不吝啬的夸赞,但李治显然没有想到,背后还有更多的因素。
这样也好。
不然才十几岁的少年,什么都懂,那才让李承乾担忧的。
这么妖孽。
让他情何以堪啊。
不过,李治在政治上的天赋,确实了得。
他能不声不响的就把关拢集团就拉拢,把长孙无忌给收拾了,可见他卓越的政治手腕。
……
高士廉回去后,就跟长孙无忌商议了一番,确立好接下来,吏部与御史台对山东官吏动手的程度。
“只能是苦一下的官吏,让他们顶罪,有个交代就成。”
“嗯,可以这样的。”高士廉道:“不过要告诉他们,这是争取到的最好结果。”
“些许微末小官,无足轻重。”
“朝廷要的是个态度。”
长孙无忌点头道:“还有,教化一事,他们也要做出样子来。”
“这样吧,告诉崔敦礼与卢承庆等人,他们应该知道怎么做。”
“行!”
李承乾并没有太关注山东官场的震动。
他知道,这次注定不会有什么大鱼落网的,不过是一些弃子罢了。
李世民也不太在意,他是放手给李承乾去做事了。
毕竟,他真是很喜欢看到太子跟山东世家掐架的。
那种作壁上观的感觉,真的不要太爽了。
早知道太子这么有能耐,当初自己何必受那些鸟气呢?
三月初七,清明节。
承天门外,除了国旗台外,又耸立起了一座石碑。
大唐英烈慰灵碑!
今日。
在大唐皇帝与大唐皇太子的带领下,将举行浩大的祭奠仪式。
也正式确立大唐英烈慰灵碑,是祭奠告慰为大唐天下做出牺牲之人的象征。
游荡在天地间的英烈亡魂,也有他们魂归之处。
浩大的仪式,庄严的举行。
无数人肃穆,带着沉重且缅怀的心情参拜。
次日。
大唐帝国报再次发行,重点报道清明节满朝文武参拜祭奠大唐英烈慰灵碑的事情。
“昨日,正直清明时节,英明神武的皇帝陛下,睿智仁德的皇太子殿下,率领文武百官在承天门前,祭拜大唐英烈慰灵碑。”
“这一庄重仪式,长安百姓自发汇聚,祈祷天地游荡的大唐英烈亡魂,找寻到归处。”
“英明神武的皇帝陛下在庄重的仪式上,作出指示:我大唐不会忘记任何一位,为国家兴亡做出贡献阵亡的英烈,不管他身前是什么出身,只要殉国而死,皆魂归大唐英烈慰灵碑,享受天下百姓祭拜香火。”
“睿智仁德的皇太子殿下表示……。”
最后,报纸以一段诏令宣告结束。
“大唐皇帝令:凡是州,道,府等官府,皆修建大唐英烈慰灵碑,以供英烈亡魂栖息之所,百姓祭拜之地,清明节当地官府当举行祭拜仪式,告慰英烈亡灵。”
第182章 报纸井喷,谁家都想办报纸
裴行俭养成了看报的习惯,他也要求手下的思想指导军官,必须看报,尤其是《大唐帝国报》,只要有发行,要召集手下的将士宣读学习。
“裴指导官。”
“这是门岗送来的今日报纸。”
裴行俭点了点头。
太子卫队的驻地,虽然距离长安不算太远,但他不便随时随地出营,所以就请人在长安城购买报纸,送到驻地外的门岗。
“好。”
“多谢了。”
“指导官客气了。”
裴行俭瞥了一眼放在桌案的报纸,突然喊道:“等等。”
他翻看了一下,疑惑问道:“今日报纸怎么这么多?”
“这个什么千秋报,名士报,文学报是什么?”
“这属下也不知道,送来的人交给属下的。”
“行吧。”
裴行俭先看了《大唐帝国报》,大唐英烈慰灵碑的事,他是知道的。
李绩就是回去参与清明节祭拜仪式,现在都还没归营。
他也管不到李绩的来去。
只不过,他是没想到,朝廷的决心会这么大。
要求各地官府都要修建英烈碑。
陛下此举带来的影响,可想而知会在军营引起多大的轰动。
现有国旗为英烈覆体下葬,修建英烈陵园,如今又有英烈碑。
天下百万将士之心,尽归陛下啊。
可以想到,陛下在军中的威望,将是何等的说一不二,莫敢不从的。
“来人!”
裴行俭抬头,对门外的人喊道:“命各级思想指导,即刻过来开会!”
“是!”
命令下达后,他将报纸放在一边,旋即看起来其他的报纸。
文贤两报也刊登了英烈碑。
“这是紧随东宫的脚步,宣扬扩大啊。”
裴行俭轻轻一笑,再看另外的三份报纸。
这还是他第一次见到的。
他看到文学报最后的落笔,瞳孔不由微微一缩。
裴氏?
这是自家宗族发行的报纸吗?
“难道这三份都是属于山东那边的?”
“自家也掺和进去了?”
裴行俭与李绩的一些交谈中,还有在长安的听闻,是知道东宫对江南士族的扶持。
也知道文贤两报是江南士族发行的。
只不过,他并不参与其中,也不关他的事。
可谁曾想,自家竟是也发行报纸。
这就……。
他也真不太好说,只能是做好本分之事就行了。
“报告!”
随着喊声响起,打断他的思绪,只见薛礼等人皆是到来了。
裴行俭招呼众人坐下,笑道:“看来你们手中都有报纸啊。”
薛礼道:“今日倒是多出了几文钱,这多出三份报纸来。”
“这长安越来越热闹了啊,我们可以大饱眼福。”
其他人也是笑道。
裴行俭笑了笑,旋即正色,道:“今日叫诸位来,想必应该也清楚缘故。”
“太子教令,凡是《大唐帝国报》所刊登的内容,太子卫队所有将士,都要由思想指导组织学习,领会其中的精神,传达报纸内容,让将士们知道英明神武的皇帝陛下的决策与圣意。”
“昨日,大唐英烈慰灵碑……。”
他大致讲了一通,道:“你们下去后,组织学习,统一思想。”
“之后写出你们的工作感悟,太子殿下会不定时派人抽查的。”
薛礼等人朗声道:“谨遵太子教令!”
“好了。”
“下去组织吧。”
众指导离开后,裴行俭看了看时辰,问道:“英国公回来了吗?”
“还没有。”
“那不等了,传令太子卫队的校尉及以上,今天下午到我这里开会。”
“是!”
……
长安城很是热闹。
随着山东系的报纸发行,看报读报的人,惊呼不已。
这简直是极致的享受啊。
就连李承乾也没有料到,山东世家没有派出代表来,统一发行报纸。
反而是各家各户,各为其主,设立报纸,在长安发行。
一时间,从之前的三份,变成目前的十多种报纸。
上一篇:帝国模拟:从傀儡到万古一帝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