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鞭打散父子情,请陛下称太子 第167章

作者:请你吃大面

  李世民看的很是满意,不由点头道:“有我当年风范。”

  “……”

  众人笑而不语。

  得。

  你是天子,你说什么是什么。

  毕竟,你当年箭术,确实非同凡响。

  “陛下,我还是觉得差点,当年我执槊,你执弓,打边天下无敌手,何等霸道,气吞山河。”

  尉迟敬德如是说道。

  “是啊,当年舍我其谁……。”

  就在这时,长安来人,送来大朝议内容。

  李世民摆了摆手,并没有着急观看,长孙无忌却是心头咯噔一声。

  长安县的事情,他早就收到消息,也知道长乐把尾巴给处理掉了。

  但陛下却没有找他谈话过。

  这让他一直都有些担忧,猜不透陛下的心思。

第145章 太子再也没叫过陛下父皇

  行营御驾。

  李世民高坐上位,其他人在下方。

  他正在观看大朝议内容,眉头时而微蹙,时而舒展。

  许久之后,才将文本交给长孙无忌。

  “长安县一事,太子有了决断。”

  “一律不得轻饶,严惩法办,传告天下。”

  李世民道:“问罪御史台,御史大夫有罪……。”

  他说完后,问道:“诸位以为,太子处理的是否得当?”

  众人还在传阅,并没有着急回答。

  长孙无忌,魏征等人接连阅读。

  “好!”

  魏征拍手喊道:“陛下,太子处理的很得当,该法办的法办,该追究的追究。”

  “问罪御史台更是神来之笔。”

  “天子脚下,长安县内,官吏贪赃枉法,与地方贼子同流合污,御史台失职不察,难辞其咎。”

  长孙无忌也急忙表态,道:“臣附议,鼓励生育乃是国策,岂能被他人作为欺压百姓,收刮钱财的途径。”

  “御史台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太子却给他们改过自新,将功赎罪的机会。”

  “此乃恩威并施的手段。”

  他在极力夸赞太子英明,同时也表示对国策的绝对支持。

  谁让他长孙家深陷其中,还充当他人的靠山呢?

  太子给机会清理门户,那是看在是自家人的份上。

  但在陛下这里,他还是要有个说法。

  陛下不问,不代表事情就过去了。

  李世民手指敲打在扶手上,发出定叮叮的轻响,没有说话。

  这让众人疑惑,太子明明处理的很不错。

  怎么陛下会是这反应?

  不会是御史大夫是你的心腹,对太子问罪御史台就不满吧?

  而且,太子也不是没给御史台机会,反而是为御史台张扬声势了。

  “嗯……!”

  “说到哪里了?”

  李世民回过神来,见众人不说话,问道。

  “陛下,臣等刚才说的,你都没听到的?”魏征有点生气的说道:“陛下作为君王,要臣子们说话,却不听臣子讲什么。”

  “这是不对的,也是侮辱臣子。”

  李世民好久没听到魏征怼他了,这会儿不生气不说,反而还笑吟吟的道:“魏征批评的对。”

  “我刚才不该走神的。”

  “你们啊,都多学学魏征,我不对的地方,尽管提出来,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啊。”

  魏征瞪眼,他有一种拳头打在软垫上的感觉,不痛不痒,不上不下。

  按照正常的反应,陛下不该是对他不满,然后反驳,再由他直谏一番嘛。

  “魏征乃是我大唐肱股之臣,直言劝谏,是为了我能当好这个天子。”

  “有魏征,乃是我之幸,大唐之幸啊。”

  李世民还在夸魏征。

  这下把大家都给整不会了。

  魏征脸色涨红,你这么说,我还怎么直谏你啊。

  李世民心头很是得意。

  怪不得太子嘴巴跟抹了蜜一样,喜欢夸人,捧人的。

  原来是这么好用啊。

  魏征这个老狗,有话也说不出来了。

  自己当初还跟他较劲,寸步不让,针尖对麦芒的。

  气都受了不少,还是要他认错道歉。

  多亏啊自己。

  既然自己能认识有错,最后还是免不得了要认的,为什么还要跟魏征置气,让他有发作的借口呢。

  “陛下,那太子处置方案,是否得当,如何批复呢?”

  长孙无忌问道。

  他还是第一次见到,魏征有口难言,陛下头一次在嘴巴上获胜的。

  别说他了,其他人也是见鬼一样。

  这个陛下不太正常。

  “唔!”

  “太子有理有据,御史台有错。”

  “辅机,你拟一道手敕,严厉申饬御史台,问罪御史大夫。”

  李世民说道:“太子不治罪,我来治。”

  “免去马周的御史大夫,暂行御史大夫之职,署理御史台事务。”

  他看了一眼长孙无忌,淡淡的说道:“长安县令,族灭。”

  “那个叫什么……。”

  “王先。”长孙无忌道。

  “就是他,也族灭吧。”

  李世民道:“其余人犯等,一律斩首,家眷亲族,男的发配充军,女的打入掖庭宫。”

  “是!”

  长孙无忌眼皮一跳,连忙应声。

  “国策,乃是大唐强盛根本所在,朕绝对不允许有任何宵小,借此敛财,祸害百姓,毁我大唐盛世基业。”

  李世民强调道。

  长孙无忌知道这是在敲打他,也是在敲打地方家族势力。

  “太子有句话说的很不错,破坏国策,形同谋逆。”

  “朝廷连国策,福及百姓都做不到,反而是让百姓家破人亡,那还算什么国策?”

  李世民说完后,群臣心头一凛。

  其实他们都知道,这件事背后有牵扯到长孙家的。

  只不过,大家心照不宣,没有人去提。

  等到众人离开后,李世民拿着另外一份,马周亲自传来的奏本。

  “陛下,赵国公求见。”

  对于长孙无忌去而复返,李世民一点都不意外,他点了点头,内侍将长孙无忌请了进来。

  “臣参见陛下。”

  长孙无忌拜道。

  “坐吧。”

  李世民眼睛都没看他,依旧落在奏本上。

  长孙无忌忐忑不安的坐下,见李世民许久没有说话,他才道:“臣有罪!”

  “赵国公何罪啊?”

  李世民换了个姿势,还是没正眼看长孙无忌。

  “臣家教不严,约束不力,以至于让族中子弟,犯下滔天罪孽……。”

  “臣羞愧难安,自知罪孽深重,请陛下治罪。”

  长孙无忌痛声说道。

  他心里已经恨死长孙良这个贱种了。

  不过是族中一个旁支小辈,竟然干出这等祸事来。

  连累整个长孙家族。

  虽然快刀斩乱麻,解决掉长孙良,事情就断在他身上。

  这是太子恩典,但也是陛下的恩典。

  可以说,各大家族都知道,长孙家在其中扮演的角色。

  陛下知晓不说,今日朝议奏本来了,长孙无忌要还不老实交代,诚恳请罪。

  那么就别想有自己体面。

  陛下会有自己的方式,给他所谓的体面。

  李世民放下手中奏本,冷漠的望着长孙无忌,“观音婢在时,曾对朕说过,兄长知晓大义,懂进退分寸,一心为国,忠心于朕。”

  “要朕对你多有优待,不要猜忌。”

  长孙无忌听到第一句话,就后背发凉,急忙俯身拜倒。

  “朕对你也是信任有加,多有宽厚恩宠。”

  “但你是怎么回报朕的?”

  李世民语气更加冷漠,道:“当初朕对太子,多有严厉,并无废立之心。”

  “你作为太子亲舅,却对太子疏远,投机取巧,明哲保身,不勉励维护太子不说,反而态度暧昧,猜测朕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