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鞭打散父子情,请陛下称太子 第172章

作者:请你吃大面

  “没有适合伏击的地方。”

  “药师,你说怎么办才好?”

  李靖不被点名,他是不会主动开口的。

  “陛下,想要全歼薛延陀残部,不让突失利再次逃走。”

  李靖指着地图,道:“他奔着夏州来的。我们可派一支偏军骑兵,绕路运动到他的后背,切断他的退路。”

  “同时,当命朔,代,凉等各路大军,分别出动,从东西北多面合围过来。”

  “做出包夹之势,形成一个巨大的口袋,只要他突失利敢来夏州,必定有来无回。”

  李绩道:“但现在还不清楚突失利的动向,难以判断他们的路线。”

  李世民淡淡的说道:“这个不用担心,只要朕还在夏州,他必定会来的。”

  “斥候派出去了,相信很快就有他的消息。”

  “而且,他的行军路线,也不难判断嘛。”

  “无非就是这条,还有这里,这里……。”

  他在地图上点了三个地方,道:“我估计突失利带的辎重并不会太多,他可能就是虚晃一枪,立马掉头就走。”

  众人也是点头,薛延陀国灭,可是损失大量的粮草。

  突失利根本打不了持久战。

  他也没那个实力打。

  “不能把他给吓跑了。”

  “传我命令。”

  李世民道:“命令,代,朔,凉等地大军,即刻出动……。”

  “是!”

  他盯着地图,道:“先等斥候的消息,看突失利到什么地方了。”

  “不过,这切断其后路,该派那支偏军去?”

  李靖提醒道:“宜精不宜多。”

  闻言。

  程知节鼻孔朝天,昂头骄傲的说道:“要说精锐,还有谁能比得上我新军的。”

  “陛下,臣请新军负责切断后路。”

  长孙无忌出言,道:“突失利一发现我们的围歼意图,肯定会拼死逃命的,切断后来承受的压力非同一般。”

  “新军不太合适。”

  新军可是宝贝,让他们去负责,挡住一群亡命逃窜的敌军,伤亡肯定不小,甚至可能难以想象。

  李世民想也不想,就一口拒绝了。

  “让薛万钧去。”

  “薛万钧戴罪之身,我给他一个将功赎罪的机会,要是放跑了突失利,罪加一等。”

  对此,众人都没有意见。

  “那就先这样。”

  李世民安排好计划,开始审问郑安世了。

  他拿出太子信物来,大家不怀疑情报。

  但大家对他说的东厂,却很是好奇。

  “陛下,臣好像见过此人。”

  牛进达看着跪在地上的郑安世,有些疑惑的说道。

  “你见过?什么地方见过?”

  李大亮惊声喊道:“在松州!”

  “他在松州也出现过,当初去年松赞干布率兵来犯,他作为商贾送过情报。”

  牛进达也是失声,“真的是他,绝对不会错的。”

  众人愕然。

  这人还在松州出现过?

  东厂。

  到底是个什么存在?

  太子怎么会秘密搞出这样的东西来?

第149章 知道多,不是好事

  “果真?”

  李世民眉毛一凝,顿声问道。

  “小的确实在松州,为将军送过吐蕃消息。”

  郑安世坦白道。

  李世民表情越发耐人寻味,“你给我说说,东厂是什么?”

  郑安世难以启齿,他抬头犹疑的看向其他人。

  李世民摆手,道:“行了,今日无事了。”

  “你们都先先去吧。”

  谁看不出郑安世的意思啊。

  他们也不逗留,起身告退。

  出去后,长孙无忌靠拢魏征,道:“郑国公知道太子这事吗?”

  “我也不知。”

  魏征摇头,甚至有些恼火,道:“太子何时做的?怎么会这般隐秘?”

  “陛下看起来,对这事很上心啊。”

  “赵国公,你先将此事传给太子,让太子做好应对。”

  “好吧。”

  ……

  “没人了。”

  “说吧。”

  李世民好整以暇,换了个舒坦的姿势来听。

  郑安世道:“禀陛下,臣是贞观十四年末,加入东厂的。”

  “东厂原名是东宫情报厂,刺探敌国军情,拉拢敌国贵族……。”

  “我原先是长安游侠,后来受招募后加入东厂,先负责的吐蕃渗透一事……。”

  “后来,薛延陀袭击突厥,松州站站长渎职斩首,小的就被调过来了……。”

  李世民道:“国内可有东厂的人?”

  郑安世心头大骇,匍匐在地,惊声道:“没有!”

  “东厂只负责对外,从不对内。”

  “对外不对内?”

  李世民自语一声,继续问道:“你们有多少人?”

  “根据小的了解,应该有两千多人。”

  “都在其他国内?”

  “是的。”

  郑安世如实回道:“分别在吐蕃,西域,薛延陀,高丽,百济,新罗,还有南边的六诏,真腊等地都有人。”

  “嘶!”

  李世民倒吸了一口冷气,“东厂涉及这么之广?”

  “两千人够?”

  郑安世低声道:“小的只知道这么多,不知道两千人是否确切。”

  “吐谷浑与吐蕃之间的联系,是你们从中相助的?”李世民问道。

  “是,昂逊就是我们拉拢的吐蕃将领,然后影响到琼保氏昂日琼的。”

  李世民捻着胡子思索。

  怪不得说吐谷浑那边的事情,会进展的那么顺利。

  他最开始还疑惑,吐蕃贵族是怎么那么快跟吐谷浑搭上线的。

  如今一切都清楚了。

  原来是这个东厂在暗中出力啊。

  “其他人可知道你们的存在?”

  “并不知道,我们都是严格保密,不得泄露身份的。”

  “今日你为何要暴露?”

  “上头有命令,凡大事来不及传报,等候决断的危急之事,可当机立断,暴露身份,一切以大局为重。”

  李世民道:“所以,你今日就拿太子信物,表明身份了?”

  “是。”郑安世道:“陛下在夏州,突失利冲撞圣驾,我若不作为,事后难逃其咎。”

  李世民手指哒哒的敲打着扶手,不置可否,“多少人有太子信物?”

  “只此一枚!”

  “真就只有一枚?”

  郑安世连忙道:“确实是,当初上头交代,吐蕃随时会出兵来犯,松州站可能来不及传报,就赐下这枚太子信物,重要关头可动用。”

  “当时我以商人的身份,告知松州都督府,没有用太子信物。”

  “今天是第一次使用。”

  李世民点了点头,“你上头是谁?”

  “张思政,纥干承基。”

  “都是东宫的人啊。”

  听到陛下这么说,郑安世惶恐难安,身躯动都不敢动。

  片刻后,李世民道:“你说你是长安游侠?”

  “是的,当年在长安,不学无术,走上游侠的道路,后来有幸加入东厂,为国效命。”

  “其他人呢?”

  “也是游侠出身。”

  李世民突然笑道:“怪不得说,有司禀报,民间游侠少了许多。”

  “原来都是加入东厂,为国做事了啊。”

  他是觉得挺神奇的。

  民间游侠减少,没有扰乱治安,意味着民间生活变好了。

  李世民还以为是自己治理的功劳。

  谁知道是被招募去做细作间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