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鞭打散父子情,请陛下称太子 第128章

作者:请你吃大面

  “有什么影响,薛礼武艺,有目共睹,大家都看着呢,他要是过关,保举又如何?”

  程知节满不在乎的说道:“谁要是不服,跟薛礼过过手不就行了?”

  唐俭微微摇头,也不再说话,毕竟是这么个道理。

  军中要是不服,那就划下道道来比试一番。

  “大比武?”

  薛礼神色一动,道:“既然如此,裴指导,属下可就冒犯了。”

  “无妨。”

  程知节眼珠子突然一转,道:“裴行俭啊,这比试怎么说有点彩头才好看。”

  “国公想要用什么彩头?”裴行俭脸色不变。

  他知道,这卢国公还惦记着当初堵他家门一事呢。

  “你这士子徽章不是戴着嘛。”

  程知节笑呵呵的说道:“要不,你输了,就把士子徽章赠送薛礼。”

  “不行!”

  “国公你这是公报私仇。”

  “太子赏赐,怎么能做彩头?”

  “绝对不可能。”

  裴行俭还没说话,其他指导就纷纷反对起来。

  他们每日佩戴士子徽章在胸前,视之如同性命,怎么敢用来当赌注?

  “听听,这是什么话,老夫怎么就公报私仇了。”

  “怎么?”

  “难道你们觉得裴行俭比不过薛礼不成?”

  人多了,程知节可能会怕。

  但就这么几个人,他还不是轻松拿捏,游刃有余啊。

  “你……!”

  李敬玄,张仁祎,狄仁珪等满是怒容,一句话就把他们堵在死胡同。

  要是不同意,岂不是未战先怯,怕了人家。

  唐俭道:“用殿下赏赐之物作为赌注,有大不敬之嫌。”

  “还是另外找个彩头吧。”

  他这话是在提醒裴行俭别冲动行事。

  往大了说,是对太子不敬,往小了说,是拿自己前途开玩笑。

  裴行俭自是不会上程知节的大笔当。

  他轻声一笑,道:“国公,这士子徽章必不可能的。”

  他见程知节露出不屑跟轻蔑,继续说道:“不过,若是薛礼能够赢我,我厚颜在太子殿下面前,为薛礼请一枚士子徽章。”

  “算起来,薛礼也能算是士子吧?”

  程知节好奇的问道:“你能做的到?”

  “做不做得到,是卑职的事,只是,我出了彩头,但国公出什么,或者是薛礼拿什么出来?”

  裴行俭笑道:“不能亏都是我吃吧?”

  “也对,你说说要什么?”

  “我若是赢了,国公要无条件支持我们指导思想的工作。”

  “哈哈,没问题。”

  程知节一口答应下来,这对他来说,并没有什么损失。

  “不过,薛礼,你以后在指导的思想生活安排上,要无条件服从,要起到带头作用。”

  裴行俭道:“怎么样,你觉得如何?”

  “属下不管输赢,自该如此。”

  “好,就这样!”

  他喊道:“牵马来!”

  “我们来骑射比试!”

  裴行俭颇为自信,你箭术再高超,难道你骑射还能勇猛了?

  不是说家道中落,家境贫寒嘛。

  难道你还能天天骑马练骑射不成?

  可惜,裴行俭想错了,错的离谱。

  当薛礼展现出高超的骑射身手,箭箭命中靶心,甚至一度连续破开先前箭矢尾部,精准命中靶心。

  裴行俭心知自己比不过了,但为了尊严,他依旧展现骑射实力,命中靶心。

  但与薛礼相比,还是差了不少。

  “好,我愿赌服输。”

  裴行俭很是干净利落,他很不解,这薛礼到底是什么妖孽。

  怎么步射,骑射都如此恐怖?

  “他搏斗也很是厉害。”

  “前几天,我不是腿脚不便嘛,就是这家伙给干的。”

  狄仁珪大诉苦水,要不是薛仁贵识大体懂规矩,安分守己,还帮着他做事,否则,就队里的指导工作就展不开了。

  “我严重怀疑,这家伙是不是装的。”

  李敬玄无语,道:“家境贫寒,种田为业,他薛礼是这种家境能培养出来的?”

  “万一人家天赋异禀,是个妖孽呢?”张仁祎说道。

  众人:“……”

  裴行俭很想质问狄仁珪,你为什么不早说,大家伙要知道,怎么会跟这硬茬比试?

  狄仁珪也很尴尬,他肯定不想说,多丢人的啊。

  现在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线了,说出来自然就不会觉得尴尬丢人了。

  是不尴尬,但大家的眼神却很幽怨。

  “好好好。”

  “薛礼,干得不错。”

  程知节拍着薛礼的肩膀,道:“诸位将士,老夫保举薛仁贵参加明年与禁军的大比武,没有异议吧?”

  “没有!”

  新军将士哪里还有异议啊,能打得新军十个指导,无话可说的。

  可是狠狠帮他们长脸啊。

  裴行俭他们摇头,心里并不难受,也不担心有将士敢不服从他们。

  比不过薛礼,还比不过你们?

  薛礼是个妖孽,你们难道也是?

  再冒出来一个,只能说明大唐天下,藏龙卧虎的高手太多。

  “士子徽章的事情,我会去拜见太子殿下说明的。”

  “你们安心做好军中思想生活上的事宜。”

  唐俭私底下叫他们坐在一起,道:“军事训练上,我们不插手,但该关心的还是要关心。”

  “明年有一场全军大比武,几十万禁军遴选出来的佼佼者,不单单是我们新军要争,他们也在争。”

  “我们新军人少,也不能气馁。”

  “若是我三千新军,一举夺得全军大比武的桂冠,那以后谁还看轻视我们?”

  众人点头,也知道事关重大。

  “还有,薛礼一事,你们不要介怀,心胸要大度。”

  “太子殿下告诉过我一句话,肉烂在锅里,比什么都强。”

  “他薛礼始终是我新军的人。”

  唐俭说道:“你们明白吗?”

  “明白!”

  “那好,就这些。”

  其他人出去后,裴行俭留下,对唐俭表示感谢。

  “无妨,老夫舍下脸,厚颜去求太子便是。”

  “成与不成,老夫也没有把握。”

  “你也不用自责,都是为了指导工作的顺利开展。”

  他拍了拍裴行俭,道:“你是指导,心思在新军上面就成。”

  “我这个总指导,总该有担当不是。”

  “只要不是天大的篓子,放手去做,程知节那边,老夫自会去计较。”

第117章 什么叫前所未有的盛世啊

  唐俭觉得自己来的不是时候。

  太子正在召见群臣议事。

  他还见到李绩,竟然也位列其中。

  “莒国公来的正好。”

  “孤向陛下奏请大比武之事,正在与诸公商议比武项目,好呈递陛下。”

  李承乾笑道:“莒国公可有什么提议?”

  唐俭摇头,他来的本意可不是这个。

  “殿下,臣才在新军担任思想总指导,军中比武,并不是臣擅长的。”

  “也行,那就听听大家的看法,有什么想说的再说。”

  “是!”

  ……

  张士衡,贾公彦,孔颖达,于志宁,谷那律,萧德言,许叔牙等大儒名士。

  他们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自从李世民在承天门升旗大典,说了要建立一个前所未有的盛世。

  他们就在辩论,到底什么才是盛世,前所未有的盛世,是什么标准。

  这个争论,持续了好多天。

  吸引无数名士参与进来,并且还有大量的弟子学生,士人士子在听他们辩经。

  “既然谁都没办法说服。”

  “为何不去找太子殿下请教?”

  有人突然提议。