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鞭打散父子情,请陛下称太子 第148章

作者:请你吃大面

  “想要搜罗人才,就得主动。”

  “朝廷也该重视这方面了,下到命令广告天下,不管是哪方面,朝廷都重视人才,珍惜人才。”

  “时代要进步,不仅朝廷要出力,民间也是如此。”

  魏征若有所思。

  之前他还顾虑,太子会沉迷与技法之中。

  如今看来,是自己太过险隘。

  殿下是为了天下发展去的。

  “这段时间,孤会在天工坊那边。”

  “魏师有事,派人来找我便是。”

  李承乾问道:“陛下那边,你要进言。”

  “等到表彰有功之士后,要去到北边大军去慰问。”

  “这次处理了大批将士,大军没有立即发回原地,就是担心出乱子。”

  薛延陀平定。

  乙失夷男也被活捉,即将随同表彰将士,押送长安来。

  但大军却依旧在驻扎在各地,并没有进行调动。

  就是朝廷明白,灭国之功,却让许多将士受到军法处置,心理上肯定有抱怨的。

  一方面是在封赏上安抚。

  一方面是再抚恤上下力度。

  最后的关键,李承乾认为李世民该去军中走一遭的。

  与将士们拉拢亲近,也是给他刷刷在军中帝王的威望。

  但这话他不好提出来,毕竟李世民一走,来回的时间不短,长安留守,自然会是他这个太子。

  这会让李世民有所顾虑的。

  臣子提出来,是最合适的。

  “臣明白。”

  魏征点头,他也知道,陛下巡视军中,是最高效有力的方式。

  他不由思量。

  太子这么热衷致力于让陛下在军中建立威望。

  目的到底何在?

  但不管从什么角度来说,陛下只要在军中有绝对威望,是只好不坏的。

  ……

  李承乾盘算着时间,一头扎进还没建完的渭水天工坊。

  他跟李淳风一同,还有诸多工匠,在研发一种东西。

  要赶在之前完成。

  两仪殿。

  李世民与心腹重臣商讨。

  魏征与长孙无忌提出来,希望他去北地军中巡视。

  房玄龄也是颇为赞同。

  “我是许久没有去军中了。”

  “没有跟将士们亲近。”

  李世民点头,道:“这倒是一次机会。”

  “也好了解了解军中的情况。”

  房玄龄道:“陛下在军中的威望无人能及,这一次巡视军中,必然能更受将士们的爱戴。”

  “不过,此行北地,还是要做好安排才是。”

  李世民沉吟片刻,道:“暂时不急,等到表彰之后再做定夺。”

  “对了,表彰之物,准备好没有?”

  长孙无忌接话,道:“已经打造好了。”

  “太子提议表彰,真是再妙不过。”

  “这样对广大将士来说,是无上荣光啊。”

  众人也是露出笑意,他们之前并没有想到,可以通过遴选各级军功卓越,表现突出的将士,前来集体接受表彰。

  这种表彰的形式,能够极大的激励将士们对荣誉的渴望与追求。

  同时也能在军中树立一个标杆形象。

  可谓是一举多得。

  李世民作为马上皇帝,最是清楚,这样做的好处。

  “到时候,就在太极殿举行表彰。”

  “文武百官皆要观礼。”

  “是!”

  李靖没有说话,他深知此举,在一系列举动的推行下。

  军中将士对天子,会是何等的崇敬。

  陛下也将对军队的掌控,达到一个难以想象的高度。

  李孝恭捻着胡须,他是对太子越发的敬佩了。

  这样的方式,他都想的出来。

  “太子呢?”

  “最近怎么不见太子?”

  李世民突然问道,没见到好大儿,十分想念啊。

  “太子在渭水天工坊,不知在忙碌什么。”

  “他搞出这个天工坊,花费了不少钱。”

  李世民心情很美,也一直没计较这些钱财问题。

  反正他现在钱多,都不知道该怎么花了。

  “陛下!”

  就在这时,内侍来报,“太子遣人来报,请陛下,河间郡王移步织坊。”

  “什么事?”

  李世民疑惑的问道。

  太子在织坊干什么?

  “奴婢不知。”

  闻言,李世民伸了个懒腰,道:“也好,身子有点不得劲,正好活动活动。”

  “走吧,一起去。”

第131章 换孙思邈一个封侯

  织坊。

  李承乾站在一边,身旁是李治与长孙冲。

  李淳风靠边点,他眼中满是惊叹之色。

  在太子的指点,以及诸多木匠的努力下。

  两种新式的纺纱机与织布机,就这么完工了。

  “殿下,陛下他们到了。”

  话音落下,就见到李世民一众人赶到。

  “参见陛下。”

  “参见太子。”

  李世民摆了摆手,问道:“太子,到这织坊来干什么?”

  李承乾指向两个坊机,道:“我请陛下与诸公来看看新式的纺纱机。”

  “这有什么可看的。”

  李世民随口说道,不觉得有什么重要。

  “李大学士,你来为陛下,诸公讲讲。”

  李承乾淡淡的说道。

  还说的风轻云淡是吧?

  等会儿就让你们惊掉下巴。

  李淳风上前,站在织机面前,道:“陛下,此乃纺纱机。”

  “只需一人操作,就可以同时纺十六个纱锭。”

  本来大家都不以为意,但随着李淳风讲解。

  李世民他们有点傻眼。

  “多……多少?”

  “十六个纱锭?”

  房玄龄惊呼,道:“李学士,你莫不是在诓我?”

  “一次性十六个纱锭,还是一人所为?”

  “这是什么天方夜谭。”

  他觉得就是个笑话。

  李世民也惊讶万分,上前看着纺纱机的操作。

  一群大臣围着纺纱机上下观看。

  见到真是一人就能纺十六个纱锭。

  人人都跟见鬼一样,难以置信。

  “这……真的如此?”

  他们知道手工纺纱的效率,一个人能兼顾几个纱锭,都属实不易。

  现在出现一次性,单人就能做到十六个纱锭同时进行。

  岂能不震撼?

  “停停停!”

  魏征突然连声大喊,正在纺纱的女子,吓得连忙停手。

  众人看去,只见魏征低头正在审视一团白色绒毛。

  他伸手捏了起来,感受着手中触感,眉头紧锁,认真辨认。

  “殿下,这是何物?”

  李世民等人围上去,一人一个毛团,洁白柔和。

  大家相互对视一眼,没见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