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鞭打散父子情,请陛下称太子 第156章

作者:请你吃大面

  “是!”

  薛礼激动的喊道,当看到陛下亲手将特等功青龙金章,佩戴在他胸前。

  一股难以言喻的激动之情,几乎要呼之欲出。

  他身躯肉眼可见的在颤抖,哪怕他在极力压制,也无法克制身体的本能反应。

  李世民拍了拍他,再次勉励,随后便是许孝。

  许孝的出身,相比来说,没有任何的加成,他就是单纯的一个折冲府的伙长府兵而已。

  他根本没想到自己会有今天。

  会站在太极殿上。

  会得到天子的亲自嘉赏。

  天子近在眼前,许孝比薛礼还要情难自禁。

  李世民拿过

  “你的弟弟战死在沙场上,朕感到痛心。”

  “但你弟弟死得其所,战死沙场,是军人最高殊荣。”

  “还望你能化悲痛为力量,忠贞不渝,奋勇杀敌,报效国家。”

  许孝含泪,当青龙金章由天子亲自为他佩戴在胸腔,他忍着悲痛喊道:

  “是!”

  李世民拍了拍他的肩膀,以示安慰。

  “叩谢陛下天恩!”

  两人昂首挺胸,胸前的金章,熠熠生辉,夺人眼目。

  在群臣的注视下,他们迈着坚定的步伐,朝着殿外走去。

  几乎可以想见。

  这两位首例的特等功将士,未来的前途必然不可能限量。

  有些人甚至开始打起主意来,看看有没有婚配,能否下嫁个女子,作为女婿的。

  李承乾不由摇头,按理来说,这特等军功中,是还有苏烈的。

  可惜被李靖给搅和了。

  也不知道这会儿李靖见到是什么想法。

  到底是后悔呢,还是庆幸?

  他更好奇的是,苏烈知道后,会不会对这位师父不满呢?

  哪有师父坏弟子这等大事的?

  接下来,是一等军功。

  这次不用李世民与李承乾动手。

  而是由李孝恭,李靖他们。

  一批将士进殿。

  李承乾发现了奥德彪。

  他竟也在一等军功之列。

  李承乾回想了一下名单,想起一个叫德勒的,与其他名字迥然不同。

  关键是这奥德彪,还是一个中郎将。

  这军职可一点都不低啊。

  在唐朝都说有‘昆仑奴,新罗婢’,说的是昆仑奴好用,新罗婢温柔美丽。

  看来这奥德彪在大唐混的很不错。

  可以说是大唐境内,昆仑奴的扛把子人物了。

  但也不得不感叹一声,大唐文化的包容性就是特么的夸张。

  一个昆仑黑奴,还能成为领兵大将,就特么离谱。

  李承乾是带着一点有色眼镜,但想到大唐国情如此,也就释然了。

  毕竟,大唐奇葩的点在于,这些在大唐立足的异族大臣将领。

  他们还真就能打能干,甚至还特别忠诚可靠。

  当然,能够出类拔萃,被大唐所用的,肯定有特别之处。

  否则也不可能被群臣接纳不是。

  表彰仪式,进行了许久,才将百人表彰完毕。

  “命阎立本为百人集体画像。”

  李世民下令道。

  至此,首次由大唐皇太子提议,李世民亲自参与,礼部尚书主持的表彰仪式,正式宣告结束。

  这也意味着,大唐军功制度,再添一种荣誉方式。

  史官也用笔墨,清楚的记录下此次表彰仪式,为未来留下有迹可循,有史可查的记载。

第137章 寿杏侯,李德彪

  表彰仪式虽然结束了。

  但还有一件大事。

  孙思邈封侯!

  李世民早就准备好了旨意。

  “宣济世馆大学士孙思邈进殿!”

  孙思邈今日衣袍崭新,八十多岁的他,容光焕发,步伐稳健,完全看不出他有如此高龄。

  不论是李世民,还是群臣,都对他投入探寻目光。

  谁不想活这么久,还这般康健啊。

  也不知道孙思邈是怎么养的。

  “臣孙思邈参见陛下,参见太子殿下。”

  李世民一改之前的严肃,满是笑容,语气温和的说道:“孙大学士免礼。”

  李承乾都有点无语,李世民也不知道怎么的,才四十多还没到五十,就开始想着长生之事。

  “大学士北地一行,救治将士无数,又解决诸多疑难之事……。”

  “此乃大功一件,造福百姓,造福将士,有利天下。”

  “朕赏罚分明,自当论功行赏。”

  “宣旨吧。”

  他话音落下,自有人宣读圣旨。

  “大唐皇帝令:济世馆大学士孙思邈,劳苦功高,不畏险阻,救治……。”

  圣旨几乎快把孙思邈的事迹都说了一遍,又加上北地之事。

  前面铺垫了,进入正题。

  “非封侯无以彰显其功绩,朕决意封孙思邈为寿杏侯,赐侯府一座,美女十人,内侍二十人……。”

  李承乾听得有点搓牙花。

  他是真的服气了。

  李世民到底对孙思邈有多心念念啊。

  你赐这么多美人,孙老头儿吃的消吗?

  但李承乾突然想起一个惊恐的事实。

  孙老头儿前年刚得儿子。

  也就是说,八十几的老头,他还能干事。

  李承乾也突然对老头儿那方面上心了,是不是找他配点壮阳的啊。

  “臣叩谢陛下天恩!”

  孙思邈跪地接旨。

  当圣旨落入他手中,封侯算是名正言顺,正式位列侯爵了。

  虽然是一个无食邑侯,但到底是个侯啊。

  谁敢小觑?

  轻视其他食邑少的侯,都不敢轻视这位高龄侯。

  指不定自己什么时候就要有求于人家。

  “今日喜庆,当大贺!”

  设宴庆贺,自是不少。

  大朝议散后,自是去了庆功大典。

  美酒美食,摆放桌案,美人起舞,美乐奏响。

  李世民没有多待,他举了三次杯后,就与群臣起身离开。

  本来李承乾也是准备离开的,毕竟他要是在场,这些人也放不开的。

  只不过,他还想问几句话。

  “薛礼!”

  李承乾唤道,“你在新军如何?对新军的思想指导有什么看法?”

  薛礼没想到太子会点他,他不假思索,道:“新军很好,卑下在新军中受到许多指点开导。”

  “指导对我等也关怀备至,嘘寒问暖……。”

  这等场面话,薛礼自是知道该怎么说。

  他本来就对新军指导,颇为惊奇,后来接触后才知道,这个思想指导的厉害之处。

  一个个武艺非凡,思想眼界更是一绝,绝对不是普通士卒能比拟的。

  要不是自己有点家族底蕴,怕是在他们面前,也要自行惭愧。

  “孤听唐总指导说过,在军中比试,裴行俭输给了你,还到我这儿来,求取一枚士子徽章。”

  李承乾笑道:

  “你虽然家道中落,不复以前,但能文能武,也算是士子。”

  “只不过,如今你参军入伍,不论再以士子身份论了。”

  “你家中可有妻?”

  薛礼道:“家有糟糠。”

  “可有子?”

  “无子。”

  对答如流,李承乾道:“既如此,那这枚士子徽章,就不能给你了。”

  薛仁贵一愣。

  “等你有子之后,教导有方,孤将这枚士子徽章,亲自授你之子。”

  李承乾道:“所以嘛,你先记下,孤欠你一枚。”

  “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