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鞭打散父子情,请陛下称太子 第133章

作者:请你吃大面

  长孙无忌没想到会突然来这么一出,电光火石之间,他就知道魏征的用意。

  陛下心情大好,太子表现也是极佳。

  这是趁热打铁啊。

  “陛下,臣也觉得如此。”

  “太子之前专心养病,治疗足疾,如今足疾大为改善,是应该肩负储君之责了。”

  他说道:“若是太子一直不署理政务,百官难免猜测太子怠政,对太子不利。”

  房玄龄见陛下看他,也急忙道:“臣觉得在理……。”

  “太子,你觉得如何?休养一年,我不说什么,但群臣都有意见了。”

  李承乾道:“陛下,臣的足疾还有点时间才结束疗程,等到时候再说吧。”

  他这是婉拒了。

  额。

  众人大感意外。

  不是啊太子,气氛都烘托到这份上了。

  大家伙在发力,陛下也不反对,怎么到你这里就掉链子了呢。

  你一口接过去,一切不就顺理成章。

  你好我好大家伙的局面嘛。

  不会你还在跟陛下来气吧?

  李世民鼻间重重呼出粗气,道:

  “既然如此,那就等太子结束再说。”

  上一章犯了重大错误。

  武王是李渊,文王是李二。

  那不倒反天罡了啊。

第120章 李世民被打脸了

  “哼!”

  李世民在李承乾走后,不高兴的哼了一声,“天启殿,他说改就改了。”

  “问过我没有。”

  “作为太子,让他署理政务,还推三阻四的。”

  长孙无忌道:“当时情形使然,殿下应该是口快了。”

  “但也迎合当时之意,还请陛下不要介怀才是。”

  李世民叫来书案笔墨,也不说这事了,挥笔落墨,开始用王羲之书法写四句。

  长孙无忌也在一边观摩,既然随口一提,他也不会主动再说。

  ……

  “殿下。”

  “为什么啊。”

  “陛下都松口了,你只要答应,不就一切顺理成章了嘛。”

  魏征跟着李承乾的步撵,边走边说道。

  李承乾很无奈,只能让人停下,从步撵下来。

  魏征撵着他步撵走,他人看到影响不好。

  “一年都过去了。”

  李承乾说道:“何必急于一时?”

  “再说,我这足疾治疗还没完,耽误事情怎么办?”

  魏征叹道:“这臣知道,但殿下可以先答应下来啊,等到结束后……。”

  李承乾两人在前边走,步撵在后。

  到了通训门,过去就是东宫了。

  一脚迈入,李承乾道:“魏师,孤为什么要答应?”

  “殿下难道不该答应?”魏征瞪眼,这是什么话。

  场合都到那等地步,十拿九稳的事。

  怎么还来为什么了。

  李承乾不由轻笑一声,“我是有一年未参与政事,处理朝政。”

  “是事出有因,不得不暂时放下。”

  “可魏师……。”

  他转身笑吟吟的望着魏征,说道:“我何时宣称不管了?”

  “陛下几曾说过,不许我参与政事,处理朝政?”

  “有吗?”

  你李世民说让我干就干啊。

  那我太子多没体面的。

  再说了,当初我东宫沉淀,可没说不管朝务,你李世民也没下旨说,我不得干预政事。

  现在我要想插手朝事,也不需要李世民首肯,也不用魏征你们来说啊。

  搞得好像当初李世民下旨,把他视朝理政之权,给收回去了一样。

  “啊?”

  魏征明显当场愣住了,一时没能回神。

  “好像是……没有。”他下意识的回道。

  李承乾双手一摊,面露无辜的说道:“这不就得了。”

  “这……。”

  魏征捻着胡须,有点皱眉,道:“这么说来,是臣多此一举了?”

  李承乾笑而不语,背着双手,往前走去。

  魏征突然嗨了一声,追上前去,道:“是臣糊涂了。”

  “没有想到这层关节。”

  当时太子东宫闭门,东宫属官都没办法进去,别说各部衙门的文书奏本了。

  只不过,长久来太子不理事,大家潜意识产生了误解。

  魏征要不是经过李承乾这一提醒,只怕还没想到。

  别说其他人了。

  “无妨,不是太大的事。”

  李承乾淡然道。

  “殿下,既然如此,那我明天就把奏本送来东宫。”魏征顺杆子往上爬,当即说道。

  李承乾:“……”

  “别。”

  “我看啊,魏师你真的有点老糊涂了,要按时吃药。”

  “这奏本啊,时候到了,孤自会下教令的。”

  魏征老脸微红,“臣清醒得很,身体也健康,殿下不要轻视我。”

  “我怎么敢轻视魏师啊……。”

  ……

  李承乾怎么也没有想到,没过几天,李世民在朝会上,突然提出明年要去泰山封禅。

  直接把他雷得里焦外嫩的。

  你要表创造盛世的决心,也没有必要去泰山好吧。

  为什么不等着有盛世之景,打服周边国家后,再去封禅。

  那样的功绩不是更高嘛。

  李承乾闹不懂。

  群臣也是在激烈的讨论,到底是否泰山封禅。

  泰山封禅是对帝王功绩的认可。

  没功绩是不能随便封禅的,真去封禅,那也可以,就看你有多不要脸了。

  李世民对此也很固执,说什么都要去。

  他认为自己的文治武功都足够了,契机也到了。

  正是他封禅之时。

  但偏生边境突发事件,硬生生的阻止了他的想法。

  “薛延陀!”

  “乙失夷男!”

  “我要亲手宰了他!”

  李世民怒火中烧,踱步走来走去,突然一停脚步,怒道:

  “说,怎么打薛延陀!”

  “我要直取草原,灭了薛延陀!”

  不怪他如此愤怒。

  八月初九,他才当众那么多外邦君主,放下豪言壮语,霸气喊话,大家要遵守规矩。

  谁知道,这转眼不过两个多月。

  当下又是他想着朝中统一泰山封禅思想的时候。

  薛延陀敢出兵袭击了李思摩。

  这不是打脸,简直是骑在他李世民的头上来了。

  他如何不怒?

  “李思摩也是个饭桶。”

  “竟然挡都挡不住,他是干什么吃的?”

  李思摩,原名阿史那思摩,突厥人。

  当年大唐大败突厥,他惨遭俘获后,就被李世民改封为怀化郡王,赐姓李,叫李思摩。

  李思摩内附,他的突厥兵马,在唐朝北面驻扎,处在大唐与薛延陀之间,算是一个缓冲屏障地带。

  这一次,薛延陀大兵压境,难以抵御,直接退入长城。

  可把李世民给气坏了。

  “陛下,正直寒冬,军队聚集,粮草调动,都是一大难事。”

  房玄龄说道:“如果现在就跟薛延陀开战,怕是对我大唐不利啊。”

  “不利?”

  “乙失夷男把我的话放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